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教育行业引入信息技术能够从视觉、听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是结合多媒体、网络、数字信息等多种资源而形成的新型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是多元化的社会体系,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感知本身较为敏感,也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信息技术这个媒介中吸收课堂知识是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教学课堂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教师的教学课件、PPT、视频、动画等也都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传播。这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课堂氛围,较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仅局限于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将多媒体作为替代板书的工具,以文字播放代替文字书写,这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也没能够起到改变课堂氛围的效果。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应是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能够从感官上起到冲击作用,给予个人十分引人入胜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学生没有感受到这种冲击,难以真正被教学知识吸引,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也就大大降低的。当前大部分物理课堂的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都还局限于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极少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课堂,也较难以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另外,受到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缺少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差,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改正。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本身是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利用是创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一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创造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化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授课质量的一大方式,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抽象化知识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中进行知识的获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不同的声音,给学生创造一种“声”情景,这样有利于之后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机制。许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系统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动手能力,以情景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物理课堂,教师在这种情景化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或参与物理实验或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索与分析,深化学生形成对于物理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二)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吸收知识的事情较为常见,这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的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的配合下活跃课堂教学与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一课中,各种物态的变化需要学生建立想象,且存在一些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思考较长时间的情况,这都会延误教师的教学进度,且较难统一学生的知识掌握率,不利于继续展开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并在信息技术运用中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以视频或动画的方式,对“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多种物态变化实例进行播放与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回应教师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认识。
(三)提供实验基础
初中物理课程中许多原理是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以实验方式进行的教学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但受到教学局限性的影响,实验仪器或设备难以齐全的情况下只能由教师进行实验展示。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上设置不用的影响因素,探讨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以木板、玻璃、毛巾、小车、钩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展开,以多媒体进行实验进行的展示,以弹簧测力计数值进行教学展开,这种方法能够达到一定教学效果也能够满足全方位、多角度的实验展示,通过视频与音频的搭配,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感官感受,在三维立体影像中增加学生对于实验与实验知识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能够以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提供给学生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较好的提高教学有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否起到实际效果,还需要考察课堂知识被学生吸收的程度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创造教学情景与实验基础,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明雪.“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郝跃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166.
论文作者:彭冬年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课堂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成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