重庆市渝北区仙桃市政环境卫生管理所 重庆市 401120
摘要:为使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得以满足,日益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现在不断提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地下综合管廊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土地资源需求矛盾得以解放,而且还可以将实际应用需求满足,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研究要点。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施工要点
1工程概况
松林路处于滨江新城核心区北部,道路呈东西走向,西接科教南路,下穿津马路,与已经施工完成南北大道相交,向东继续延伸,与浒溪路、东3号路、东11号路等道路相交后,继续向东北下穿绕城高速公路,与科教北路相交。本次综合管廊设计起点起于现状南北大道东侧,终点止于规划东11号路交叉口,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车速设计位40km/h,道路全长约为2.11km,红线宽度36m,本次设计标准路幅宽度为3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5.5m宽人行道,人行道外侧预留4.75m宽绿化带。工程拟在道路南侧新建综合管廊,全长约1810m。
2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
2.1设计原则
在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时,设计人员应当“将城市规划、建筑、社会与经济发展、城市景观、技术、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充分的考虑尽早地、有效地统一起来”的原则和目标。综合管廊工程应结合道路交通和各类市政公用事业管线的专业规划进行设置。综合管廊内的管线,应对各主管部门制定的维修管理要求所符合。在满足维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综合管廊的断面布置应尽量紧凑,以使经济合理充分体现。综合管廊应适当考虑各类管线分支、维修人员和设备材料进出的特殊构造接口。
2.2综合管廊整体设计
在进行项目的整体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综合管廊规划相关要求,选择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建设的滨江新城松林路进行建设,道路工程已通过施工图评审等相关程序,满足建设要求,项目综合管廊的可研设计将在道路施工图基础上进行研究。所有管道和综合管廊断面均按远期规模设计。根据入廊管线分析及住建部最新要求,除雨水管网外所有管线都需要入廊。
2.3管线过街
地下管廊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经过一些街道线路,为满足道路建成后两侧地块开发建设及使用需要,避免在道路建成后再开挖道路,在道路各交叉口之间应按一定间距集中布置各种综合管线过街支管,各管线过街支管应随道路一同实施,避免道路建成后再行开挖;设有综合管廊的道路,管沟采用支接口形式与道路两侧地块的衔接。本次设计综合管廊为两侧地块预留支管时,每隔300m设置电力、给水过街通道。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管道覆土按≥1.0m考虑。
2.4综合管廊横断面设计
综合管廊的横断面尺寸,根据各管线入廊后分别所需的空间、维护及管理通道、作业空间以及照明、通风、排水、消防等设施所需空间,对各特殊部位结构形式、分支走向等配置考虑,并考虑地点的地质状况、沿线状况、交通等施工条件的设置,以及雨水管道等其它地下埋设物以及周围建设物等条件,作综合研判后来决定经济合理的断面。
2.5综合管廊平面布置
工程拟在滨江新城松林路单侧布置综合管廊,入廊管线为电力、电力高压、通信、给水、燃气、污水等六类管线,综合管廊总长度约1.81km。总体平面布置在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江津区滨江新城核心区松林路工程基础上完成。设计标准路幅宽度为3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5.5m宽人行道,人行道外侧预留4.75m宽绿化带,远期具备拓宽为双向六车道的条件。本次设计管廊敷设于南侧人行道下,宽度为7.1m;由于道路两侧为居住用地,本次设计按远期拓宽后考虑,各个构筑物出口均设置于南侧人行道上。
2.6高程布置
管廊要能合理处理本次涉及的其它地下设施的标高关系。在与浒溪路、东3号路处,由于浒溪路及东3号路均规划有综合管廊并与本次设计管廊相交,设计考虑降低本次管廊标高以便形成双层管廊结构节点,本次管廊埋深按8.10m控制,相交综合管廊埋深按5.4m控制,具体设计详见管廊节点大样图。本次设计管廊与松林路已设计雨水过街管线管线交叉时,考虑调整排水管线标高,以保证管廊正常实施。综合管廊竖向布置也要考虑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降低造价的要求。在各层设施不发生平面较差或构成影响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埋深。
3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注意事项
3.1充分了解工程施工方案
在正式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的学习,核对线路资料,核实沿线地表上下的既有、待建及规划工程的情况,核实标高及断面类型等,并进行现场核对,仔细研究地形、地质及外部情况,做好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核实地形、地物,设置观察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3.2做好各个单位的协调沟通
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一些地表建筑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类情况应当在施工之前与各构筑物产权和管理单位协调沟通,对既有工程进行调查核实,收集既有工程最新的状况资料,对既有构筑物及其地形地质条件以测量、拍照、摄像、勘测、物探等方式调查核实并作详细记录,核实其现状,并与有关单位签字确认。根据设计要求和既有工程状况,确定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工法、开挖方式、支护措施、既有构筑物运营或使用的协调和施工安全保障、事故预兆处置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并报建设及既有工程管理单位批准。
3.3做好工程的风险评估
应当组织人员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对整个项目进行危险评估,梳理全线的风险点,并针对性的评估分段,特别是近邻既有轨道交通、铁路、地表建筑物等既有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危害因素等进行辨识、排查,进行风险综合分析和评估,并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制定应急预案,设安全警示牌和逃生线路指示标识,搭设逃生平台,加强防灾报警系统。
3.4加强施工区域的管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出入限制和道路交通管制要求,工程影响范围应设立警戒标识、施工围挡及防护排架等;爆破施工时,应撤出限制区内,包括房屋内人员,对既有构筑物结构、道路路面及边坡等进行相应防护,不得损坏留存构筑物结构、设施及其内设备和物件;对新建工程和既有构筑物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与巡视,实时评估隧道施工对相关构筑物的影响;严格执行施工控制要求,及时预警和确保安全地处置。
4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出发,确保地下管线分布的科学与合理,确保地下管廊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胡维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3(6):267-267.
[2]韩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解析[J].大陆桥视野,2017,19(6):192-193.
[3]熊超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1(15):115-116.
论文作者:谭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管线论文; 道路论文; 地下论文; 构筑物论文; 工程论文; 松林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