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派述评与管理定义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学派论文,定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人与人之间活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管理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了。著名的已故美国管理学者孔茨1980年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认为,管理理论当时至少已有11个学派。就象寓言“盲人摸象”所述一样,各学派对管理的看法各自均有大量的研究报告所支持,可结论却有很大的差异,甚至还有认为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门科学的看法。
这种现象促使人重新回顾管理思想和主要学说发展的主要历程,分析比较各主要学派理论的要点,探索他们观点对立的地方和对立的原因,通过逻辑的推理,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找出一种大统一的理论基础,从而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是和人类最初的组织形式一起诞生的。然而,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理论,则公认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为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泰罗于1880年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开始了对工人的时间、动作研究和金属切削研究,1889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搬运生铁试验、铁铲试验和金属切削试验。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长期的企业基层管理实践,泰罗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称之为“泰罗制”。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认为一切管理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采取科学的方法,经过调查和试验,实行各方面的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等,代替仅凭个人经验的传统管理。它的主要内容有:实行操作方法的标准化、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实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将计划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别交由不同的人担任,并建立管理职能机构,作为参谋助手协助企业高层进行管理,以及将日常事务交由下级去处理;有刺激的计件工资制度;呼吁劳资双方的合作精神等。
自泰罗开创对管理的研究之后,管理问题被日益重视起来。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5项职能和14项基本原则, 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组织”。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效率。
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注重操作方法、各种标准、职责分工和各种制度、计划、组织结构、计酬方法等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因素对效率的影响,把工人看成是机器的延伸物和只有金钱一种需求的“经济人”。他们的学说形成了管理理论的第一阶段并被概括为“古典的管理理论”。也许是由于他们采用了当时已发展得十分完善的力学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外力是使物移动的唯一原因;从实践出发,动用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来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理论体系,因而他们的理论又被称之为科学管理学派,以别在他们之前的各种管理经验和不系统的管理思想。
然而,正是这种视人为物的外因论的研究方法,导致了这一学派的根本缺陷——忽视人的思想感情、各种需要、各种心理因素等内在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能正确解释在技术、操作方法、付酬制度、组织结构等外在条件均为一定时生产效率何以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因而泰罗等人只能无力的呼唤通过劳资双方的“思想大革命”来加强双方的合作精神以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虽然承认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但却不能认识到只有关心工人、尊重工人,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要和心理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泰罗追随者之中的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和莉莲·吉尔布思夫妇支持并发展了他的思想,强调“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首先必须看到工人,并且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认为“引起工人极大不满的原因不是工作的单调乏味,而是主管部门缺乏对工人的关心”。他们提出这种内因论的观点不是偶然的,因为莉莲是最早的工业心理学家之一。最早注意到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影响的是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雨果·芒斯特伯格,其代表作是1912年出版的《心理学和工业效率》;稍后,莉莲·吉尔布雷思在1914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仅从这两本书的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心理因素对管理和工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对古典管理理论所持的外因论观点有了重大的突破。
最早通过实验来证实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影响的是埃尔顿·梅奥及其助手罗特利斯伯格。1924年~1927年,他们通过在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照明和其它生产条件对工人及其生产效率的影响”的试验,意外地发现了士气、试验小组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工人被重视的程度等心理和人际关系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原定的试验计划虽然没有取得结果,但新的发现却揭示了不仅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且群体心理和人际关系都对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工人除了金钱收入的追求外,还有友情、受重视、归属感等方面的追求,也就是说,工人是“社会人”——这比古典管理理论认为工人是“经济人”的观点无疑是大大进了一步。
由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的广泛影响,虽然梅奥对古典管理理论外因观点突破比雨果和莉莲晚了10来年,人们仍往往把梅奥作为科学学派的开创者。自此以后,管理理论的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研究人的行为和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各种学说大量涌现。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4个方面:1.关于人性的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对不同的人性怎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有影响的是麦格雷戈1957年提出的X理论、 Y理论以及其他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几种假设。他们认为, 在不同的人性假设下,有不同的管理方式。2.激励理论。这种理论主要研究怎样从人的各种需要和动机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3.群体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群体的思想和心理因素,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进一步影响到效率的提高。4.领导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领导方式对效率的影响。从被管理者的内在思想、感情因素出发去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是这些学说的共同特点。由于这些学说明显地弥补了古典管理学派的缺陷,因而在管理理论上构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应当强调的是,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并不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在管理活动中,前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效率的高低都是在起作用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各种因素的作用大小、主次地位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这两种理论是应该综合运用、不可偏废的。例如,战后日本许多公司既严格管理,又充分关心人、尊重人的成功做法就是支持上述观点的有力证明。
继行为科学家们在管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许多社会学家、系统科学家、数学家甚至兴趣广泛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都纷纷著书立说,转向对管理的研究。运筹学、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的应用,更进一步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其中那些以将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自然科学理论应用到管理领域里为特征的学说形成了所谓的“管理科学学派”。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大大促进了管理问题定量分析的程度,促进了数学、计算机技术管理的结合,使对管理问题的研究摆脱了完全依靠定性阐述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研究水平。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使以往手工计算不可能处理的各种计划优化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并在加强沟通和控制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管理科学学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管理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各种因素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心理因素的难以度量性,使它的应用在许多具体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因难。例如:风险的估计能计算得象物理参数一样精确吗?管理体制怎样用数学模型全面表达?人的特点选用怎样的参数才能充分表达?等等,一道又一道数不清的难题以及管理问题随着生产社会化而不断复杂化的趋势,使这个学派也带上了局限性。
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是与企业管理有关的问题,但由于管理的普遍性,它的边缘越来越渗透到其它领域中去了,出现了许多分支。如行政管理学,工业经济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军事管理学,商业管理学,领导科学,等等。而且这种一级分支又在分化出二级分支,如高校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外向型经济管理,中小企业计划管理,等等,不可胜数。尤其在我国,自改革开放强调管理以来,应用型的一、二级分支的发展非常迅速,管理理论领域里出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景象。
这种管理学派林立的现象使人不得不重新追根溯源地思考管理的定义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就象当年微积分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其基础“极限的定义”,尚未有人正确地概括,因而被许多数学家嘲笑为“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泥足巨人”一样,管理若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人们必然会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进行研究;各自研究的对象、方法、出发点不同,自然就会众说纷纭、学派林立了。
仔细剖析各派的学说,我们可以发现下述的共同之点:1.各学派认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2.研究对象一般是人——物系统。作为特例可以不含物(如管理心理学)也可以不含人(如目标规划中的运输问题)。3.被管理的对象在各方面(如行为、组织结构、放置方式、活动的先后顺序、工作方式、计算方法等)的状态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然而实际工作中只能择其一而执行之。不同的选择根据,就构成不同的理论派别。4.都是在环境和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来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让我们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考虑管理的定义问题。
我们首先应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管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分工有各种分法,管理活动必是各种可能的分法中选择一种开始的。通过合理的分工及分工后的协调,约束分工后各局部活动的任意性,使之服从于整体的需要,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所以许多权威的管理学者(包括孔茨)认为,协调是管理的本质。然而,分工和协调还仅仅只是管理活动的一小部分内容。我们把这第一类问题称之为多人多种可能行为方式的合理选择及执行问题,简称多人问题。我们应考虑的第二类基本问题是:在由一个人承担的活动或分工后由一个人承担的活动中有无管理问题?例如:家庭中烧水、泡茶、洗菜、炒菜、煮饭可由一人完成,如果安排得当,可缩短全部活动完成的时间——这是通过合理计划提高效率的问题。这第二类问题可以概括为单人多个活动。多种进行可能的合理选择及执行问题,简称为单人问题。多人问题和单人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必须考虑群体行为的个体行为的差异以及组织的功能等。第三类基本问题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合理安排物质资源的问题。例如:一个工厂厂区,如果仓库位置安排合理,就能减少厂内运输的总距离。第三类问题又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物质资源多种可能使用方法的合理选择并执行问题。由于这类问题中不含人的因素,所以又称无人问题。
显然,在多人问题和单人问题中,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因素的引入而构成与无人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的共同重大差别,于是,第一,二类问题又可简称为有人问题。
在有人问题和无人问题中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活动,实质上也可以被理解为在被管理对象的多种可能状态中选择一种并执行的活动过程。
第一类问题又可以分为多人大系统问题和多人小系统问题。大系统问题的特征是可以忽略单个元素或众多个小系统中单个小系统的作用,因而只需研究单个元素的共性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许多政策研究即属于大系统问题。例如,在福利政策的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类有共同特点的人,而不是其中单个人的人。小系统问题的特征是不能忽略单个元素的作用,因而必须研究单个元素的个性以及各个元素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例如,在一个工厂中从数个厂长候选人中正确择一的问题,寡头竞争中的定价策略问题,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职责的合理确定问题等等。许多多人大系统问题常常依其所研究的系统而形成新的管理类学科,如工业经济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等。无人问题中“一定的技术等外部环境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否则,此类管理问题将与技术改进问题相混淆。进而言之,有人问题也是在一定的技术等外部条件下发生的,条件变了,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就可能随之变化。例如,在手工作坊技术条件下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在现代流水线技术条件下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十分不同。
从所抽象出来的上述三类问题和各主要管理学派共同点中可以进一步概括出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为了提高人——物系统的效率,从子系统(或元素)各种可能状态中选择一种并实行的活动过程。按此定义:
1.在多人问题中,“管理”可以被理解成围绕着提高效率的目标,从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一个方式并实行的活动过程。这样,法约尔的管理职能说、行为科学的各种激励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德鲁克的案例研究方法、伯法的数学和计算机方法等各种学派的观点,都可以理解成为这种选择的依据。
2.在单人问题中,虽没有组织、指挥、协调等依赖于多人而存在的问题,但仍有计划、控制以及个人激励等问题,因此管理仍可以被理解成从各种可能的活动方式中择其中之一并执行之。例如,在可由一个人完成的烧水、泡茶、洗菜、炒菜、煮饭活动中这5 项元素谁先谁后有多种组合可能,“管”就是要将这种有多个“自由度”的“刚体”(取元素不能再分解之意)“约束”成只有一个“自由度”的“机构”并实现之。这里“刚体”、“约束”、“机构”各术语均取自理论力学和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尺寸、材料、结构等)下,通过合理地选择各种约束,使得处于自由刚体状态的各种构件组合成有效的机构,来实现所需要的运动和具有一定的机械效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上述管理定义来建构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则与机械学是相通的。
3.在无人问题中,管理可以被理解成从物资各种可能的安排、运用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去执行。
4.在有人问题中。由于人的思想、心理参数的引入,而这种参数将影响从可能状态中选择的结果,因此,行为科学学派的各种学说在管理学的有人问题中占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自动生产线这个人——物系统中,如果不考虑人的心理参数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即认为人的积极性是恒定的、不会计较工作环境的噪声、光线、单调性等等,也没有希望相互交往和受重视的心理需求,则在设计生产线、制定有关环境制度、操作规程时,自然可以把人视为机器人从而选择人——物系统的合理组合状态为传送带的方式,人只是坐在传送带旁边完成规定动作的机械手;但若考虑到人具有希望交往、工作多样性、环境优美等等的心理因素,这种传送带的方式将被摈弃,而选择“人流物不流”的方式。
5.作为人——物系统的特例,“人”可以是零、“物”也可以是零,但“一定的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前提则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提高效率也可用改进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办法去实现。当然,这里“环境”的概念是广义的,法律、政策、自然条件、别的系统与本系统的关系等都在其列。“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个条件也是不可缺少的,舍此各元素和子系统就可各行其是、任意组合,而无需加以管理;当然,“效率”应加以广义的理解,如质量、利润等都应包括在其中。
6.第一类多人多种可能行动方式合理选择的问题,应当从广义上加以理解:“多人”,可以看成由单个人所组成,如在企业内各岗位的设置及职责和相互工作关系的问题中;也可以看成由各类人和物的子系统组成(物实际上是附属于人的),如由各类工人和设备组成的工业子系统,农民、土地组成的农业子系统,供销人员和商店组成的商业子系统……。“行动方式”也应加以广义的理解,如分工方式、协调方式、经营战略、组织结构、决策方案等等。“分工”也应加以广义的理解:其原意是指各人之间职责范围的确定,这里将其意扩展成各含人子系统功能、内容和相互关系的确定。例如,工业、农业、商业各子系统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合理选择,就属于多人问题的范畴,成为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并具体由国民经济管理学研究。
人是有思想感情和各种需要、动机的,我们可以将这些特点归纳为心里参数去表达。在有人问题中,心理参数将给多种可能性的合理选择带来很大影响。以泰罗、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派的片面性则在于不考虑这种影响来进行选择;而以梅奥等人为代表的行为学派的片面性则在于忽视非心理参数(如组织结构、计划方法、规章制度等)的影响,而不论问题的具体情况,都将心里参数的作用放在首位。决策学派则过分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忽视了管理工作要比决策工作多得多的事实”。以后,随着系统理论、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案例研究方法等的引入所出现的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在系统地、权变地研究管理问题方面,较之过去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并未形成象物理学那样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但愿本文的管理定义能抛砖引玉引出更好的管理定义,给庞大的管理理论体系大厦以一块坚实的基石。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改变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活动中有无管理问题?
就一般而言,改变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活动也有选择什么方式最为有效的问题,选定后也有执行问题。由于这种活动总是由一个人——物系统所属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故总可以纳入有人问题、无人问题的范围而不单独成为一类基本问题。例如,公共关系部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为企业带来种种好处,这种改进外界与企业关系的活动就是改变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这种活动自然有合理计划等管理问题。可见,在改变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活动中,也存在着管理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说,在一个人——物系统中,如果把效率视为因变量,则各管理要素可视为自变量,环境和技术等可视为一组约束条件,函数的法则就是所选择的系统状态。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实行所选择的系统状态(方案)的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非管理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法律、教育、文化、军事等各种活动;管理活动分解到最后,总是由这些非管理的活动组成。例如,外协加工点确定之后的运输过程,就是由开车、汽车维修保养、贷物装卸等技术工作所组成的。既使在系统内的状态选择过程中,除了要用到各管理学派的理论之外,还要用到其它多方面的知识为选择提供依据。
通过这样的管理定义,各学派的理论将从各自的角度相互补充,形成管理科学理论体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只认为自己的理论正确。既使是目前被视为走出“丛林”的代表性理论——系统论,在应用上同样有其很大的局限性。例如,珠江三角洲的中小型乡镇企业,往往做重大投资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全面,如果按系统论证的做法,全面收集有关信息(且不论我国收集信息的困难和信息的可靠性)后请专家的参谋咨询再做决策的话,无疑会丧失许多时间,因此,他们甚至仅仅依据一个信息:“附近一个同类厂家销售和利润猛增”就做出了重大的投资决策,而且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少。由此可见,与全面系统论证相对立的这种重点分析的方法也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在众多的管理理论中。只有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精神的权变理论才是颠扑不破的。“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应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然而,权变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理论,倒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因为理论总要阐述各种现象的原因和规律性,当分门别类的对种种情况下的管理方式进行完善的论述后,岂不是认为自己是一种最好的理论而与“权变”的本意相违了吗?况且,这“种种情况”又是如何的千变万化、难以穷尽;另外,对各种学派在该种情况下已进行过的成功的研究,又必须加以采纳,这样,权变理论学派将是一个包容各种学派、在各学派产生矛盾的地方充当调解人的角色,而并不会有多少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这样的一个角色很难说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学派。但是,权变的方法确是一种有突破性的方法,孔茨称赞其为“使管理科学家为之倾倒的一种管理思想和实务”。
孔茨认为,“理论的任务是把重要的知识联结在一起,使它有一个体系。”鉴于管理理论近一个世纪的充分发展,现在是总结奠定大厦基础的时候了。只有采取自然科学那种从实验事实和现象出发,严格下定义,严密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才能奠定管理科学大厦的基石,最终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