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路元珍,都婧,柳尧花(通讯作者),王丽华,王玉萍,

路元珍 都婧 柳尧花(通讯作者) 王丽华 王玉萍 刘洪丹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南院门诊输液室 山东 烟台 264008)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前160例按照品管圈实施前和实施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患者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运用PDCA循环法,将原实验组患者作为整改后的对照组,再选出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优于对照组18.7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后患者对服务态度、输液等候时间、主动巡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A循环后患者对穿刺技术水平和输液室环境满意度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输液室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33-03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lication in clinic transfusion room LuYuanzhen, DouJing, LiuYaohu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Lihua, WangYuping, LiuHongdan Mailing Address: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e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of Yantaishan Hospital’s south branch. Zipe Code: 264008.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of QC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application of work methods and results. Methods Select since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in I hospital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infusion of patients 240 cases, Qian 160 cases according to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lementation’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 group, the 80 case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sed general nursing method, experiment group patients used products tube circle management method, compared two group patients in infusion bad reaction of occurred and on nurse work satisfaction degrees for analysis, on patients proposed of insufficient of at for has targeted of survey analysis, proposed improved measures, using PDCA cycle method, After rect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to elect 80 patients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6.25%,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8.7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95% job satisfaction of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7.5%.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ervice, the infusion time, active patrol,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tisfaction of health education;after the circle of the PDCA, patients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of piercing technology level and transfusion room environment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Ambulatory transfusion;Control circle activity;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主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4年8月起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成效显著,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都获得了很大提高,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患者,前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品管圈实施前和实施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门诊输液5天以上。其中对照组80例患者,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9.5±1.25)岁;实验组80例患者,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龄(50.3±1.7)岁。所选患者配合调查,思维清晰,能够进行口头和书面有效沟通。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80位输液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参与品管圈活动,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药房取药时由药房发放,输液结束后患者及家属填好,交输液室护士长。品管圈具体内容如下:

1.2.1组圈及选题 选定4名护理人员组成QCC,圈长1名,记录员1名,圈员2名,由护士长负责和监督本活动的开展。本活动主题为“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1.2.2现状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发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过低,依次体现在:工作主动性欠缺,患者等候时间过长,输液不良反应时常发生,服务态度欠佳等方面。

1.2.3 整改措施

1.2.3.1优化输液室环境:随时保持输液室干净整洁,注意开窗通风。窗台上摆放小型绿色盆景植物,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1.2.3.2优化接诊模式:实行护士首问负责制,热情迎接患者,规范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端正服务态度,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及操作流程,取得患者的信任感。

1.2.3.3优化排班模式:合理进行人员调配,在高峰时段保障人员到位,确保每位患者等候时间不超过20分钟。

1.2.3.4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及查对制度:遵照医嘱,严把药物剂量关,配药环节清晰可视,增加透明度,让患者及家属放心。进行各种注射及更换液体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好患者的姓名、性别及年龄,以防差错事故发生。

1.2.3.5不断提高各项穿刺技术水平:认真选择有把握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对于连续输液的患者注意血管的保护,穿刺时由远端至近端选择血管,同时建议其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多次穿刺对血管的损伤。拔针后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以防止局部静脉淤血的发生。

1.2.3.6注意药理学知识的学习:输液、注射过程中,向患者讲解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如静点头孢类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后勿饮酒,勿进食虾蟹等海鲜类食物;针对患者的疾病诊断进行相应的保健知识宣教,如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输液中穿刺侧肢体的放置、勿随意调节液体滴数等注意事项,

1.2.3.7树立“安全注射、无渗无忧”的服务理念:主动巡视,排查输液风险隐患,杜绝三级液体外渗事件的发生;对首次注射易致过敏药物的患者,安排在离治疗室较近的位置,不使用提示性的语言,询问有无不适,严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必要时迅速采取抢救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1.2.3.8注重亲情关怀: 视患者为亲人,对入厕、行动不便、发热、呕吐及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处理,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感。免费向患者提供一次性口杯及饮用水。

1.3 评价指标

1.3.1对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对比,比较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输液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标准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较各组患者的满意度。

1.3.3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运用PDCA循环法,将原实验组患者作为整改后的对照组,选出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的患者。阶梯式递进,以达到持续改进。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输液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讨论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性质互补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品质管理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方法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所发生的问题,有利于管理品质和护理质量[2]。我们将QCC的方法运用于门诊静脉输液,以改善服务态度,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避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输液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输液安全尤为重要。在输液过程中减少及避免发生表1所示的不良反应,可以消除患者一些负面情绪[3],使患者安心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后服务态度、静脉输液等候时间、主动巡视、健康教育与活动前比较(P值分别0.03、0.005、0.001、0.003)有统计学意义。揭示改善服务态度,人文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宣教,是提高满意度的必要条件;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患者高峰时段人力充足,减少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及时给与相应治疗,及早缓解患者痛苦是搞好医患关系的先决条件;主动巡视,及时观察,适时处理病情变化是保障护理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结果显示:穿刺技术水平、输液环境与活动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提高护士操作技术水平和改善周围环境。因为护士静脉穿刺能否做到熟练精准并减轻疼痛,是患者最在意的因素之一,因此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士优秀的内在素质[4],是提高满意度的关键;优化输液室安静整洁的环境,也是化解患者不良情绪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此,我们制定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采取措施如下:

注重输液技能提升。针对不同的静脉血管特点而采取不同的穿刺手法。如水肿患者,应沿其血管的解剖位置按摩下压片刻,将局部皮下组织液挤向两侧,充分暴露血管后即行穿刺;对末梢循环不良者,应行注射部位轻轻拍打、按摩或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老年人由于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表浅,且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弹性差,易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可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两端,再行局部穿刺;小儿虽然血管弹性好,不易滑动,但往往易哭闹,不配合,应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局部固定。对于肥胖儿童,由于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血管隐匿[5],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为此,我们引进了静脉显影仪,其可将信息经过光电转换和图像处理,最后将浅静脉清晰地显示出来,定位准确,引导作用明显[6],从而进一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避免患者遭受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长及部分血管条件不良的成人患者的高度认可。

改善输液环境氛围。在输液室大厅配备大屏幕电视机,让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消除不同患者的焦躁情绪及疾病所致的不适感。针对儿童特点,在墙壁上喷绘具有童趣的多彩图案,营造快乐氛围,解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深受患儿及家长的喜爱。在输液室醒目位置摆放阅览架,提供报刊杂志、留置针使用知识手册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手册等,以方便患者选择性取阅,并按阶段更新。

品管圈的实质是一种推行基层护理人员自主管理模式的工作小组[7],可以有效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及时纠正不足,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度和安全感,有效拉近护患距离,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消除患者身体不适引起的烦躁焦虑情绪,对促进疾病的康复输入了正能量。实行品管圈活动,预期效果显现,值得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真,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521-522.

[2]任松静,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室PDA正确使用率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402-404.

[3]田晖,风险性预防护理对输液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497-1499.

[4]张耀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当代医学2011.17(35):124-125.

[5]王贵梅.指甲压痕定位法在肥胖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121.

[6]石玉兢.LED静脉观察仪在四肢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7):3472-3473.

[7]黄利娥,应用PDCA循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2(4):606-607.

论文作者:路元珍,都婧,柳尧花(通讯作者),王丽华,王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路元珍,都婧,柳尧花(通讯作者),王丽华,王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