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金泽

探讨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金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探讨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进口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不明原因出血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明原因腹痛及不明原因腹泻患者(P<0.05),一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为84.71%,二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为98.02%,二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明显高于一代进口胶囊内镜(P<0.05)。结论: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最适用于检查不明原因出血患者,与一代胶囊内镜相比,二代胶囊内镜较能更好地完成全小肠检查。

【关键词】进口胶囊内镜;小肠疾病;不明原因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72-02

胶囊内镜检查时通过口服内置摄像和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利用消化道蠕动在消化道内运动、拍摄图像,医生通过体外图像记录仪及影像工作站,观察受检者消化道情况,诊断病情[1]。胶囊内镜检查无创、无交叉感染、无痛苦,且操作方便,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克服了传统插入式内镜耐受性差、不适用于病情危重及年老体弱患者等缺陷,是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2]。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来我院行进口胶囊内镜检查的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进口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8例,女102例,年龄在15~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5.7)岁。无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电子医疗设备患者,无食管狭窄、吞咽困难患者,无既往行外科手术患者。

1.2 方法

使用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第1代、第2代一次性胶囊内镜,第1代胶囊内镜工作时间在7.5~8h之间,第2代胶囊内镜工作时间在14~16h之间。术前告知患者检查注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前1天食用半流质食物,前1天晚上22:00给予患者口服2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3000ml温水,1h内服完,或给予患者口服1000ml甘露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前8h禁食,检查前30min给予患者口服1盒二甲硅油散,待排出粪便为水样、无粪渣后进行检查,使用少量清水吞服胶囊内镜,进行图像实时监控,确定胶囊进入小肠后,患者可自由活动,若2h后仍停留在胃中,需进行胃镜操作,借助网篮将胶囊内镜送至肠道。胶囊运行期间患者需远离磁场,电力不足后终止检查,下载记录仪中数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分析数据。

1.3 观察指标

记录胶囊内镜通过小肠的时间及胶囊排出体外的时间,观察记录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图片观察胃肠道黏膜的阳性病变,记录部位及形态。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 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临床症状

300例行进口胶囊检查的患者中150例(50.00%)不明原因出血,111例(37.00%)不明原因腹痛,32例(10.67%)不明原因腹泻,8例(2.33%)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样本量过小,不满足统计检验要求。不明原因出血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明原因腹痛及不明原因腹泻患者(χ2=92.57、8.31,P=0.000、0.004)。

2.2 胶囊内镜通过情况

300例患者中1例未顺利通过食管,后经胃镜圈套器送至十二指肠,9例胶囊内镜在胃内停留时间超过2h,使用胃镜送至十二指肠。胶囊内镜胃内停留时间在1~320min之间,平均停留时间为(50.27±16.28)min。胶囊内镜胃在小肠内工作时间在48~816min之间,平均停留时间为(325.16±15.24)min。其中98例使用一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202例使用二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279例通过胶囊内镜回盲瓣,回盲瓣通过率为93.00%,84例经过一代进口胶囊内镜完成全小肠检查,检查完成率为84.71%(84/98),平均完成时间为(269.75±52.16)min,198例经过二代进口胶囊内镜完成全小肠检查,检查完成率为98.02%(198/202),平均完成时间为(357.08±43.62)min。二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明显高于一代进口胶囊内镜(χ2=41.29,P=0.000)。2例克罗恩病患者胶囊内镜滞留小肠内,1例无任何症状,继续观察,1例行外科手术取出。

3.讨论

因小肠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使用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线钡餐等传统方法检查诊断效果不佳[3],使用小肠镜检查检出率较高,但其属于有创操作,易造成患者痛苦,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差,且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难以推广[4]。胶囊内镜具有无创、可视化等优点,能够直接观察全小肠黏膜,广泛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克罗恩病等小肠疾病诊断及监测中。胶囊内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若肠道准备不充分、视野存在拍摄盲区等都可能出现假阴性,导致检查失败,为肠道不佳则可能影响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5]。

本次研究显示,不明原因出血,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及不明原因腹泻患者疾病检出率分别为50.00%、37.00%、10.67%,不明原因出血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明原因腹痛及不明原因腹泻患者(P<0.05),说明,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安全、可靠,且最适用于检查不明原因出血患者。在消化道多种症状群中,胶囊内不仅能够有效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并且对贫血待查、查找肠道原发灶等其他不明原因消化道疾病也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常规进行小肠低CT检查可作为胶囊内镜检查的前提,更好的观察肠壁水肿、增厚等情况,提高诊断效果。且本次研究中,二代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完成率明显高于一代进口胶囊内镜(P<0.05),说明,与一代胶囊内镜相比,二代胶囊内镜较能更好地完成全小肠检查。

综上所述,进口胶囊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最适用于检查不明原因出血患者,与一代胶囊内镜相比,二代胶囊内镜较能更好地完成全小肠检查。

【参考文献】

[1]陈昊,李梦伶,游宇,等.进口胶囊内镜在533例小肠临床检查中的结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3):410-412.

[2]鹿博,吴萍,郭永高.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医学,2011,39(3):287-289.

[3]吴以龙,杨沱.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附82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27-128.

[4]王建华.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附52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3):295-296.

[5]沈波,陆永高,包洁.100例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8):172-173.

论文作者:金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探讨进口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金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