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探讨论文_杨卫国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探讨论文_杨卫国

北京市昌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运输业也迎来跨越式发展。我国的桥梁工程行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更高的强度、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桥梁的建设之中了。本文主要对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稳定性;应用

前言

桥梁工程施工是公共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凝土是桥梁建设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可避免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路面开裂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1.影响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相关因素

为了保持桥梁耐久性方面良好的实际效果,则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1.1部分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的开展,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否良好,体现着桥梁耐久性设计水平。实践中由于某些设计人员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专业能力不足,且责任意识有待强化,从而影响了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会降低其设计水平。

1.2 设计方法运用不够科学,环境要素考虑不充分

某些桥梁设计人员在实施其耐久性设计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桥梁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状况等缺乏有效分析,致使桥梁耐久性设计方法运用不够科学,难以达到科学设计方面的要求,影响了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同时,由于一些桥梁设计人员在耐久性设计中对桥梁所在区域的环境要素考虑不充分,导致相应的设计工作缺乏针对性,也会对桥梁耐久性设计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3 设计过程缺乏科学控制,创新设计不足

在对桥梁进行耐久性设计时,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及人员对其设计过程缺乏科学控制,会使桥梁耐久性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间接地降低了其设计水平,影响着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效果。

2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其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2.1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高性能混凝土在组分与性能上都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与普通混凝土相较,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需要采用强制搅拌机进行,在拌制的时候要将水、石、砂的用量控制好,在适当的时候可加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旨在让拌合物出机的时候,能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及均匀性。同时,在完成搅拌之后,送至浇筑地的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需采用搅拌车进行运输,并且要将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考虑好。此外,在应用泵送施工的时候,要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掺入到高性能混凝土之中,并对砂率进行调整,进而使泵送性能得以提升,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离析或泌水的现象。泵送混凝土的时候,要将运输过程中拌合物的搅拌入泵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并控制拌筒的转速在1~3转/分钟。

②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要采用分层浇筑振捣的方式,分层的厚度不可超过0.8米,为了确保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不会产生气泡或是浮浆,需使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或是采用附壁式与插入式振荡器一同振捣的方式,在振捣的时候实行快插慢拔。

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小,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考虑到泌水少或是不泌水的特点,为了防止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进行及时的湿养护与必要的保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要素

3.1 注重良好设计理念

科学运用为了使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确保其耐久性设计有效性,则需要注重良好设计理念的科学运用。具体表现为:(1)充分考虑创新理念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的运用,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为桥梁耐久性创新设计提供支持,从而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保持桥梁应用过程中良好的耐久性状况;(2)设计人员应重视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并通过对创新理念的科学运用,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提高其设计效率与质量,为现代桥梁的应用水平提升打下基础。

3.2坍落度

检测和易性时,要严格把控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集中表现在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方面。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过程中,合理设计混凝土坍落度十分关键,坍落度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流态的强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坍落度通常在20cm~24cm这一区间内。此外,出机浇灌期间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规定坍落度损失必须在2cm之内。也就是在出机后其扩展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而保证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

3.3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工程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其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配合比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工程建设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首先需结合工程实际科学应用引气剂。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为有效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需结合工程实际适当加入引气剂,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严格控制引气剂的使用量。

4.加强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相关措施探讨

4.1 合理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强防水层设计

通过对桥梁耐久性要求的考虑,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应合理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并加强防水层设计,促使桥梁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具体表现为:

(1)桥梁耐久性设计中为了减少钢筋表面所受的侵蚀影响,则需要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其厚度设置过程加以控制,丰富桥梁耐久性设计内容;

(2)若桥梁结构应用中出现了伸缩缝病害,且桥面铺装被破坏,则会对其结构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影响着桥梁的耐久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在桥梁耐久性设计中加强防水层设计,且在易发生病害的位置设置抗渗、抗剪与抗拉效果显著的防水层,并通过读伸缩缝处的排水设计及排水管的科学使用等,完成桥梁方面的防水层设计工作,促使其耐久性设计更加科学,为桥梁使用寿命延长提供有效保障。

4.2 实践中的其他设计措施

在实施桥梁耐久性设计计划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其结构方面的耐久性要求,提高相应的设计工作效率,也需要注重这些设计措施的配合使用:

(1)通过对车辆超载、耐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等问题的综合考虑,针对性地开展桥梁结构方面的冗余设计工作,适当放大设计标准,减少设计中的限制,为桥梁耐久性效果的增强提供支持;

(2)设计人员在开展桥梁耐久性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的配合作用下,对桥梁的主梁结构、桥面铺装结构及支座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加以思考,实施相应的设计计划,促使桥梁耐久性设计目标得以实现,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为现代桥梁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高性能混凝土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强度高、耐久性高等特性,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较大程度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因此,相关企业为了保证其得以合理运用,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并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好,对施工方案展开不断地探索与改进,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桥梁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我国交通安全的全面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旭东.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145-145.

[2]戎晨.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3(1):184-185.

论文作者:杨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探讨论文_杨卫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