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l0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是电力工业的大动脉。但是,在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却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施工环境复杂等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解决,势必会给线路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如何保证施工的质量,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就成了1l0kV输电线路施工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质量控制
一、110kV输电线路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杆塔问题
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时常常是为了降低投资的成本而违规施工,偷工减料,在进行杆塔基础填埋的时候,没有使其牢固程度达到标准,导致深度不足,杆塔无法承受暴风,出现倒塌故障等。
2雷击问题
多数地区把并沟线夹当成线路的连接器,对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进行施工,甚至直接省去并沟线夹,这直接导致了配变毁坏、爆裂以及断线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架设在地势比较复杂的山区中的输电线路,由于其较容易遭受雷击,因此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性。
3短路问题
由于施工人员在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接线的时候,或者具体线路没有分清楚,或者没能仔细研究架空线路设置,直接导致了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相间短路,迅速的跳闸,情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线路烧火的现象。
二、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
2.1输电线路的勘测施工
勘测工作是输电线路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对于施工条件的准确认定和相关图纸的合理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勘测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勘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方便的前提下缩短路径长度、减少工程投资,虽然对于专业的测绘队伍而言,输电线路的勘测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1)虽然110kV输电线路的勘测工作对于线状测量精度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在进行转角、平距高差等数据的测量时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出现错记或漏记的现象。
(2)勘测工作要严格按照测绘的记录程序和操作程序进行,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复核制度测绘人员在掌握测绘知识的同时,也应掌握一定的地质、线路设计方面的知识,以便应对不同的勘测环境,提高勘测结果的质量。
(3)勘测人员应积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和技术交底,以便更好地了解设计意图,提高勘测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2.2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从展放方法来讲,分为拖地展放、张力展放。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此法不用专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放线需大量的人工在山区放线质量难保证。张力放线。即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它能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效率较高。但机械笨重和费用昂贵。对放线滑车轮径的选择,滑车的轮径偏大些较好一般以不小于10倍导线的直径,这样磨损系数小导线在该处所受的弯曲应力也较小。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横担产生位移,影响弛度观测。
2.3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
杆塔埋入地下的部分称为杆塔基础。下面结合具体的部位进行说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1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发生倾倒或变形。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中,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用保证施工图设计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来要求。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浇制基础,是输电线路上常用的基础。其中转角塔,由于上拔力较大,故宜选用钢筋混凝基础,这种基础抗上拔力大,比较稳固。岩石基础的施工,首先是要对塔位周围岩石进行调查研究,与设计查勘的情况是否有差异。如有很大差异应通知设计单位做出设计变更。其次是在岩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浆、浇制承台。岩石基础的开挖均应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锚筋安装尺寸位置应反复核对。正确无误固定后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养护。
2.3.2塔脚的优化。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在杆塔位于陡峭山顶控制铁塔的正侧面根开,减少施工基面挖方量。如果地形坡度较大,此时,塔的长短脚已用到最大高差就不能平衡地面高差,这样的情况一般的方法是采用长脚对应基础主柱升高的办法来平衡过多的高差,万一不能满足要求,可做特殊基础,或者对短脚所在基面适当挖方。
2.3.3环状排水沟。为防止上山坡侧汇水面的雨水、山洪及其他地表水对基面的冲刷影响,保证有通畅良好的基面排水时工程质量保证的一个关键。如果塔位有坡度,除塔位位于面包形山顶或山脊外,均需在塔位上坡侧距挖方坡顶水平距离≥3m处,依山势设置环状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山坡汇水面内的地表水,有利于基面挖方边坡及基础保护范围外临空面的土体稳定。
2.3.4基面处理。施工作业后要及时进行基面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基面土石方的开挖会使原稳定土体受到扰动,而且,挖方弃土堆积在基面边坡上会增加了边坡附加压力,在雨水侵蚀下,容易产生塌方和滑坡。
2.3.5排水沟护壁。为了避免排水直接冲刷塔位基面,工程竣工前排水沟都要求采取护壁措施,应根据路径塔位附近的地质情况区别对待,当土质含沙量较高、无粘性,或表层为强风化岩石时,需用预制素混凝土块或就地取材用片石浆砌进行护壁。当地质为硬塑及以上状态的粘性土、植被较好的塔位排水沟,可采用植被护壁。
2.3.6对少数风化和冲刷特别严重的塔位,整个基面表层全部作护面。护面宜在线路施工后期进行,以防止施工中塔材、零部件及机具等打、砸、压坏护面。有岩石剥落或风化物坍塌时,往往需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护面。在做护面前,基面表层的泥土、杂物须清除干净,护面应依基面排水坡度作为斜面,以利基面排水。
三、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注意事项
3.1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说底还是要加强人的管理,因此一定要加强各级人员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其技术业务水平,这是提高线路质量的关键。
3.2合格、适用的工器具是线路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
因此在施工前对可能使用到的机械、设备等的功能和完整性进行认真检查,以便做到万无一失。
3.3工程施工要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认真开展自检、初检、复检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坚决整改,争取做到零缺陷交付。
3.4工程施工结束后要认真做好线路上的接地线(临时接地线)等外挂物的清查工作,避免投运时线路发生接地等意外质量事故的发生。
3.5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前,要认真做好线路的防护工作,重点是防盗窃、防基础土层滑坡等。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0kV的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和科学合理的建设,可以满足工业生产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风险,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加以研究和解决,保障整个电力企业施工的质量,实现高压输电线路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斌.浅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2]皮昌林.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3]朱锡来.浅谈110kV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6).
论文作者:王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工作论文; 挖方论文; 岩石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