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敏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116600)
摘要:曾引领一代人克服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的红色文化,推进了新中国的新征程,开创了新中国辉煌的历史。追溯到红色文化的本源,它不仅始于人们的红色信仰,还始于为国家存亡以及人民利益敢于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更重要的是始于无比深切的报国之心。本文围绕红色文化所面临的时代性变化的特点,对新环境下红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红色文化的局限;赣州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之旅
在一般群众眼里,红色文化通常被通俗的定义为“高大全”或者是“样板戏”。在红色文化的鼎盛时期,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打造了比较健全的红色文化体系,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红旗谱》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学以及歌曲等形式的艺术作品的诞生,展现了红色文化的时代特点,不仅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文化通俗易懂的展示出去,更起到了一种教化和唤醒人民群众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国净化社会风气、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新中国开展新的建设。
一、红色文化的局限性
无数对新中国饱怀信心与热爱的从压迫中解放出来以及贫下中农在经历过特定的历史时期后,开始成为红色文化的主要传播群体。在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普及遭到了历史特性的抵御,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途径稀少,人们的文化程度较为低下,这就需要更为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来将红色文化传达给他们,宣传的效果主要依赖于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形象刻画、接近生活习性的语言以及较为直接的叙事方法等。然而,经过新时期的过渡,主流文化产生了审美差异,政治色彩的需求也逐渐浓厚,原来对文化功能的需求不断减少,导致新一时期的红色文化的发展速度日趋缓慢。
二、赣州打造旅游热点——红色文化的新尝试
在红色文化的鼎盛时期,赣州采茶戏迅速崛起,得到了时代性的发扬。这个年代的文化主流被红色文化所占据,而赣州红色文化的发展被具有赣州民间文化色彩的《风雨姐妹花》、《山歌情》等采茶戏作品所占据,这些代表性的采茶戏作品主要反映了赣州人民群众坚韧不懈、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极具地方色彩,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就好比江西人都听过《十送红军》一样,采茶戏被赣州人民广为传诵。
(一)红色文化之旅
新中国的发展方向被新一代的经济建设发展所引领,流行元素不断地渗透到了主流文化当中,由国外涌入的新鲜事物增加了人们对艺术文化审美的选择,逐渐加速的生活节奏也提升了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审美要求,经济利益的涌出开始驱使人们发掘更多隐藏的建设要素。红色文化的发扬与涌出的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冲突,这便给红色文化带来了从未出现过的巨大压力与考验。当今艺术文化的发展趋势逐渐需要迎合市场和经济利益的发展,否则这种文化形式便很难继续存活,文化艺术与经济利益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红色文化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产生了一种红色文化被经济利益所威胁的尴尬局面。因此,江西省在2001年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红色文化理念以解决这个尴尬的困境,即“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赣州市结合这一新理念,为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从实际行动出发充实了这个理念,建立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把赣州打造一个创新型的红色之都文化之旅,基地把历史艺术文化色彩与当地旅游资源巧妙结合在了一起,设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遗址、红军碑廊、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等极具红色文化色彩的旅景点。
(二)新形式的红色文化
赣州市为了继承和发扬精品的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了对红色文化文艺作品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组织大批的文艺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作品研究。除此之外,赣州市为了拓展红色文化作品的范畴,发掘出更多有时代性特点的作品,鼓励艺术人才敢于创作新的红色文化方面的作品,不拘泥于时代的局限性,以红色文化的基本特色为基础开展新的创作,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红色文化的再创作以及其再度流行。
在赣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以《红色戏剧》、《红色摇篮》、《浴血坚持》、《长征》等为代表的30多部电影纪录片以及影视剧作品拍摄完成;“苏区精神永放光芒”诗歌采风、“苏区印象”摄影大赛等活动也成功举办。这些作品及活动不仅在物质上推动了赣州市的红色文化体系的完善,也在精神上对人们的红色文化观念进行了洗礼,在很大程度上发扬了赣州的红色文化事业。
得益于红色文化体系的形成,赣州市成为了国家红色文化的主要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骨干以及国家领导干部在这里接受了民族感情培养、陶冶个人情操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瑞金干部学院作为赣州市的教育平台,通过不懈努力并结合其自身光芒把井冈山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以及中央党校等红色培训课程争取过来,形成了“共和国摇篮”核心景点,在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每年达到了二十多万人次的受教育量。为了储存更多的后备力量,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奠定更多的基础,赣州市致力于红色文化方面的人才发掘与教育,以青年人为核心组织了“五个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知识教育与文化传承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也紧密联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三、结束语
红色文化的发扬不仅在于其的文化层次以及科学力量是否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在于其是否能通过作品将爱国情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需要红色文化不断开拓新的文化传播思路。赣州市通过旅游的形式,采取了多种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将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植入到其中,创建了一条极具文化色彩的红色之旅,对当今红色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浅析红色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赋权效果——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J]. 吴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4)
[2]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综述及展望[J]. 欧阳秀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效果研究——产生机理、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J]. 唐培,张国超,唐明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04)
[4]常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J]. 王浩.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2)
作者简介:税敏(1995年9月—),女,汉族,云南省昭通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文学。
论文作者:税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红色论文; 文化论文; 赣州论文; 赣州市论文; 作品论文; 采茶戏论文; 新中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