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回归生活与如何回归生活论文

“马哲”回归生活与如何回归生活论文

“马哲”回归生活与如何回归生活

孙 美 堂

提 要: “马哲”① 本文所谓“马哲”,特指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界的哲学,以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 面向现实、回归现实生活的问题,其实是哲学家如何自觉地感悟生活、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有效阐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问题;进而是以实践为中介和契机,推动“马哲”与生活的辩证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的问题。哲学家要做到这点,需做好立足现实实践,反观历史逻辑,达到对历史与未来的哲学贯通;以实践为纽结,汇聚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在这种矛盾运动和双向深化中,感悟哲学;按照实践的本性和规律去理解哲学与生活的辩证运动,创造性地诠释生活,建设性地展开生活;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深入现实与历史,汇通科学与人文,在时代的整体语境中综合创新。“马哲”需要以自己的方式“远离”生活,即对生活采取一种超然的和冷观的态度。“马哲”还需要“归元”,需要向“第一原理”层面下功夫,需要追求客观普遍性。哲学家应独立地思考生活,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诠释生活。

关键词: “马哲” 回归生活 实践 自由

哲学给人的印象是抽象,是形而上,是超验和远离现实生活。如果太形而下就不是哲学了。但是哲学又不允许自己脱离生活、远离现实。没有生活基础的哲学容易成为清谈,成为经院哲学和无意义的“胡说”(维特根斯坦语)。故实证主义盛行一时的口号是“拒斥形而上学”,倡导实证和经验;胡塞尔惊呼“欧洲科学危机”,要求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或“直接被给予的世界”;海德格尔论人的“在世”、萨特和列斐伏尔对人的异化状态的批判,都从不同角度表达对哲学的抽象不满,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强调哲学的实践性,强调哲学家不能满足用理论解释世界,而要用革命的实践改变世界。前段时间,“马哲”界曾围绕“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这个主题展开过一些讨论。不过,笔者觉得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哲学回归现实生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哲学如何回归现实生活?

这次从山下村子里回到岭上茶庄,红琴一声不吭。本来她想去红丝带上打个结的,可终究没有心情去打。不久,她特地到东白湖镇上,去买来了不少廉价的香水,从此,她开始喜欢往身上不停地洒香水了。因为洒得频繁,洒得过量,整个身体像是浸泡在香水池中洗过澡一样,奇香无比,近在咫尺的风影多次晕厥,几近昏迷。她不相信这浓郁的香水味会敌不过自己身上的那点又臭又酸的怪味,她的决心比天还要大。

一、哲学回归生活何以是一个问题?

其他学科似乎不存在回归生活的问题,唯独哲学尤其是“马哲”有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们普遍感到:时下的“马哲”日益陷在纯理论或意识形态话语的圈子里,自我缠绕,不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命脉,不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智慧启迪和价值支撑,因而不能为大众所青睐。结果,“马哲”本身被生活边缘化。具体说:

——“马哲”是否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澄明和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120页。 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全球化、高科技、竞争、合作、复杂性、高风险、国际格局和游戏规则大调整……究竟如何理解这个时代的本质和特征?我们的时代精神究竟是什么?一种哲学、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能否把时代和生活中的问题凸显出来,能否将其从大众模糊的“感觉”甚至是我们浑然不察的状态,上升为清晰通透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并加以深刻的分析、研讨、澄明?能否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通观总揽,说清楚我们在历史大势中所处的位置?能否以哲学的方式解读和阐释这个时代?遗憾的是,我们的“马哲”似乎做不到这点。

吕:你一定读过许多与美国越南战争相关的书籍,可以说它们是你创作《德克萨斯》的源泉,那段历史给了你不竭的思考,在你文学性和史学性皆备卓尔不群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你对这段历史的“当代性”的思考。

——“马哲”对现实生活的诠释是否准确和深刻,是否对时代和现实达到了本质的把握?

例4.“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第1回)

如前所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一个主要特点是复杂:多维度、多副面孔、多元立场、日益庞大的元素与数据、日益增大的不确定性等。“马哲”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并作出深刻的解释?我们的确有很多解释,但有多少“马哲”解释真正抓住了时代的本质?这些解释是否准确和深刻?坦率说,“马哲”在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诠释和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从某些陈旧的、未经反思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空洞和抽象的思辨,得出“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结论。理论叙述的是一个事实,人们实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又是另一个事实。这样的哲学让人感到远离现实,虚构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无关的话语世界,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深度,充满教条化和形式化语言。

——“马哲”是否能给具体生存境况中的大众以智慧的启迪,是否凝结、升华了大众的心声,并因此受到大众青睐?

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120页。 。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人民心声的提炼和表达。如果本质性地把握了生活,能给大众以智慧的启迪,哲学必然会受到大众的青睐;如果凝聚了大众的心声,升华了大众的心声,哲学就会成为这个民族真正的精神世界。可是我们的“马哲”往往是一种大而无当的套话,一种考试不得不用的“敲门砖”,一种为了各种功利目的而用完就扔的工具。它缺少真正的智慧,不能给人以启迪,因而不能真正进到大众的心灵世界、融进现实生活。这样的哲学免不了被边缘化。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学术性与现实性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还有两个特殊的原因: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职能,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统”。有些哲学研究,例如搞文本研究、搞哲学史研究,可以钻进书斋里,无须考虑现实问题;历史上也有许多哲学思想出自冥思,出自清谈,它的影响也很大,历史地位也很高。但是,作为时代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该这么做,它必须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与结晶,是对生活本质和深层逻辑的把握。从职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今天的主流哲学,它充当了一般哲学原理(与“史”相对而言的“论”)的角色,是诠释和改造社会主要的理论武器;从“道统”来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生产、生活)角度“观”世界的哲学,是致力于现实世界之改变的哲学,丢弃实践性就丢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统”。

系统集成单元的原理如图3所示,总体构架包括微控制器模块、电源调理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通信通道隔离电路等。其中通信通道隔离电路与综合控制单元、检测单元通信接口相连接。

——立足现实实践,反观历史逻辑,达到对历史与未来的哲学贯通。

二、哲学回归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人只要生存,就必然在生活中。哲学家根本不可能脱离生活。难道说哲学家在书斋里、在讲台上、在办公室里、在学术讨论会里,就不是在生活中吗?难道人生(当然包括哲学家的人生)的某些内容是生活,而另一些内容则不是生活吗? 假如我们根本就不可能脱离生活,本来就在生活之中,那哲学面向生活、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1.盐矿。前面提到二连浩特中的“二连”一名得自于蒙古语“额仁达布散淖尔”,其中“达布散淖尔”就是汉语“盐池”的意思,可见盐矿与二连浩特这座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连盐池位于现在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盐湖面积11.5平方公里,湖盐可采面积10万平方米,储量700万吨,盐矿纯度高、易开采。二连盐湖之盐属于盐湖卤水经天然晒制结晶而成,只需进湖捞取,不需任何加工,即可直接使用。[注]参考二连浩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二连浩特市志》,第139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我国曾专门在盐湖开设国营盐场,在远离大海缺乏食盐的内陆地区,盐产业的开发对二连浩特的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如果说“马哲”远离了生活就抽象、空洞,没有智慧和魅力,那么真的只有关注现实、回归生活,哲学才能繁荣吗?当我们说“哲学要回归生活”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基于几点考虑:

——哲学从来都是如此,生活也从来都是如此,为什么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关系在漫长的哲学史上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今天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使得今天的哲学要反复倡导“回归生活”才能作为真正的哲学存在,这个特殊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的许多大哲学家,例如康德和黑格尔,并不是一天到晚在人堆里转悠,而是关在书斋里,却以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把握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文明发展之现实,以至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法哲学“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的,但他的内容则是“抽象的”、“肤浅的”,是“纯粹的空话”。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237页。

——数十年来,我们的“马哲”研究和宣传,从来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从来没有放弃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统一的主张,为什么没有创造出伟大的哲学?更有甚者,那些与生活结合得特别紧密的哲学运动,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不但没有创造出像样的哲学,反而糟蹋了哲学,这又是为什么?

当然,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人本来就在生活中,哲学家本来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问题,那就不存在哲学与生活、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了,哲学就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哲学,就一定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智慧启迪了。不是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经院哲学?为什么会有脱离实际的清谈?为什么会有僵死的教条和不着边际的迂阔之论?笔者的意思是,问题可能比我们原来说的要复杂些。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样一个问题呢?“马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实际上归结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自觉地感悟生活的真谛,第二,如何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具体说:

——人在生活中不等于能领悟生活、能对生活之“道”达到自觉。

哲学家原本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问题,但是,人(包括哲学家)在生活中,不等于就能看清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人受规律支配,不等于能自觉地意识到这些规律。人们在生活中,须臾未离现实生活之“道”,这与人们是否自觉地体验、感悟到这种“道”,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中国哲学家认为:“道不远人”,“百理俱在”,但“人看他不见”,故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只有“反身而诚”方能“感而遂通”;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也说,逻各斯虽万古长存,一切都遵循这逻各斯,但人们却显得毫无经验,即使听到了它,也不理解,像聋子似的。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页。 由此可见,所谓“回归现实生活”,其实就是如何自觉地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的问题。如果自觉地感悟到生活中的“道”,即使你关在书斋里,看起来“远离”生活,你的哲学也能展现时代本质,富有深刻的生活智慧和现实力量;如果不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之“道”,即使你再怎么深入生活,一天到晚泡在田间地头,泡在工厂车间里,也不能因此提出反映时代本质的哲学。事实上,由于愚钝、偏见、固执等原因,人们虽置身生活,却对生活的真谛视而不见,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人在生活中、感悟生活,不等于能抓住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人本来就在生活中,但是生活有中心和边缘、本质与非本质之分,哲学家有一个能否把握生活本质和主流的问题。置身于生活的主流、中心,人们更容易把握生活本质和大势,把生活的深度内涵澄明为思想和智慧。偏于一隅、夜郎自大,不可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在一个被流俗污染的环境里,如果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因而不能把握住生活真谛,不能将生活的本性提炼出来,上升为哲学智慧。实践和生活并不必然保证我们把握住它的本质和主流,相反,生活经验有时会误导我们,强化人们的片面、偏见和曲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谓“盲人摸象”,所谓“犯经验主义错误”,等等,都证明这个道理。长期以来,“马哲”被用做批判的工具,诠释政治运动和政治作秀的工具,这样的哲学也很“生活”,但人们把握的不是生活的真实本质,而是扭曲和颠倒的本质;人们诠释生活本质的理念与方式是扭曲的,所以这样的现实性是颠倒现实的“现实性”。这样地面向生活是扭曲生活,它不可能给我们以哲学智慧。

2.2.3 置管期的观察及护理:术后第7天左右拔输尿管,在拔输尿管之前,应观察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同时要密切注意伤口愈合情况,若拔管后伤口愈合较好,未发生漏尿,术侧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液反流,再次观察l周。在拔输尿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切忌触碰患者伤口。

鉴此,我们认为,“马哲”是否把握时代本质,是否具有现实力量,是否能给生活以启迪,与其说是一个回归现实生活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如何把握生活的真相、本质和主流的问题。

三、生活如何是“源头活水”?

我们把“马哲”面向现实、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化约为哲学家如何自觉地感悟生活,如何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问题。话语和问题的这样一种转移,意在表明,我们更应该关注哲学工作者如何感悟生活的深度本质和内涵,如何以主体姿态积极地和创造性地诠释生活,并把它上升为哲学的思想和智慧。

生活奇妙、深邃、神秘、生动活泼,有无限丰富的内涵,是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但是,如果我们不用智慧的眼光去“观”,不用智慧的头脑去思,一个直观的、自在的、纯客观的事实是无法给我们以哲学智慧的。现实的实践和生活是思想和智慧之源,但是这个源始者是客观的事实,而客观事实不可能自动把它的真相、本质和大趋势直接呈现出来,它需要哲学家的诠释、解读和领悟,需要人们把它转化为哲学思想和智慧。如果说哲学史是哲学家对哲学文本的诠释和再创造的话,则真正的哲学需要哲学家对生活实践进行诠释和再创造,以发现、发掘出哲学智慧,并对它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

哲学家在置身实际生活、投身现实实践时,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而是有完整、系统的“先验逻辑”① 我们并不完全赞成康德“先验逻辑”说,主要是经验和先验是相对的、互动的和开放的。但相对于某一具体经验而言,“先验逻辑”说可借鉴。 ——知识系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深入生活,也就是在用自己的“先验逻辑”整合生活经验,发现生活真谛。我们让哲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哲学用哲学时,也就是在用自己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审视生活、把握现实。如果我们的“先验逻辑”是自由的和有智慧的,我们在生活中就能发现真理和意义;如果我们的“先验逻辑”是苍白甚至是扭曲的,则我们对生活的体认也是苍白和扭曲的;如果我们的“先验逻辑”是保守和封闭的,则我们的哲学无论怎样面向生活,它仍然是死板的、教条式的、没有生命力的。许多面向现实的哲学毫无现实感、标榜“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毫无实际意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先验逻辑”苍白、扭曲、保守、封闭。这样的“先验逻辑”支配的“面向现实生活”、“深入实际”,只能是走过场,是盲目行为。

我们现在似乎陷入一个悖论:对生活、实践的诠释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智慧的获取和创造需要实践和生活的动力;只有面向现实、深入生活,哲学才有“源头活水”,只有精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一方面是生活激活思想,实践启发哲学,另一方面是既有的思想澄明生活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穿透生活的未来。学理上的矛盾,常常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如果我们把二者的关系不是置于静态的逻辑上,而是置于动态的不断展开的生活和实践中,上述“矛盾”就不是悖论和逻辑缠绕,而是哲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双向深化,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活生生的辩证运动。我们用不断发展着的思想和智慧诠释生活,又在生气勃勃的实践和生活中发现智慧、创造智慧。实践、生活作为哲学的“源头活水”,就是在这样的辩证运动中实现的。

于是,在笔者看来,“马哲”回归现实生活、经由实践来促进哲学发展的诉求,实际上是以实践为中介和契机,推动哲学与生活的辩证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笔者的这一观点包括以下含义:

但是,我们今天的“马哲”是否做到了这点?从表面现象看,“马哲”研究的确关注现实、诠释现实,的确很现实;但用真正的哲学标准看,这种现实性常常恰好是不现实。因为大量的“马哲”研究,是从既有的文本和解释框架出发来解释现实,而不是深入历史和现实去体验、感悟和提炼;它们是把现实的客人放到“原理”这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上加工,而不是批判地反思生活本身。我们的“马哲”研究充斥着大而无当的套话、空话,有浓郁的独断论和经院哲学色彩。更有甚者,“马哲”因实用目的而被工具化、形式化,被作为用完就扔的敲门砖。从与大众的心理距离看,这样的哲学自然让人抱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在大坝下游配置一套生产能力为45 m3/h的组合式混凝土搅拌站,主机采用JS750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配备1台三斗电子自动配料器、1台装载机、1台混凝土输送泵及2座150 t水泥罐。拌和系统采用自动化计量装置,全部实行计算机控制。

按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方法论,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事物早期尚未充分发育的某些矛盾、特质和规律,随着它的发育而充分显露,于是我们从充分发育了的事物,能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早期蕴含在事物中的矛盾和特质,并借助这种方式感悟事物演化规律。我们更需要面对今天的问题重新反省过去,而不是把当今的问题放到过去的套路中。

存在总是当下的“在”,现实生活总是流动着的当下的现实生活,历史和未来是以“当下”的方式贯通的。把历史理解为活生生的“当下”,把当下理解为连贯的历史。与之相适应,“马哲”的思考与创造,以当下的实践和生活为切入点,与发展着的生活大趋势结合,与民族和时代的创造活动融为一体,依据实践、生活的展开而展开、推进而推进、更新而更新。从当下实践中吸取滋养,而不是依傍古人和外国人,喧宾夺主;相反,后者必须有一个被我们整合、消化、重新诠释和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不是说哲学应该无视历史、轻视历史,而是说,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当作僵死的“过去”,而是生生不息的“来龙去脉”,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当下切入,带着当下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去参透历史和未来,从而推动哲学发展。譬如说,我们用今天的眼光、问题意识和历史高度,从新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思考过的问题,就会有很多他们当时所不可能有的发现——因为他们的时代,很多现象尚未出现或未充分展开。

——以现实实践为纽结,汇聚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在这种矛盾运动和双向深化中,感悟哲学。

某锡冶炼厂由于长期采用火法精炼为主电解精炼为辅的锡精炼工艺,电解主要是处理粗焊锡,如果采用电解- 真空炉或电解- 结晶机的流程,由于该冶炼厂长期处理含铅约30%的粗焊锡,电解液中含有大量的铅离子,势必造成电解后的粗锡含铅大幅升高,电解系统一时难以调整,同时生产周期较长。而如果采用结晶机- 真空炉的联合流程,则流程清理更为简便,且生产周期短。

现实的实践过程表现为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经由实践和生活走向对象世界的深处;客观存在经由实践和生活,向我们展示对象性的内涵、奥秘和真谛。于是,生活、实践就成为主体与客体交汇的纽结、历史与现实照面的“在场”。它集过去与未来于当下,集理想和潜能于现实,集古人和外国人于自身。生活中的一切因素——精神与物质、事实与价值、思想与存在,都汇集于、聚焦于实践这个纽结上,通过这个交汇点,获得它们的现实性,它们的Dasein,它们的生命。实践将其融会贯通,进行整理、运作、开拓、创造。在当下的实践中,在人们创造活动的“平台”上运动起来、活跃起来,于是,主体和客体双方都得以深化,其中每一方的深化又成为对方深化的前提。“马哲”研究则要透过这一纽结,感悟实践的辩证运动,感悟它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感悟宇宙、历史、人生中一以贯之的“道”。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骨痿”等病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消渴病失治误治,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因肾主骨,肾虚则不能滋养骨髓而发病。因此在治疗时应以健脾补肾为主。中药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枸杞子、桑寄生、淫羊藿、牛膝等大队补肾药物以补肾填精,配伍山药、白术健脾,当归、赤芍、丹参、延胡索等以补血活血,牡蛎健骨壮筋,全方合用,共奏健脾补肾、活血健骨之效。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按照实践的本性和规律去理解哲学与生活的辩证运动,创造性地诠释生活,建设性地展开生活。

从个人的修身要求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孟子并不瞩目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前所述,无论是面对违抗君命的民,还是诸侯的联军,在孟子那里,动刑与用兵的标准仍是唯一的,那就是“仁”。以这一点为统领,孟子的武德思想集中表现为一种极端崇德同时否定暴力的精神,“仁者无敌”就是其高度概括:

——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深入现实与历史,汇通科学与人文,在时代的整体语境中综合创新。

当油价由于供给过剩而下跌,原油消费国可能由于通胀低迷而推迟加息。2014-2016年,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原油库存高企,油价低位震荡,大量石油企业削减资本开支,拖累经济复苏,同时核心通胀持续低迷,美联储直到2016年底才开始进入加息周期。

以往的哲学思维,大多可以归结为“实体思维”,它预先设定存在、对象是某种有既定质的实体(物质的或精神的);哲学追问就是给出作为存在或对象的质的规定性,给出它的宾词、它的“什么”。这种思维很容易用一种固化的模式诠释发展演变着的活生生的事实,习惯把某些事物、对象等同于关于它们的概念,又把这些概念与某种特质,以及对它们的价值评价划等号。由于实体思维天然具有抽象性和僵死性,所以这种思维往往人为地“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实践思维是把对象理解为开放的、动态的。实践思维理解事物和对象时,把它们的规定性理解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历史与现实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校正的动态中生成的。它按照实践本性,在矛盾关系中、在动态过程中理解存在,很多理论上的矛盾和悖论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

实践和生活是生产性、建设性、创造性的,哲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本性,才能把握生活真谛。我们的哲学是否具有时代气息,是否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是否有创造性、我们的哲学是否有创造性。正如只有生长、壮大,生命体才能把外部物质和能量转化为自己的躯体、才能克服疾病、同化异己因素一样,只有不断的建设和创造,实现哲学与生活双向良性互动,生活和哲学才能扬弃各自的片面性、自在性,趋于自由。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哲”的不成熟,是社会实践不成熟的表现。“马哲”发展有赖于实践的发展。所以,要繁荣“马哲”,归根到底是要加强实践环节,依靠实践力量克服理论上的苍白和软弱,克服理论上的悖论、陷阱、怪圈,创造新的生活和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回归生活,不是静态地被动地面对生活,不能以扭曲的方式陷入僵死的生活泥沼中,而是按照生活和实践自身的逻辑,能动地、创造性地诠释生活。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生活实践逻辑展开的“实践思维”,二是哲学的创新思维。

“马哲”离生活太近,太生活化,就会受生活的表层泡沫影响。现实生活一有风吹草动,哲学就随之左右摇摆。这样的“马哲”学就容易失去自我,成为生活的应声虫、时政的小点缀。“马哲”没有一定的超脱和升华,陷入日常琐事,对日常经验“事必躬亲”,这样的“马哲”就会急功近利,浮躁浅薄,在各种应酬中而疲于奔命;“马哲”太形而下,就达不到客观普遍性,也就不像哲学。这样的“面向生活”不仅不能发展哲学,反而使哲学变得庸俗、浅薄、市侩、没有根。“马哲”需要面向现实,但它不应是经验式的、庸俗化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哲”又应该“远离”生活。

四、哲学在何种意义上“远离”生活?

“马哲”是在提炼问题、回应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哲学对问题的回应,不是浮在表面,不是应急式地、应付场面式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马哲”要以贯通科学与人文、历史和未来的眼光,感悟宇宙人生,通晓过去未来,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真问题、大问题。古人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没有精湛的“究”的功夫和“通”的魄力,就难以创造伟大的哲学。其实,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学、社会、民族、宗教,各种问题错综复杂;需要深刻反省、从新认识和综合创新的思想资源太多。例如当前“马哲”不可回避的一些重大问题: 20世纪开始的复杂性科学如何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高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究竟引出哪些人文价值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究竟出了哪些问题?如何走出来?我们的生存环境恶化,究竟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导致?我们该如何检讨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生存方式,以避免人类生存基础的破坏?人类的文明、价值和信仰是否面临大的危机?怎么办?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解释是有效的吗?是否需要从新解释?东方古老智慧能从新兴起吗?如何兴起?等等。如果我们的“马哲”真正有创造性地回应了这些问题,那么它自身也就发展了。

哲学“远离”生活的意思是说,“马哲”要对生活采取一种超然和冷观的态度。

安全防爆膜是第二道防回火安全屏障。试生产期间,因工艺技术不成熟,且烧嘴回火过滤网内干性、油性脏物多,易堵死竖炉烧嘴,“回火”现象时有发生,烧嘴回火过滤网夹套易从回火底座内蹦出,其故障主因是底座频繁回火、温度增高而产生反复变形(不锈钢滤网片重复使用或多次回火后,强度明显降低,需及时清洗、筛查及剔除),使底座内螺牙与夹套螺牙磨耗剧增,持续长久的或未检测到的未熄灭回火,易导致安全防爆膜故障或突然爆炸,引起频繁停机。

“马哲”之所以要“远离”生活,一是因为“马哲”要批判生活、审视生活、创造生活的理念和智慧,所以它得在生活之外,作为旁观者“观”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混迹于生活、沉湎于生活;二是因为,哲学是一种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智慧,哲学对真理和价值的追问是终极性的,对存在和事实的把握是普遍和抽象的,对生活的启迪是超越性的。在所有学科中,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把握最具根本性、抽象程度最高,它需要对生活通观总揽,并加以抽象、提炼、升华,从宏大深邃的历史轨迹中寻找生活与历史的逻辑。只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穿透表象和繁杂,达到存在的至高、至远、至精、至微处,如此体悟出的智慧方是哲学智慧。

当然“马哲”、“远离”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不计功利地直面生活,为了跳出“当局者迷”的局面,而这样做的目的恰恰是更加客观、严肃、科学、合理地解读生活。这看似远离实际,却因为把握了生活的本质而更贴近生活。康德论审美价值时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谓,“马哲”对生活也应该取这样的态度:对生活不怀直接的功利目的,不为生活表层泡沫和风云所左右,这样反而能从根本上为生活确立目的价值。

“马哲”既深入生活又“远离”生活,这并不是矛盾,而是因为,“马哲”领悟生活真谛和把握实践智慧,有独特的致思方式:

第一,“马哲”需要“归元”,需要向“第一原理”层面下功夫。

哲学致思的定位是在“元”、“后”或“形而上”(meta)的层面,它要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追溯到问题的至极处。西方哲学历来习惯追究逻辑起点、“第一原理”,习惯从“形而上”的预设出发;中国传统哲学虽然主张“道不离器”,形而上与形而下须臾不离,但还是有“形而上者”,有追问“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① 出自《庄子·齐物论》。 的致思方式。当我们致力于哲学与生活的结合时,不要忘记哲学自身的致思特点:“归元”、追根溯源、着眼于前提的反思与批判。不错,“马哲”需要面向现实、回归生活世界,但不是浮在生活的表层,就事论事,而是通透生活,拷问生活的究竟和基础。

“我只是来告诉你,艾瑞克刚发布了新通知,我们明天去城市围栏实地训练,学习无畏派的职责。”艾尔说,“明天八点一刻在火车那里集合,准时出发。”

第二,哲学思想应追求客观普遍性。

“马哲”要深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就应达到普遍性,能穿透数百上千年仍能与后人对话、交流;能跨越民族和文化之界限,给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以思想和智慧的启迪。要达到这种普遍性,一方面,哲学工作者要有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感,时代呼唤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饱学之士;另一方面(甚至是主要的)要从本民族、现时代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与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时代的就越是永恒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了解了这个民族、这个时代。跨时空的哲学在一时一地也许会被边缘化,也许会遭思想暴力的封杀,但唯有这样的东西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经得起历史沉淀。

五、哲学工作者应该如何“生活”?

无论是深入生活还是“远离”生活,“马哲”创造都依赖一个前提:哲学家独立地思考生活,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诠释生活。

跟其他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对思想理论、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赖以确立的前提作批判的思考,并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把哲学智慧向更广、更深、更精微的领域拓展。所以,哲学致思和创造也最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思想和智慧,没有真正的哲学。哲学创新是哲学家的自由创造,所以哲学家必须从物和异化状态解放出来,必须从流俗和狭隘中解放出来,必须从固有的思维框架束缚下解放出来,必须从束缚人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把独立和自由地体验生活、解释生活的权利与责任还给哲学家自身,让哲学工作者“以我为主”,独立自由地以自己的眼光审视存在、价值与思想,用自己的智慧去阐释哲学。

哲学工作者应该清楚自己作为学者的身份,任务是做规范的哲学探讨,而不是道德导师、政策讲解员和心灵鸡汤提供者;他的任务是从生活中提炼思想和智慧,而不是颁布道德律令和政治意旨。如果不坚守纯粹的学术阵地,不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就不可能有成气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人不能自觉意识到这点,把“马哲”研究当作政治宣讲,简单地宣布价值立场,却自诩在研究“马哲”,结果“马哲”的学术性被消解。

哲学工作者应该保持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的批判和反思立场。大家知道,批判和反思不是简单说“不”,而是对思考本身进行思考,是以怀疑和审视的姿态对前提、基础和思维惯性进行思考。哲学是一种超越性智慧,是对事实认知、价值判断进行归根究底的反思、批判与超越,因此哲学最需要批判和反思,需要否定的辩证精神。审视、怀疑,向事实、价值和观念的根基处发问,以实现生活和哲学的双重超越。如果没有批判意识,而是因循守旧,恪守教条,阿谀时尚,随波逐流,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哲学。

权利和义务对等,哲学工作者有独立自由创造的权利,也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他们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有对天地苍生的悲悯之心,有对具体生存境况中的人民大众强烈的人文关怀,有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反思精神,有履行哲学理想的虔诚与坚韧。忧愤出诗人,忧愤也出哲学家。如果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愫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升华生活中的真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应该能创造出伟大的哲学。

作者孙美堂,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8)。

责任编辑:孙艳兰

标签:;  ;  ;  ;  ;  

“马哲”回归生活与如何回归生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