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_产业集群论文

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_产业集群论文

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论文,民营企业论文,产业集群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理论,指出“所谓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它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协作、交易成本低、信息充分、国际营销网络及知名度等优势,特别是可以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实现长期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产业群的核心能力由外部协调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和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构成。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需要得到区域协调;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四个要素。产业地理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生命周期,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延缓了产业衰退期的到来。产业集群有可能使产业后起的区域超越原先在该产业上有优势的区域,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2.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

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第三,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

从整体来看,我国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够。如何把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区域政策的制定,特别是解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与国际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受到关注。

二、制约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产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湖南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大批民营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模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对外贸易特别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28.6亿美元,增长62.1%,比全省的平均增幅高34.1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到2008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了41.2亿美元,比2007年又增长44.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0%。在出口额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以及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并不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集群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集群的创新体系与单个企业组织的创新体系是有差别的,它必须将集群内的所有创新资源集中调配,最终产生1+1>2的效果。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但目前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集群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差距。在技术创新体系方面,不仅是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合作,还要联合相关的科研院所,共同构建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这种体系能够使技术在集群内的企业组织间扩散流动,但又不在集群外溢出、外泄。而事实上,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能形成这种体系,所以,整体创新实力并不强。

集群的制度创新体系则可以尽可能地降低集群内的制度成本,促进集群内各种组织之间的合作,减少冲突,统一协调。目前,湖南的制度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集群内的各种组织参与较少。如政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或发布某项政策来指导集群的发展。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但集群制度创新体系的主角应是集群内的所有组织。

(二)集群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

尽管湖南最近几年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但整体而言,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表现在产业类型雷同、产业结构类似、过于倚重低成本劳动力、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一部分集群的竞争力地域性很强,走向全国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还有一部分集群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并不一定是自身竞争力非常强,这里面有市场的原因。如果市场开始萎缩,或者竞争加剧,那么问题就会暴露。

(三)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造成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是集群企业的低进入壁垒。民营企业群的产品档次一般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因此,企业进入障碍低,过多的竞争对手挤在狭小的市场空间,竞争问题严重。第二,大部分民营企业群属于单一部类产品生产群,产品同质性较高。第三,部分业主经营行为短期化,竞争手段低劣。民营企业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降低品质等低劣的竞争手段。在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的思想支配下,部分业主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以次充好,进行压价竞争,最终导致低质产品驱逐高品质产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的出现,损害了整个产业群乃至地区的形象,严重影响了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产业链的发展有待完善

目前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仍以横向联系为主,集群大多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联系的较多,而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较少。而随着中小企业群的产能和规模的扩大,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急需突破。由于湖南的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使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以产业集群化提升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湖南民营企业集群现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集群内民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快政府制度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是保持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政府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湖南省政府为了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分别颁布了2007年1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以及于2007年3月出台的《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十一五”规划》,这两个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全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技术创新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目前,在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企业创新动能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必须积极介入扶持集群技术创新,形成一种政策调控、间接干预和优质服务体系,通过自身制度创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首先可以使集群内务企业可以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三,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拓展市场、促进技术进步、防范与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服务。如参与制定和实施产业经济技术政策、实施行业创名牌战略,成立行业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代表和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代表,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等等。目前,国家商务部已把行业协会和商会确定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具体组织单位。

(三)培育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能力

集群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各种关键性资源实际上都是稀缺的。稀缺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以及人力资源,在集群同质化的今天,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显得异常激烈。提升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加强对获取稀缺资源能力的培育。每一种稀缺资源的获取方式是不一样的,如对某紧缺原材料的获取和对高级人才的获取显然是不同的。具体而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根据集群目前的特点,选择集群急需的核心资源。例如,有的集群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强,那么就应该注重对研发人才资源的获取;有的集群是市场驱动型,则应注重对市场一线信息的获取等。

(四)坚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

在竞争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根据产业转移趋势和自身特点,积极整合资源和组织架构,抢占产业链上游位置;同时“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引进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参与国际大企业定牌加工配套。例如,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建设制造业生产基地。重点以工业园为主体,产业链配套招商,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湖南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对中小型企业在提供政策等服务的同时,应更多地提供配套市场信息,帮助其抓住参与合作的机遇,发展配套产品,参与产业专业化分工。

标签:;  ;  ;  ;  ;  

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_产业集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