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文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液体洗涤剂而言,配方组成中很大一部分是水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本身及其合成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或杂质都可能对酶的稳定性造成显著的影响。在液体状态下,酶又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稳定性本就不如固体状态。因此,需要研究各种表面活性剂在液体状态下对酶活力的影响。本文选用表面活性剂DehyDon Ls 45CC、表面活性剂PEG-600、表面活性剂Glucopon 650 EC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酶活稳定性
1 实验用品
材料:
液体碱性蛋白酶;凯松(LR-JX-515-6防腐防霉剂);硼酸;硼砂;甘油;酪蛋白;酒石酸钾钠;表面活性剂DehyDon Ls 45CC;表面活性剂PEG-600;表面活性剂Glucopon 650 EC。
试剂:
底物:称取酪氨酸 0.1000g将其放置在250mL烧杯中,称取时需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加入 30mL 0.02mol/L Tris 缓冲液,磁力搅拌溶解,用4mol/L盐酸调节 pH 值至8.5,后将溶液放置到100mL容量瓶中,用Tris溶液定容至刻度。现配现用,保存不超过24小时。
Tris缓冲液:精确称取Tris 12.114g(精确至 0.0001g)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 30mL 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用4mol/L HCl(aq)调节 pH=9.0,将溶液放置到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待用。保存最多不超过一个月。注意,用1.0mol/L Tris溶液进行其他溶液配制使用时,该溶液定容后Tris必被稀释至1:50。如,加1mLTris溶液配制 A溶液,定容至50mL,即Tris被稀释至0.02mol/L。
10%三氯乙酸溶液:取10g三氯乙酸,溶解并稀释到 100mL。
福林酚甲试剂A:取4g 碳酸钠与0.8g氢氧化钠,加50mL 蒸馏水,完全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福林酚甲试剂B:称取1g 硫酸铜与2g酒石酸钾钠,加50mL 蒸馏水,完全溶解后,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
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全波长扫描荧光酶酶标仪;pH 计;电子调温万用电炉,DK-98-II;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型;电子天平,PL303 型;电热鼓风恒温箱,DHG-9920A 型;离心机。
3 实验方法
3.1标准曲线绘制
底物酪蛋白(casein)在标准条件下经蛋白酶水解后变成氨基酸和低分子肽类,未分解的蛋白与三氯乙酸(TCA)结合产生沉淀,分解出的多肽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络合物,之后络合物将福林酚(folin)试剂还原产生蓝色,在一定量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即蛋白质含量越高,检测得到的吸光度值越大。
由将配置好的酪氨酸底物与蒸馏水按下表比例混合稀释:
表3.1 稀释倍数
取39个1.5ml离心管,分成三组平行实验,每组按表2.1加入13个样品。每个离心管中再加入配置好的福林酚甲试剂A 500微升与福林酚甲试剂B 10微升,静置十分钟后加入福林酚乙试剂50微升,混匀后放入37℃下水浴保温30min,然后将反应完成后的样品静置到室温后加到96孔板中,通过酶标仪测定650nm下的吸光度值,整理得到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211x+0.1317,R2=0.9937。
3.2 表面活性剂对洗涤剂中酶活稳定性的影响
3.2.1 表活的选择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规使用的洗涤浓度下,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但在高浓度时表现较为明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规使用的洗涤浓度下,对酶活力具有激活作用,但激活作用的强弱与洗涤浓度成反比。所以当前液体洗涤剂中使用的表活主要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选用DehyDon Ls 45CC、PEG-600和Glucopon 650 EC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实验中使用数字简称为45、600、650,研究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样品配方如表3.2所示:
表3.2 基本配方
分别配置9份样品,分为三组,每组分别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加入1%、2%、4%的表面活性剂45、600和650。配置完成后测定各样本吸光度值并记录,每个样本需要三组平行实验。
4 实验结果
表4.1 表面活性剂600样本吸光度值
表4.2 表面活性剂45样本吸光度值
表4.3 表面活性剂650样本吸光度值
将上述平行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得到表4.4:
表4.4 样本吸光度值对比
对于液体洗涤剂而言,配方组成中很大一部分是水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本身及其合成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或杂质都可能对酶的稳定性造成显著的影响。而在液体状态下,酶又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稳定性本就不如固体状态。因此,需要研究各种表面活性剂在液体状态下对酶活力的影响。
由上表4.1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45样本的吸光度值要明显大于表面活性剂650样本,而与表面活性剂600样本差别并不是很大,这说明45和600对酶活的保护作用相差不大,而这两者又明显优于650。观察浓度对吸光度值的影响时不难发现,在浓度1%到4%的范围内,三种样本的吸光度值都随着浓度的增加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与实验开始时的猜想并不符合,并没有出现表面活性剂到达一定浓度后会抑制酶活导致吸光度值下降的现象,猜想可能是因为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够高,4%的浓度尚未达到临界点,所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还可以更高一些,来保护酶的活性。
参考文献:
[1]孙国龙,陈丽,黄金,等.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西部皮革,2013(10):24-29.
[2]张红艳,张强,岳淑宁,等.表面活性剂对去血渍复合酶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化工,2009,38(1):52-53.
[3]杨庆利,杨秀全.表面活性剂对液体洗涤剂用蛋白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J].日用化学工业,2005,35(5):296-298.
[4]蒋惠亮,余晓斌,吕丽爽.洗涤剂用碱性纤维素酶应用性研究──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对酶的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6(5):1-4.
[5]冯秀杰,张辉.液体洗涤剂中环境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C]//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2008.
[6]卢泽,王晶,张剑.表面活性剂与酶作用的机理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3(4):25-30.
论文作者:严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表面活性剂论文; 光度论文; 浓度论文; 福林论文; 洗涤剂论文; 溶液论文; 稳定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