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病人及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晚期病人中选取45例患者,同期选取45例患者家属,均采取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情况。结果 和干预前比较,患者及其家属SCL-90总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家属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拥有健康的心理,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肿瘤晚期患者;家属
目前,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导致多数患者躯体、精神在病情发展、治疗阶段承受着极大痛苦,并且伴随着多种不良心理,也造成家属因经济压力、即将失去亲人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因此,为了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本文对45例肿瘤晚期病人及45例家属应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理想,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
1.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内住院治疗的45例肿瘤晚期患者,均确诊为肿瘤晚期且排除意识模糊、表达与理解等例较差、精神类疾病等在外,包括25例男,20例女;年龄为25-75岁;疾病类型:19例肺癌,10例鼻咽癌,11例食管癌,5例直肠癌。同期选取45例患者家属(配偶、子女),包括24例男,21例女;年龄为22-6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
1.2方法
护理干预内容:①护患关系的构建,面带微笑、热情接待患者,以真诚的太度相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促进患者安全感、信任感的增强,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慰,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采用非语言技巧予以同情、理解,如虚弱患者在行走时予以搀扶。另外对患者家庭状况、成员等情况予以了解,耐心和患者主动沟通,做好倾听角色,及时发现问题及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法,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治环境;②认知干预,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预后效果、药物反应等,以便及时纠正对疾病错误的认知;③情感干预,选取合适的时间和患者主动交流,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消除负性情绪。和家属取得联系,指导家属对患者予以关心、体贴,嘉庆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告知家属结合患者性格、爱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分散注意力,促进心情愉悦;④家庭干预,属于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区干预的一部分,为患者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其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加上患者因审理环境、身体状况、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其更加需要家庭照顾、关心、理解与支持,以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家人的关心与支持,从而改变态度与行为以及理解问题的角度,从而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观察指标
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情况。
在护理干预4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共各发放45份量表,回收有效量表各4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包括9个因子,利用5级评分法:无:0分;轻度:1分:相当重:3分;严重:4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健康越差[2]。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健康情况
和干预前比较,患者及其家属SCL-90总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家属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见表1、表2。
3讨论
肿瘤晚期患者及其家属均承受着精神与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致使心理压力加重。据报道,机体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会促使患者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多巴胺、血清素的异常,增加死亡风险[3]。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及其家属应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家属心理负担。研究结果得出,护理干预后患者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因子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说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纠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其原因是由于护理干预是以患者症状为护理要点、缓解痛苦为目的,在临床护理期间把患者看做是自己的亲人,以真挚的感情与其交流,通过表情、言语、行为等影响患者的认知、感知,使其改变异常行为与心理状态,建立面对现实的勇气,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研究结果得出,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较护理干预前降低,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肿瘤晚期患者家属与患者同样经历了对癌症的情感反应过程,承受的痛苦较患者重,特别是承担照顾患者的家属,每天看到患者备受病痛折磨,但仍需要面带微笑照料患者,加上患者暴躁、抑郁等情绪常常发泄在家属身上,而家属仅能忍受委屈,长期精神情感压抑而焦虑、睡眠障碍、躯体症状等。通过护理干预的应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特点指导家属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注重与家属的交流,及时发现家属的情绪,并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耐心倾听家属诉说,理解与尊重家属的失落反应和悲伤,给予适当的安慰、支持,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护活动,缓解患者孤独情绪。
总之,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肿瘤晚期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盛滢,佟海霞,张蕾,等.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260-261.
[2]杜延梅.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225-226.
[3]陆月香,孙翠平,马晓燕,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1):1301-1303.
论文作者:吴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晚期论文; 肿瘤论文; 心理论文; 抑郁论文; 焦虑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