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论文_姜超

刍议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论文_姜超

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地铁的应用给交通拥堵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但与此同时,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如何解决地铁发生的应急事件是相关部门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地铁应急事件运营组织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地铁的应急事件的处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

引言

在地铁的运行中存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地铁运营事故出现的几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地铁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性状况进行处理。在对地铁的运营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当增加对相关事项的管理。在面对地铁运营中出现的突发性状况,相关人员应当采用信息化路径提升地铁的安全性,从而提升其对相关事件应对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地铁应急事件的运用组织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性路径,望能够通过本文提升对地铁应急事件运营管理组织的有效性。

1地铁应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地铁的运行中,对其存有影响的因素具有多元性,能够导致突发事件的因素也具有多元性。因此,无论在对地铁的设计阶段、施工环节还是在地铁的运营阶段,都存有引发地铁事故的因素。在通常状况下,可以将引发地铁施工的因素分为四种原因,即为人为原因、系统原因、环境原因、管理原因等。其中,人为原因是指地铁在运营中由于人为破坏、相关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隐患。系统原因是指整体的地铁系统在运营中存有较多漏洞;环境原因是由于当地所在地势、温度湿度、气候的原因对地铁运行进行影响。管理方面是指在地铁运行中,相关人员对相关情况的把控存有漏洞。根据相关统计可知,高发的地铁安全事件主要为恐怖袭击、踩踏事故、地铁相撞、地铁脱轨变形、火灾等

2地铁应急事件中运用组织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2.1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下时代的主题,在该背景下,信息发布的重要性提升。在地铁发生相关事故后,相关部门应当采用信息化路径对事故的相关情况向民众公布。从而降低民众的恐慌性,提升了民众对事故相关状况了解的真实性和精准性。有效避免了谣言的传播。因此,在相关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对信息整合,并传送至信息联动部门,并有该部门采用信息化路径对信息进行统一发布。

2.2安全性

在地铁的运营中,相关人员应当将安全运营作为其首要观念。在针对突发事件时,有关人员也应当将安全性原则作为其应对的第一原则。在地铁运营中出现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应当将乘客的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在地铁的设计中,应当配有安全性措施,从而提升地铁的安全性。其次,在地铁的运行中,相关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对地铁运行状态的掌控度,同时,也应当增加对故障修复区域的恢复状况的掌控度,从而使对危险源的掌控有效性提升,从而提升对乘客安全的保障性。

2.3服务性

在地铁运行中,相关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态度对乘客进行服务。因此,在针对突发事件运营中,相关人员应当考虑其对乘客造成的后果。在针对突发事件运行前,应当将运营将会带来的影响向乘客告知,从而使影响最小化,对损失也可以进行科学性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通行性

在地铁发生事故后,相关人员首先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回复地铁通行,然后再对漏洞进行弥补,从而使地铁的通行率提升,也使事故的损失最小化,使地铁的运行率得以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在能够安全运营后马上通车,然后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检修,从而使地铁运营的稳定性提升。

2.5快速性

在针对地铁应急事件的应对中,相关部门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提升工作有效性,在发现突发情况后,相关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最快速度的处理,并将相关情况上报至上级部门,从而使突发状况在第一时间内得以控制,从而防止其后果严重化,也将风险把控在最低范围内。相关部门应当注重运营组织的完整性,从而使返工现象得以杜绝。

3地铁应急事件中运营组织方法分析

3.1 应急情况下行车的调整与处理方式

扣车或者临时停靠列车。一旦列车的行进出现紧急状况,要对该列车的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者临时停靠列车的指令安排,并且将扣车与停放列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使放行工作顺利进行。在列车进行临时停靠时,要及时通知乘客,使其了解列车行进的现状。(2)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措施主要是为了故障车辆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故障,将故障进行顺利的排查与治理。适当的增加停站的时间,能够使车辆之间的运行更加合理顺畅,保证事故车辆的状况能够及时的化解。(3)调整线路运行列车数量。一旦列车的运行出现故障,要及时地将其进行停运或者下线处理,在处理好列车上的乘客之后,合理的将其退出运营。但是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在始发站或者终点站时乘客不多的现象,适当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对于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尽量减少线路中故障车辆的运行,缩短车辆到站的等候时间。(4)组织列车小交路运行。一旦故障车辆暂时时间较长,就会对该条线路上的车辆整体运行造成影响,不能及时将故障车辆移除,便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条线路出现拥挤,车辆运行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为了减少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组织列车小交路运行。在保证故障车辆顺利清除顾客时候,通过渡线将车辆转移到另一方位进行运行回控制点。(5)组织列车单线双向行驶。车辆运行出现故障,可以适当的组织列车单线双向行驶,但是一定要保证对于其源头的控制是合理安全的。单线双向行驶可以适当地降低行车路段的拥挤,处理好事故车辆的排查或者修复工作。但是,由于这种行驶方式会造成车辆之前运行时间加长,增加旅客的等候时间,要审慎进行使用。(6)组织列车站前折返。组织列车站前折返能够合理的减少车辆往返耗费的时间。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一定情况下占用行车通道,对后续车辆的运行造成影响,或者是在车辆交汇处出现混乱。这就要求车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控制。(7)救援故障列车。一旦故障车辆的故障比较严重,或者是会影响到整条线路的行进,便要对故障车辆的前后车辆中的人员进行清理,为故障车辆进行及时的救援。保证故障车辆及时的返回到控制点进行检修,减少故障车辆对于线路整体的影响。

3.2地铁应急事件处理后的运营组织方法如果地铁晚点或者因其他原因延误较长时间,针对该状况,司机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缩短运营时间,增加在区间的运行速度,如果遇到乘客流量大或者前方出现意外等状况时,相关人员应当在对区间进行调整,降低地铁折返数量,从而使实际运营有效性增加。当下,相关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对地铁列表进行可续性调整,从而增加地铁对相关调整的执行性。

结语

综上所述,当地铁发生应急事件后,要依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营组织方法,要按照地铁应急事件的运营组织原则,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快速、通行、服务、信息等要求的实施。将地铁应急事件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尽量减小应急事件对财产和生命造成的损失,提高地铁运行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振华. 广州地铁六号线中断正线行车应急处置难点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24.

[2]胡军. 地铁应急事件中运营组织方法分析[J]. 科技风,2017,(06):118.

[3]李亮. 刍议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69.

论文作者:姜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刍议地铁应急情况下运营组织调整方法论文_姜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