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黄健仪

(广东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东莞长安供电局 广东东莞 523851)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力度的加大。在进行电能输送过程中,电力电缆作为电力传递的媒介,决定着电能使用的效率,同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将简单介绍电力电缆的故障,并以质量控制为标准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电缆;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电网进行不断的改造和优化。电力电缆工程作为配电网施工改造的重点,其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网是否安全、可靠运行。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对今后的电力电缆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二、电力电缆常见故障

2.1季节性故障

季节通常对对电力电缆造成的巨大的影响。首先,在冬天发生冰雪灾害,会引起电力电缆线路的驰度增加,如果电力电缆上的冰雪发生掉落,将导致整体电力电缆线路发生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在遇到雷雨大风天气时,雷击会对杆塔和电力电缆线路造成巨大冲击,如果外泄的电流又与雨水发生,将导致严重的漏电事故,极易产生人身安全事故;最后,高温同样会引起电力电缆的故障,阳光长时间直接照射在电力电缆上,容易导致局部区域温度快速升高,进而在电力电缆线路局部产生高电阻,进而导致电力电缆发生自燃事故,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2.2短路故障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依照城市电力工程管理制度对电力电缆工程进行规划,极易恶化电力电缆的运行环境。例如,建筑施工引起电力电缆的破坏、城市交通事故损毁杆塔、风筝线缠绕电力电缆等,此类事故可能会引发电力电缆的短路或者接地的情况,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安全隐患,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由于部分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老化,同样会造成电力电缆的故障。

2.3高阻故障

电力电缆中,直流电阻大于电力电缆的特性阻抗而引发的故障被称为高阻故障。通常可通过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进行确认。高阻故障包括以下两种:(1)泄漏故障:进行电力电缆高压绝缘试验时,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泄漏电流超过允许值;(2)闪络性故障:进行电力电缆高压绝缘试验时,试验电压升在上升过程中,泄漏电流的指示值也升高,且表针呈现发生闪络性的摆动;当实验电压突然下降,这种现象便会突然消失。

三、电力电缆质量控制标准

3.1电力电缆工程材料管理

首先,检查杆塔的间距及直径、电力电缆类型和材质、电力电缆长度及截面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确保裸线和绞合线表面光洁无毛刺、无裂纹伤痕、无锈蚀;最后,按照运行安全、能耗降低、成本经济的原则,检验电力电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确定电力电缆路径

电力电缆施工作业之前,应当全方面的考虑各因素的影响,例如:低压、潮湿、高温、腐蚀、污染、电缆弯曲等问题,科学合理的确定电力电缆的敷设路径。首先,电力电缆的敷设路径应当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电力电缆的敷设路径要易于从事施工和保养作业;同时,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选择最短的电力电缆敷设路径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最后,电力电缆敷设路径还应当充分考虑排水装置的影响。

3.3电力电缆接续标准

首先,电力电缆的接续应当采用接续模块或采用接线子卡接的方式,电力电缆的线序应当按照标准色谱进行排序;其次,按照相关行业标准确定接头套管的型号及其技术指标,并使接头套管能满足电力电缆的接续要求;最后,按照相关作业流程对接头套管进行封焊,确保封焊后的接头套管密封牢靠。

3.4电力电缆材料选择

如果电力电缆的截面大小选用不当,将会严重影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电力电缆的截面大小应当满足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要求,常用的选择方法如下所述:(1)温升法:以电缆温升条件为基础,确定电力电缆允许的工作电流,且不小于电力线路的正常工作电流;(2)经济电流密度法:以最小年费用支出为原则,确定电力电缆截面大小;(3)电压损失法:以最小的配电线路电压损失为原则,确定电力电缆截面大小,保证所有电气设备的电压满足要求。

选择电力电缆的材料时,应当考虑电力电缆截面的大小以及安全部位是否安全。常用的电力电缆施工采用铝芯电缆,但是以下几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应当首选铜芯电缆:(1)要求具备高可靠性连接的环境,例如:电机励磁、移动电气设备等;(2)具有剧烈振动、存在潜在的爆炸危险或存在腐蚀性的工作环境;(3)需要耐火、高温或者防潮的工作环境;(4)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环境。

四、电力电缆施工质量控制

4.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和订货清单,对电力电缆的规格和型号进行检查,主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图纸、电力电缆设备、设备使用说明和检验合格证;其次,对电力电缆线盘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保护层完整,绝缘层无破损,电力电缆两端无受潮现象等;此外,核查电缆沟的设计尺寸(包括宽度和深度)、电缆管路的交叉、路径,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及时清理电力电缆路径上的杂物。

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电力电缆进行敷设时,应使用专用工具按正确的方向将电力电缆从线盘引出,以防止电力电缆在支架或地面上拖拽而发生破损,常见的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如表2所示;同时,应当确保电力电缆的完整,不允许出现电缆绞拧,保护层破损等现象。

(2)电力电缆进行敷设时,应当保持电力电缆按顺序排列,相邻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满足设计要求;其次,敷设过程中电力电缆应当尽量避免交叉情况,特别是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此外,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固定并设置指示标,防止电力电缆按混乱的路径进行敷设;最后,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敷设速率和电缆的最大曲率,防止电力电缆出现破损。

(3)进行机械敷设时,敷设速率应当保持在15m/min以下,以避免电力电缆与地面等发生摩擦;此外,针对不同的敷设路径,可适当调节电力电缆的敷设速率;其次,应当重视电力电缆中部及端部的制作方法;最后,必须严格控制剥开电力电缆到制作电缆头的时间,减少电缆内部的暴露时间。

4.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电力电缆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工程质量验收通常包括:单项工程验收和全部竣工验收。首先进行单项工程验收,在完成单项工程验收并确认的工程质量验收报告之后,由监理部门、建筑单位为主,结合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等完成工程的全部竣工验收。

五、结论

总而言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对电力电缆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本文首先简述了电力电缆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电力电缆质量控制标准,包括:电力电缆工程材料管理、确定电力电缆路径、电力电缆接续标准和电力电缆材料选择,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电力电缆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可分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通过对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能够保证电力电缆施工质量,对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永波.电力工程中电缆敷设的质量管理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2]朱江利.电力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1(8):196.

[3]吴剑侠.浅谈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现代制造,2011(33): 16-17.

[4]张兆庆.浅析电力工程电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4).

作者简介:黄健仪(1973 - 出生年份),女,广东东莞人,汉族,大专,供职于长安供电局计划建设部,研究方向:配网工程质量管控工作方面。

论文作者:黄健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电缆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黄健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