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欺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 362300)
【摘要】 目的:对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结论:该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46-0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血液透析越来越常见,已成为普通治疗方式的一种。随着血液透析病例的增加,医院感染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研究指出[1],针对性防控能降低透析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173例透析患者为例进行论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情况。第一阶段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共84例透析患者,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根据的第一阶段的监测结果,本着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第二阶段从2014年7月至2012年12月,共89例透析患者,监测医院感染情况。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规定[2],病种有糖尿病性肾病、梗阻性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不明原因肾衰竭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感染控制方法
根据第一阶段监测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来针对性地完善监控机制,比如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消毒知识更加的充实完善;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系统化教育,使其能有效规避危险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升医院感染的监测力度。重点是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加强透析室环境卫生管理,并注重具体管理措施的优化。
2.结果
2.1 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详情见表1。
表1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调查时机调查例数/例感染例数/例感染率/%
第一阶段842630.95
第二阶段891011.24
2.2感染部位分布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详情见表2。
表2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感染例数/例构成比/%
呼吸道 1952.78
血管通道 925.00
泌尿道 513.89
其他部位 3 8.33
3.讨论
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血液透析科应尽快建立一套系统的监测系统,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首先应建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然后确立监测的方法、目标、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步奏来促进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完善,综合运用随机监测、常规监测和针对性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找出引发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选择提供支撑,确保组织管理体制完善。
本次研究表明,只要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率完全可以得打控制,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防控措施主要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的培训或教育[3]。医院感染防控的第一步是医院的相关领导要认知到医院感染知识宣教的重要性,并把其镶嵌到医疗质量管理中,通过医院感染知识宣教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自觉遵守、维护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能有意识地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使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能得到有效及时地执行,使医护人员的行为符合监测制度、环境控制、卫生制度的要求,比如透析区的环境卫生质量达到III类环境。血液透析科通常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分区应合理划分,各个患者分区透析,做到医患道路分开,并明显标志,避免交叉感染。在透析区,应定期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并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清新,还应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治疗地面和台面[4]。为了确保透析效果,还应定期对透析、透析用水进行质量检验。在每次透析结束后,按规定分类包装处理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穿刺针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再生医疗器械计物品,如果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送洗衣房洗涤消毒之前先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应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说明有效的防控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说明呼吸道感染、血管通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形式,是监测的重点。总的来说,该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 何东平,徐晓耘.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安全及质量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27-5028.
[2] 陈秀强,韦曦,刘丽珍等.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550-551.
[3] Su Y, Norris JL, Zang C, et al. Incid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modial int,2013,17(4):532-541.
[4]刘卫平,杨旭,苏日娜等.非层流手术室剖宫产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063-5064.
论文作者:陈玉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医院论文; 感染率论文; 血液论文; 防控论文; 患者论文; 针对性论文; 措施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