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性质研究的一个总结性诠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结性论文,企业性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年2月 第1期 (总第92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No.1. Feb.1999
企业追逐利润一向被视为无需检验的公理,但为什么企业的出现就会有利润产生呢?这涉及到企业性质问题。企业性质即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区别于其它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一直困扰着历代和当代的经济学家,不同的经济学家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观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结论就具有很大的相异性。大多数经济学家习惯于从差异角度考察各种历史分析的结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内在地把握企业性质研究的既有成果并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本文认为:尽管各种历史分析的方法不同,但内在思路与结论是在递进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从而使得我们今天能够在一个比较高的理论平台上透视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一、企业性质分析的起点:分工
企业的起源是分工,即企业是分工的产物,这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分析的重要结论。在《国富论》这本经济学开山著作中,斯密就用缝衣针工厂的例子分析了专业化分工问题,指出分工是生产率进步的源泉。他发现,只要交易机会继续存在,专门制造一种商品以便与其他专业人员制造的另一种商品交易,可以赚取利润:“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斯密1776:第二章‘论分工的原因’)。
经济分工有四种基本形式;组织的分工形成企业化,技能的分工形成工序专业化,行业的分工形成产业高度化,地区的分工形成区域专业化。而在这其中,组织分工形成的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没有企业,或没有企业的分工,其他三个方面的分工都无从谈起。
企业本质上存在外部分工与内部分工两种形式(荣兆梓1995)。在斯密实现的对企业外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把眼光对准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即资本与劳动的分工。在马克思的分析里,资本与劳动的性质就代表了雇佣关系的性质;企业内部分工的结果,形成了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马克思(1879)区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指出商品经济社会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此历史阶段上,一方面,直接生产劳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劳动时间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尺度,剩余劳动的积累是发展社会财富的一般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必要劳动时间过长,分工形式又与人的个性发展相矛盾,劳动仍然只具有“外在的目的性”,是“谋生手段”,个人对于超出生存需要之外的劳动毫无兴趣。因此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处于对立状态,个人利益与社会福利存在着差异与冲突,劳动与闲暇的对立始终构成劳动者个人理性计算的基础。
企业资本的历史地位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被说明的。首先,资本是过去劳动的物化,是剩余劳动的积累,因而构成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其次,资本又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唯一目的的“社会机构”,因而构成发展社会财富的手段,促进社会进步的杠杆:“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对剩余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资本“为生产而生产”的持续冲动,代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阶段上加速剩余劳动积累、加速劳动资料积累的历史要求。企业利润、剩余价值进而资本的增殖,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效率的尺度,成为社会经济最重要的信息源,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二、企业存在的基本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
通过组织分工形成的企业,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在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明确界定其为追逐利润最大化。
1844年约翰·斯图加特·穆勒在《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决问题》一书中就认为:政治经济学并不论述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它所关注于人的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他有占有财富的愿望,而且他赋有达到这种目的的各种可能性的能力。……它将其他每一种人类情欲或动机完全抽象化……。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把全部精力用于取得和消耗财富……。”这里,穆勒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将“经济人”抽象出来的必要性和“经济人”的内涵,指出了政治经济学探索的是“经济人”的行为。后来在帕里托的理论中,人被设想为完全有理性的人,能计量苦乐的人,始终处于深思熟虑地权衡和比较他的边际成本一效用的持续过程中的人。
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家是经济人的典型代表。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历史主线一直遵循着这种促进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导向:(1)以价格作为支配企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2)以竞争(国内的和国际的)保障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3 )以盈亏决定企业成败;(4)以财税政策来调节企业财富的分配, 以降低税率刺激企业生产;(5)以立法来防范企业独占与垄断;(6)以工会的力量来保障企业工人的利益。
新古典经济学只是一门专门研究市场机制运作的经济理论,它把市场之外的其它经济组织置于视野之外,根本不讨论企业内部制度结构,而满足于把企业当作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行为主体。一些极端的新古典主义者甚至认为,市场是唯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除此之外的任何制度安排都必然是低效率的。
三、企业的主体:企业家
奈特关心企业的创造,因此企业家成为其对企业性质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奈特的观点,企业是企业家履行其职能的产物,企业家自愿承担风险,并保证厌恶风险者得到确定性的收入,以换取对后者的支配权力,这就产生了企业。
奈特把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作为分析的前提,认为企业出现的基本原因是解决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生活的次要部分,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及如何去干”。(F.Knight 1921:268)这“首要的功能”即企业家功能,企业家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换取支配他人工作的权力。奈特说:“在这种体制下,自信者和冒险者承担风险以保证动摇者和胆小鬼获得一定的收入,以此作为对实际结果进行分配的交换……出于人类的天性,我们知道一个人保证另一个人行动的特定结果而没有赋予其支配他人工作的权力是不现实的和非常罕见的。另一方面,没有这样的保证,后者不会自己置于前者的指挥之下……功能的多层次专业化的结果是企业和产业的工资制度,它在世界上的存在是不确定性这一事实的直接结果”。(F.Knight 1921:269—70)
奈特的理论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的功能在于将决策活动通过企业内部分工实现专业化,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决策活动只能在企业内实现专业化,而不能经由市场分工形成专业化的行业?所以,奈特只是说出了部分答案,却没有告诉我们原因。科斯对此批评道:“……某些人具有较好的判断力和知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只能从亲自参加生产中获得收入。他们可以出卖知识和建议……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所有的建议和知识都是按需购买的体制。其次通过与正在进行生产的人缔结契约而不是主动参加生产也能经较好的知识和判断力获得报酬”。(R.Coase 1937)
四、企业的市场运行:与交易费用相关
科斯关心企业的市场运作,因此运行机制或交易费用成为其研究企业的主要对象。
同样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分析方法,但科斯却侧重于对企业运作而不是对市场运作的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在科斯之前,很少有人能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对市场与科层(企业)这两种现代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作效率比较,特别是研究它们在组织社会经济中的互补作用。为什么需要企业?科斯的回答是,企业能够节省市场交易费用(R.Coase 1937)。科斯的观点经张五常、杨小凯等人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所谓交易费用理论模式对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
在科斯等人看来,企业是一种特定的分工形式:对外,它处于商品经济社会内部分工的巨大网络之中,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内,它构成马克思所说的“工场内部分工”的等级制结构,运用科层计划机制统一协调企业拥有的生产资源。因此,企业是处于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工网络中的科层计划体系。
在科斯等人看来,企业和市场是协调劳动分工的两种不同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企业之所以能取代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劳动分工,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协调成本可能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科斯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更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组织企业的一个收益是:市场经营会有所花费,但通过形成组织和允许资源分配由行政机构决定,这笔花费就省下来了。当然企业不得不以低于被取代的市场交易所需的费用来进行其工作。因为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一点,退回到市场调节是可能的。……当追加的交易(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由企业家来组织时,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变小(1990:202)。 ”“企业将倾向于扩展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1990:10)。”张五常进一步认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来组织劳动分工,而是用要素市场(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
由于对企业关系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性质研究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内容。科斯看轻雇佣劳动关系对于说明企业特征的意义,这就决定了科斯在企业性质研究中忽视企业内部产权与利益的分析。科斯事实上假定,企业家的权力是给定的,企业家(而不是企业职工)对所节约的交易费用享有天生的“长子权”;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产权与利益格局在科斯的模式中是外生变量。科斯没有回答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利益格局何以如此的问题。
科斯的交易费用模式虽然触及到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是一种有别于市场分工的、特殊的分工装置,其分析的基本结论之一是:“企业能够将交易费用极高的经济活动(如管理活动)卷入分工”。但以交易费用为基础对企业性质的解释与市场的发展历史能够很好吻合吗?历史上看,单位市场交易费用在不断下降,而同期企业的组织成本并未下降更多,为什么十九世纪以来企业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张呢?
曹正汉(1997)认为:市场分工与企业内分工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企业的性质在于弥补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所谓市场分工不完备性,是指:给定一市场分工体系,至少存在一种经济活动没有被纳入该分工职能。在市场分工不完备基础上,市场中各专业化生产商必须亲自履行该项经济活动的职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同市场分工的扩展在同步增大。
五、管理协调:企业家主导企业的一种模式
钱德勒从企业家角度研究企业的发展,因此管理成为其对企业研究的主要对象。钱德勒从美国企业史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专业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的历史过程。
钱德勒对美国企业史的经典性研究,使我们可以了解古典企业向多单位、多职能的现代公司演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企业内管理和决策职能的专业化过程。据钱德勒的研究,1840年前,美国传统的公司是单一单位的企业。此种企业通常由所有者亲自管理,经营单一的产品,销售区域也仅限于本地市场。这种小规模、由个人拥有和经营的企业,其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项职能是由市场来协调和控制的。1840年以后,美国的铁路网相继建成,电报也随之投入商业运营,使得远距离、大规模的商品交易成为可能。同时,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新的冶炼技术、蒸馏技术、铸造技术以及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出现,使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这些外部因素促成了美国企业规模上的扩张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创新。在这段历史过程中,导致美国现代工商企业兴起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专业化的协调和决策工作能提高大规模生产和大量分配的效率。钱德勒以大量的企业史资料论证了在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条件下,管理协调具有比市场机制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低的单位产品成本。因此,一些原来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逐渐转移到企业内部进行,企业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多个下属单位、执行多种经济职能的庞大的经济组织。钱德勒(1977:7 )指出:“此种内部化给扩大了的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多单位的内部化使产品自一单位至他单位的流量得以在管理上进行协调。对商品流量的有效安排,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得以提高生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管理上的协调可使现金的流动更为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此种协调所造成的节约,要比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所造成的节约大得多……此种利益只有当一群经理人员被集合在一起,执行先前由价格和市场机制执行的功能时才能实现。传统的、单一单位的企业活动是由价格机制所控制和协调的,而现代工商企业内生产和分配单位则由中层经理控制和协调。高层经理人员除了评价和协调中层经济人员的工作外,还取代市场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调配资源。”
钱德勒(1977:578 )还批评经济学家经常不能把管理协调同企业理论联系起来:“通过仔细协调流经生产和分配过程的流量而造成的节约,要比通过增加生产或分配单位的规模而造成的节约多得多。把企业仅仅定义为一个工厂或者即使是许多工厂,而不考虑管理协调的作用的任何公司理论,都是远远脱离实际的……除非经济学家能够对管理协调的功能加以分析,否则公司理论仍然基本上是一种生产理论。”
钱德勒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十九世纪以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的原因,但遗憾的是,钱德勒没有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管理协调具有比市场机制更高的生产力?”其实,钱德勒所指的管理协调的较高效率,也就是专业化的经济性。通过建立企业,协调工作可以在企业内部专业化。但这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协调工作不能由市场实现专业化?
严格地说,奈特和钱德勒都未提出完整的企业理论,也没有完整解释企业的性质,但他们对企业和企业家功能的论述相异于交易费用理论,拓展了人们对企业性质的认识。
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来源:报酬递增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兰·扬(Allen Young)早在本世纪20年代, 就敏锐地注意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否定规模报酬存在这一致命弱点,指出递增规模报酬是经济学的中心话题,是普遍存在的。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进一步深化了扬的思想,在充分肯定递增规模报酬存在的同时,指出通过企业组织的协调,可以使递增规模报酬与市场竞争相容。
但从人的角度看来,这种报酬递增的主要载体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回答。
马歇尔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自然的因素呈现报酬递减的趋势,而人的因素呈现了报酬递增的趋势。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作者认为,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及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报酬形态的差异:在资本应用过程中,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表现出一种较强的报酬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则表现出了一种较强的报酬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根本价值,在于其报酬递增的基本属性。对于任何个人的投资行为来讲,不可能愿意投资于一项报酬递减的项目。他之所以愿意花费代价,从事某项投资开发,追求的一定是报酬递增的经济结果,就象成为财产客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具有使用价值一样,一件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象垃圾,不会有人愿意花费代价使之成为自己的财产;而在经济的投资领域,只有在产生报酬递增的条件下,才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从而,报酬递增价值的存在,是人们从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原因。英国人马克·布劳格曾经写道:“人力资本论的根据是:人们不把自己的经济活动局限于市场向他们提供的各种商品中进行抉择,同时他们还在直接消费与满足未来的金钱或非金钱方面的愿望之间进行一系列抉择,比如一个人今天接受一项工作,也许报酬较低,但能使他受到训练和获得经验,这就为他个人今后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报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与他即刻选择另一种工资较高,但是受到训练较少的工作相比)。根据这种观点,教育、健康费用及职业训练(通过实际工作提高,或进专业培训中心)等等都应该被看作是个人和集体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投资。这与企业进行的物质投资是没有区别的”。(勒帕日 1977:4)
七、企业性质的演绎性深化:异质资本与同质资本的合约
上述分析的基本结论是:产生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报酬递增与人力资本相关,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报酬递增的基本属性。而值得重视的是:人力资本的报酬递增属性是个变数,这表现在:在历史的运动过程中,某种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属性会逐渐演变成边际报酬递减属性。正是在人力资本边际报酬能力演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本又分成两种形态:同质资本与异质资本:凡是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称为异质资本(IdiosyncraticCapital);反之, 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称为同质资本(Coessential Capital)。
在将人力资本划分成两种类型的基础上,企业家就被作者(丁栋虹 1998)界定为在动态经济中、拥有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的异质资本的所有者,本质就在于实现报酬递增;企业雇员是同质资本所有者;从而企业就是拥有异质资本企业家与拥有同质资本的雇员的合约产物。这个企业性质命题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在一个人所拥有的“新的生产要素”经过资本化成为异质资本前,这个人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企业家。也就是说,企业家,一方面,一定是某种资本所有者;不能成为所有者的人,一定不能成为企业家。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资本一定属于异质资本;拥有同质资本的人也不能成为企业家。也是在此基础上,当一个拥有的人力资本从异质资本演变为同质资本时,他的企业家地位就会发生动摇与改变。
其次,一个人当企业家的机会成本与其个人拥有的异质资本是正相关的。高额机会成本的存在促使了其成为企业家的主观需求:一个人拥有的异质资本越高,其成为企业家的主观要求越强——如果他不能成为企业家,他个人的损失将随着异质资本的增大而增大。在一个团体中,企业家的错位(与异质资本错位),损失最大的,是异质资本的最大拥有者。
第三,对报酬递增的追求即是异质资本的特性,也是经济人的本性。经济人这种对报酬递增的追求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使拥有异质资本的人成为企业家的合约安排;经过制度变迁后,对报酬递增经济价值的追求,使得这种异质资本的所有者就成了当然的企业家。也就是说,使拥有异质资本的人成为企业家,不仅仅是异质资本所有者的主观愿望,也是企业所有职工的主观愿望——因为使拥有异质资本的人成为企业家,也可以实现所有职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第四,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企业家以自己拥有的异质资本与拥有同质资本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易,最终达成一定的组合,形成企业。在这里,合约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安排:异质资本体现了所有者能够利用通过交易获得的某种条件而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既实现报酬递增生产力的能力。也就是说,合约安排使异质资本的所有者成为企业家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第五,正是从报酬递增这个角度出发,在一个经济社会里,企业家赖以成为企业家的权力的重要范畴是企业家的能力或职能而不是所有权。同时,在历史上企业家演变的过程中,接替现有企业家的,不是非企业家的现有雇员,而是新的阶层,即新的异质资本的所有者。
收稿日期:1998年11月。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个人管理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异质性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钱德勒论文; 企业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