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年中论文,改革开放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30年,也是中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认识不断深入的30年。客观、科学地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轨迹,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发生的深刻变化,有利于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周期规律,减小经济波动造成的损失,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周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在向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变化的新特点。
二、中国经济周期的轨迹及总体特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3年的恢复调整,1953年正式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而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下图反映了从1952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基本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波动是明显的,周期性也比较突出。
第1轮周期:1953-1957年,历时5年;
第2轮周期:1958-1962年,历时5年;
第3轮周期:1963-1968年,历时6年;
第4轮周期:1969-1972年,历时4年;
第5轮周期:1973-1976年,历时4年;
第6轮周期:1977-1981年,历时5年;
第7轮周期:1982-1986年,历时5年;
第8轮周期:1987-1990年,历时4年;
第9轮周期:1991-2001年,历时11年;
第10轮周期:2002至今,历时6年,尚未结束。
1953-2007年的55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9轮完整的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经历了5轮周期,改革开放后经历了4轮周期。目前正处于第10轮周期的上升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周期最明显的特点是:总体态势呈现出“大起大落”型;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总体态势趋向“高位—平缓”型。所谓“高位”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较高水平,所谓“平缓”是指经济波动的幅度已经减缓。“高位”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力”提升,“平缓”说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增强。从当前第10轮周期的走势分析,本轮周期呈现波动幅度继续减缓、持续平稳扩张时间长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高位加速增长”。
中国经济周期呈现以下总体特征①:
(1)波动幅度逐渐平缓
中国前9轮周期平均波动幅度达15.1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0.98,波动相对剧烈。改革开放前5轮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1.7个百分点,除第1轮周期的振幅为9.9个百分点外,其余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第2轮周期的波幅高达48.6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周期类型表现为强幅型,波动系数高达1.63。改革开放后的4轮周期,波幅均在8个百分点以下,平均为7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前下降了14.7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极为明显,波动系数下降为0.31。目前,正在经历的第10轮周期(改革开放后的第5轮周期),波动幅度进一步下降为3.4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0.097。
(2)峰位下降谷位抬升
中国前9轮周期波峰平均值为15.0%,峰位较高。其中,改革开放前5轮周期波峰的平均值为16.5%;改革开放后的4轮周期,波峰的平均值下降为13.2%,比改革开放前下降了3.3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经历的第10轮周期虽然呈现出“高位加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峰位进一步下降到11.4%(2007年)。
前9轮周期波谷平均深度为-0.8%。改革开放前的周期以古典型为主,波谷的平均深度为-5.1%。其中,第1、4轮周期为增长型,第2、3、5轮周期为古典型。改革后的周期转变为增长型,波谷的平均深度为6.2%,比改革开放前上升了11.3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经历的第10轮周期仍处于上行阶段,从本轮周期走势看,谷位将会收缩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3)波动的平均位势不断提升
波动平均位势(即周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受到峰位和谷位高低以及整个周期振幅大小的影响。周期的“大起大落”往往会使整个周期平均的经济增长水平降低。中国前9轮周期的平均位势为8.0%,其中,改革开放前5轮周期的平均位势为5.8%,改革开放后4轮周期平均位势是9.6%,上升了3.8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经历的第10轮周期的平均位势进一步上升到10.3%。
(4)周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中国前9轮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为5.2年,扩张长度平均为2年,收缩长度平均为3.2年,总体呈现短扩张型。改革开放前各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6年,扩张长度平均为1.8年,收缩长度平均为3年,扩张期短于收缩期,总体呈现短扩张型。改革开放后4轮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为5.8年,扩张长度平均为2.3年,收缩长度平均为3.5年,扩张期短于收缩期,也呈现短扩张型。从第9轮周期开始,中国经济周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周期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第9轮周期持续时间达11年,目前正在经历的第10轮周期仍处于上行阶段,扩张期已达6年。
以上特征反映出,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在减弱,周期持续时间(尤其是扩张期)不断延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正逐步增强。
三、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经济周期是一种超越体制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各国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环境的差异,因此经济周期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交互作用的机制各不相同,最终导致各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的特殊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微观基础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致使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本文的分析框架
经济周期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内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性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调节机制,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即经济周期的自我推动。所谓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在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波动,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性变化,可以是随机的或者是周期的。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的初始起因,内部传导机制则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自我调整。费里希(1933)曾做过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自外部的冲击会引起经济系统呈波浪式运动,这就像一个外部冲击使钟摆来回摆动一样,但是钟摆系统内部结构决定了摆动运动的长度。如果系统摆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只要有外在冲击,钟摆系统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因此,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的初始起因,内部传导是系统内部对外在冲击的滞后自我反应与自我调整,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周期波动。下面,笔者将从内部传导和外在冲击两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分析
与中国经济周期一般形成机理相比较,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的形成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笔者把这一时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归纳为“计划—供给”型。
(1)“计划—供给”型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分析
经济运行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连锁式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主要依赖于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外部供求影响有限。总供给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短缺;国内总需求则更多地依存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因素通过内部传导机制,形成一个以供给为龙头的核心因果链②。供给的变动决定着需求的变动。
在传统体制下,由于收入水平变动极其微小,居民的日常消费受到政府发放的各种票证的限制,其消费需求的变化不大,所以加速数作用机制表现并不明显。相反,乘数机制则作用明显。传统体制下,经济扩张主要是计划投资扩张引起的,即投资的乘数作用。从投资乘数角度看,经济存在着投资扩张→收入扩张→积累扩张→投资再扩张的循环,在实物形态上,则主要表现为以生产资料部门为主的扩张循环上,而消费资料扩张较少。结果形成了中国生产规模的外延扩张,造成产业结构的失衡,为周期迅速进入扩张阶段提供了条件。
在传统体制下,造成核心因果链向下转折的主要动因是生产结构的横向失调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资源过度利用后短期内供给严重不足,致使扩张中止。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与加工业之间的失调,尤其是原材料工业的“瓶颈”制约,阻碍了加工工业的持续增长,从而被迫减缓增速,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整,缓解“瓶颈”产业制约。而生产结构的纵向失调,即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品生产之间的失调,相对于横向失调,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弱,因为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抑制消费需求,保证生产资料生产正常进行。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品生产形成自我循环。以上约束机制阻碍了供给的增长,供给开始下降,直至出现供给不足。在总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供给不足直接导致总供求缺口的日益增大,经济增长无法再保持先前的高速度,经济周期在供给约束的条件下进入收缩阶段。
(2)“计划—供给”型周期外在冲击分析
下面从推动中国“计划—供给”型周期扩张和收缩的角度探讨外在冲击。
首先,分析外在冲击对经济周期扩张的推动作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周期扩张的最主要的外在冲击源是中央计划者的内在扩张冲动,即“计划者冲动”。“计划者冲动”是指在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过程中,人为主观意志对经济运行的随意干扰。其主要表现是:中央主要领导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形势过分乐观,过高估计自身发展潜力,在计划指标的制定上盲目追求增长速度,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急于求成;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对中央下达的指标层层加码,或者虚报、瞒报经济数据,导致计划指标往往超越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计划者冲动”破坏了经济增长内在的合理机制,导致经济超速增长。那么,这一冲击源是如何扩散开来的呢?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是通过自上而下逐级控制的机制实现的,即中央计划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将具体指标下达到地方和企业。最高决策层负有为下级各部门把握经济活动方向、速度的权利和使命,最下层的企业和个人则负有执行上级计划的义务,中间层次兼有向下发送、传递计划的权利与执行上级计划的义务。
所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是否扩张首先取决于最高层的计划。作为各级经济计划制定者的领导,会不遗余力地向下贯彻和推行,以证明其决策的正确性;作为劳动群众,则会努力完成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来证明其工作能力及成绩。这样,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扩张,就由计划转为实际的扩张了。一般来说,“计划者冲动”决定了扩张性的计划,通过该机制的作用,最终就会造成经济周期高峰的提前到来,或者波峰异常凸显,或者周期的扩张期延长。
其次,分析外在冲击对经济周期收缩的影响。在传统计划体制下,造成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最主要的外在冲击源是政治变动、自然灾害和政府“急刹车”式的经济调控方式。政治变动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经常性的政治运动对经济衰退的影响表现为:第一,政府不得不动用部分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源来搞政治运动,挤占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导致长期性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恶化。第二,党内领导层人事变动,使得既定的经济计划和政策不得不做出相应调整,中止了正常的经济增长路径,迫使经济增长率回落。1959年的反“右”运动,1967年、1968年“文化大革命”达到高潮等等,都造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衰退。
自然灾害是造成中国经济周期进入衰退阶段的又一重要外在冲击源。改革开放前,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生产基本是靠天吃饭,自然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歉。频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基础产业、城乡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破坏,最终波及到工业生产。建国后发生的几次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都带来了十分明显的经济衰退。
政府调控经济所采取的“急刹车”式的大动作,对经济从波峰迅速滑入低谷也起到了加速作用。当经济扩张达到顶点时,经济环境恶化,这时政府一般都采取“急刹车”的调控方式,力图迅速扭转经济过热局面。在传统体制下,由于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使用计划和行政命令,因此只要通过严格的计划审批控制投资,通过行政手段控制集团消费,就能达到迅速紧缩经济的目的。这种“急刹车”式的调控方式,虽然能够迅速抑制经济过热,但是也严重破坏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正常比例关系和客观规律,导致经济持续徘徊于低谷。政治变动和自然灾害等外在冲击源,往往导致经济周期扩张阶段提前结束,收缩阶段谷底深陷,收缩期延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形成了以供给为龙头的核心因果链,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特殊累积机制的作用,以及经济运行自身规律的影响,核心因果链呈现出周期的特征。加之“计划者冲动”、政治运动、自然灾害等外在冲击,加剧了波动幅度,改变了波动长度,最终导致周期的“大起大落”。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从“计划—供给”型逐渐向“市场—需求”型转变,到目前为止,这一转变过程仍未最终完成。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政府计划的功能不断弱化,市场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国民经济供给能力的增强,经济开始过剩运行,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因素通过内部的传导机制,逐步形成一个以需求为龙头的核心因果链。需求的变动决定着供给的变动,最终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直接控制程度逐渐下降,国有企业预算外投资和其他类型企业的各类投资已成为社会总投资的主要部分。企业在扩张冲动驱使下不断扩大投资,必然会引起社会总投资的不断扩张。由于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控制居民收入实现对消费需求的控制,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转化为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居民消费增加。因此,投资需求的扩张会直接导致消费需求的扩张。在大部分经济主体受市场机制支配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带来引致投资的增加。这样,不仅乘数机制在发挥作用,加速数机制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最终导致总需求膨胀。在短期内,总需求的迅速膨胀,会造成总供求失衡,供求缺口不断加大。在价格管制已经逐渐放松、大部分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上述状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在改革初期,由于价格并未完全放开,一部分需求压力无法通过价格水平的上升来释放,形成隐性通货膨胀。这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经过一段时滞,最终也将通过各种途径反映为价格的上升。伴随改革的推进,价格对供求变动反应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增强,供求失衡能够迅速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中国“市场—需求”型经济周期扩张阶段中,乘数—加速数机制的传导过程表现为:首先,投资需求开始上升,经过一段时滞,消费需求上升,总体经济也随之上升。当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达到顶点时,总体经济也达到顶点。随着总需求不断膨胀,经济会越过生产可能性曲线,最终形成资源约束,加剧了经济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后,各个经济主体拥有更大的决策权,他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一般会将资金投入见效快、最有利可图的产业部门,尤其在扩张阶段,需求的增加,价格水平的上升,使这些部门更加有利可图。投资不断向这些产业倾斜,导致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短板”的基础产业投资进一步萎缩,“瓶颈”制约更加突出。在资源约束和结构矛盾的共同作用下,经济被迫收缩。当经济收缩到最低点时,资源约束和结构矛盾缓解,总供求缺口缩小,通货膨胀率回落,这为各经济主体内部时刻存在的强烈的扩张冲动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只要放松对经济的控制,各经济主体在扩张冲动的驱使下,就会主动地开始新的一轮经济扩张。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外在冲击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外在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经济周期越来越表现为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但是,外在冲击的效应仍不可忽视。
首先,分析外在冲击对经济周期扩张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推动经济周期扩张的冲动这一外在冲击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冲动主体逐渐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央计划者,还包括地方计划者和企业。尽管扩张冲动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效应仍然存在,但是,由于指令性计划逐步被指导性计划取代,计划决策更加民主、科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计划机制对经济扩张造成的推动力量,约束了计划者的扩张冲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来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和不顾经济结构矛盾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这就缓解了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那种扩张冲动。
“中央计划者冲动”已经不是通过制订计划指标,以强制执行计划的方式去推动总供给的扩张,而是更多地从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方面加以体现。计划扩张直接涉及的范围也大为缩小,相当部分的计划外生产部门和企业是中央政府不能直接控制的,导致“中央计划者冲动”引起的扩张力度在减弱。与此同时,由于自身利益的膨胀,地方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想办法从各方面支持和鼓励本地经济的扩张,具体途径是通过各种地方性政策和法规来鼓励所属企业实现经济扩张。这种扩张又会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而加剧。各地区一窝蜂地上马盈利产品,都直接加剧了总供给的扩张和全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改革开放以来“计划者冲动”的表现不仅反映出其扩张效应在减弱,而且“冲动”的主体正在由中央计划者向地方计划者转变。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已经不仅仅是政府的附属物,它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更加显性化,导致国有企业内部长期被压抑的扩张冲动爆发出来。这时的扩张冲动既可以通过积极争取更多的政府投资支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预算外投资实现。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国有企业实际上负盈不负亏,企业无须对其投资承担风险,预算外投资也缺乏硬的预算约束,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扩张冲动。推动周期扩张的内在冲动是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扩张冲动的相互作用,但是,由于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因此对周期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消抑制作用。
通过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中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经常性政治运动对经济周期收缩阶段的不利影响明显减弱。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不利的自然因素加剧经济衰退的效应也在削弱。传统的采用计划和行政命令对经济进行“急刹车”式的调控方式正在被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所取代。运用经济政策进行微调,对经济的冲击大大弱于“急刹车”式的大动作,达到预期效果所需要的时间也延长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经济周期内部传导机制的效应在强化,而外在冲击的效应则有所弱化。
四、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经济运行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新“瓶颈”。经济周期的内部传导机制由改革开放前以供给为龙头的核心因果链转变为以需求为龙头的核心因果链。同时,核心因果链向上扩张和向下收缩运行的累积过程,是乘数—加速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改革开放前,加速数的作用不甚明显。至于核心因果链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转折,大多是由于资源约束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纵向和横向失调,因果链运行中止所致。改革开放前,资源约束导致产业结构失调,主要是通过实物供给不足表现出来;而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种失调直接表现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在中国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外在冲击主要表现为一种扩张冲动。改革开放前,这种冲动主要表现为中央计划者的主观扩张冲动,并通过自上而下的逐级传达、执行行政命令和计划指标扩散开来。改革开放后,扩张冲动的主体开始多元化,不仅中央政府,而且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外在因素对周期波动收缩阶段的突然性猛烈冲击,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政治运动、强制性的“急刹车”和自然灾害,转变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或者促进经济尽快走出低谷。
注释:
①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有关各年),国家统计局。
②经济周期波动是需求、供给、收入和支出这四个基本经济因素通过内在的传导机制作用的结果。这四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有自身的变动规律,并且可以在其他三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独立变动。但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动关系。刘树成(1996)认为,这四个因素互为因果的内在变动关系,构成了一个环形的因果链,并把这一因果链称为经济体系的核心因果链。例如供给变动引起收入变动,收入变动又引起支出变动,支出变动会引起需求变动,需求变动又引起供给变动。这就是:供给变动→收入变动→支出变动→需求变动→供给变动。核心因果链的运动,形成经济周期波动内在的、基本的核心波动。也就是说,经济运行过程中,即使没有遭受到外在的冲击,也会由于内部基本因素的变动(独立变动或因果互动),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标签:经济周期论文; 经济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冲动消费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