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漫红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丁滩小学 731515
【摘要】小学数学是抽象的自然科学,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高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增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分层次个性化教育、全方位教育,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59-0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学教育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
1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基础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国家要想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首先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唯有农村教育不断发展,方能实现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将教师能够科学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拓展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改革创新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同时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1.2有利于让农村地区的孩子“走”进名师课堂
李克强总理在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谈到:应当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师课堂。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如同一扇“窗户”,是打开农村孩子眼界、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相比较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而言,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将一些优质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思想和不一样的教育,不断拓展农村孩子知识面,让孩子们也能“走”进名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对策
2.1巧用信息技术,使课堂练习灵活多变
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抢答、填空、选择、游戏、实践等,同时可以丰富练习内容,给练习加入情景,使学生感觉到练习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练习中还可以设计评价,如得到的红花、星星、红旗等,这样来调动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练习时更细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课堂练习中,我常运用PPT,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设置一些九宫格的男女竞赛活动———每一个格子通过超链接设置相关习题,男女生分成竞赛的两组,依次选择格子,并对超链接的题目进行作答,答对得分,率先将答对的格子连成任意一条直线的一方获胜。既是习题,又是游戏,还是竞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将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夯实基础。
2.2巧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达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是今日教改的必然选择:之所以需要信息技术,是因为它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用信息技术完善传统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品质;还可以用信息技术,尝试创造新的课型,创造新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从而创造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限定的40分钟内,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一课,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永久记忆、思维发挥和发展。因此,我就设法用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动起来,进而掌握了1千米有多长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便于操作,学生乐于思考,效果良好。
2.3合理利用教具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还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要借助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把学生不喜欢的单调的数学知识,设计成学生容易理解、逐渐喜欢学习的有趣数学,发挥学具、教具等教学设备的辅助作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理、适度应用,教师不能自己图省事,不使用多媒体,仅仅靠口头解释,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如果出现形式上很热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思考不足,表面看学生齐声回答,实际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还不透彻,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最后得不偿失,甚至无法补救。
2.4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技能。课堂教师授课是传授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对课前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准备学习用具等提出具体的要求;授课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回答错误时,自己该怎么做;在听讲过程中,要学会认真记笔记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筱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央电化教育,2011.
[2]刘春燕.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张殿魁.漫谈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技向导,2011.
论文作者:汪漫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农村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