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整本书阅读中的长篇小说阅读有以下界定:“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作为众多任务群中的一个,历来研究者常着力于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缺少方案建设和实践探索。本文重点探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具体路径,本文重点探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具体路径,从比较阅读的价值、比较阅读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评价和反馈几个方面来谈《堂吉诃德》整本书比较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比较阅读 教学策略 实践探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辅导而臻于通篇明晓。”近年来,文本阅读的阅读理念一直在更新,阅读的方式方法也在不停地改进,但比较阅读仍是最重要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一、比较阅读教学的价值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比较的基础是文本量的增加,量的增加势必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2.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思维品质。比较的基础是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探究,在比较过程中有筛选整合表达等能力的集中训练,指向学生最终达到的阅读素养。
3.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培养合作和研究意识。比较需要大量阅读,更多的展开方式指向学生的合作、小组构建、合作探究、形成成果,这个过程就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二、比较阅读的内容选择
1.从小说本身的三要素开始,探讨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与其他小说的异同。(1)人物形象:对比堂吉诃德和桑丘的人物形象,以探究作者设置人物的匠心和人物背后所蕴含的主题;通过对比堂吉诃德和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笔下的人物,如哈姆雷特,探究相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人物悲剧背后的原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故事情节:对比堂吉诃德一般探险的经过和《西游记》中扫除磨难的经历,对比中西方小说在探奇冒险方面的异同点;对比堂吉诃德对待情人杜尔西内亚和桑丘对待妻子特蕾莎的态度,探究游侠骑士对待爱情的态度和原因等。(3)小说环境:对比小说中重大事件前的小说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对比堂吉诃德的环境描写和其他游历类小说的环境描写,对比其异同并分析其用笔详略的原因。
2.小说的主题,语言、结构技巧、表达技巧等也是赏析的重点。如:对比《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两部巨著,分析人文主义精神在两部作品中的展现,寻找异同并说明原因;对比《堂吉诃德》和中国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展开方式,探讨回目型小说的相关方法等。
3.另外从小说本身延展开上去,与小说相关联的部分的对比阅读。如:对比《堂吉诃德》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如话剧、芭蕾舞剧、小说、默剧等,探讨同题材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侧重点;对比《堂吉诃德》的不同译本,探讨翻译类文学中译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达成效果之间的差距性等。
三、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
1.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1)从比较的程度分:对照比较法、层递比较法、近似比较法、辨析比较法;(2)从比较的思维角度分:横向比较、纵向比较;(3)从阅读的目的来分:理解性比较、评价性比较、鉴赏性比较、分析参考性比较;(4)从比较的层次分:宏观比较、微观比较。
2.比较阅读的一般程序。(1)常见课堂程式:激发兴趣——熟读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总结提升;(2)一般思维流程:聚焦问题——搜索归类——筛选整合——对比分析——研讨质疑——统一结论——表达提升;(3)比较点的一般思路:比较求同,探索文本共性————比较求异,理解表达多样————综合运用,挖掘阅读价值。
四、比较阅读的教学评价
比较阅读的教学评价应包括两方面:教师的过程检查,结果反馈评价;学生的自我过程督促,自我达成结果反馈评价。可采用评分制,重点要让评价本身激励学生乐意参与更多的比较,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相结合;注意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专注度,阅读思维的深广读,阅读过程思维的条理性,阅读能力形成的程度的评价。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是立足于学生理性阅读,深度阅读,深入阅读的有效思维训练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宁 巢宗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彼得·孔普 著 张中良 译 如何高效阅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
[3][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4]王荣生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出版社,2014年10月。
[5]王荣生 阅读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堂吉诃德论文; 小说论文; 评价论文; 比较法论文; 本书论文; 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