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四纪念活动的内容分析及价值思考
常新语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要: 五四运动爆发后,国共两党一直在纪念活动方面展开了宣传上的较量。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两党在五四纪念活动的内容、纪念方式的对比来看,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更具影响力,赢得了广大青年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路径更加广泛,影响范围也更大,更加符合广大青年的需要,共产党借助良好的宣传手段,在纪念五四运动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宣传教育
五四纪念活动可以追溯到1920年,当时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便要求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五四运动所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创了五四纪念活动的先河。1939年可以看作是五四纪念活动的新历史起点,在抗日战争进行的关键阶段,对于五四运动的纪念,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重要关注点,从那时起,国共两党便在纪念五四运动方面展开了宣传上的较量,中共在那一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五四纪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方式及内容方面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五四纪念活动的主导,同时五四纪念活动也成为国家对广大青年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从1939年到1959年,是五四纪念活动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四纪念活动的内容对比
新中国成立前,五四纪念活动的组织者主要由两方构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以纪念五四运动爆发20周年为分界点,二者关于五四运动的宣传立场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宣传特点,也在广大人民中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五四纪念活动的主导力量,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加了更多新的特色活动,在纪念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五四纪念活动被国民党刻意地忽略了,从1934年到1938年这4年间,国民党的主要报刊如《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等几乎没有出现一篇关于五四纪念的文章,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处于寒潮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爆发20周年之际,国民党通过多种方式重新开启了对于五四运动的纪念,例如通过发电报的方式慰问抗日前线的官兵将士,召集大会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五四爱国精神,鼓励广大青年坚持同敌人进行斗争等,都是其纪念五四运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国民党在这一时期重启五四纪念活动,表现了国民党想要稳定国家社会秩序,加强同侵略者的斗争意识,迎合抗日战争的需要,展现出了国民党抗战的决心。可以说这一时期国民党所开展的五四纪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国民党表面上奉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实际上仍然对共产党有防范措施,通过“防共”“限共”等办法来对国共两党的关系进行破坏;同时,国民党借助于英美等国家的势力来进行国内斗争,以用来争取政治上的更有利的统治地位。可以看出,国民党在这一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主要是密切联系它所颁布的政策纲领,突出强调蒋介石及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重要性为主要目的的。
(二)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五四纪念活动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39年4月5日,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青委”)在关于大后方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各青年团体“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依据当地的可能,配合抗战团体劳动群众团体组织各种劳动服务与社会服务等等”[1]。在那之后,中央青委又通过组织劳动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教育锻炼广大青年,培养他们的品性与人格。1947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8周年的活动中,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所开始的新的文化事业,‘它为现在的革命战争与将来的革命建设而服务’。”[2]表明了五四运动与文化建设的密切联系。可以看出,通过对于五四运动的纪念,让广大青年得到宣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教育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相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五四纪念活动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内容的叙述,可以通过1939年5月1日毛泽东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所作的文章《五四运动》来进行理解,毛泽东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3]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五四运动的纪念,展现了更多的社会主义的特征,体现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任务,既很好地弘扬了五四爱国精神,又丰富了五四纪念活动的精神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四纪念活动影响力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共在五四纪念活动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稳固,最后掌握着对于五四纪念活动的话语权。
在中共的五四运动宣传中,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是《人民日报》。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活动中,《人民日报》社论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即要求广大青年继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反对西方势力的侵略,保卫社会主义果实,反对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国家内政以及严惩国家分裂。可以看出五四运动40周年时的纪念活动,结合国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来进行,宣传正确的理论思想,有着正确的指导意义。《人民日报》有良好稳定的宣传途径,对于五四运动宣传工作来说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中国成立后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五四运动的纪念力度加强,同时宣传的内容也较之前有所变化。1959年4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共青团《关于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请示报告》中指出:“各地应通过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号召他们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4]可以看出,对于革命教育的继承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国各族青年必须发扬‘五四’先辈的反帝爱国精神,努力巩固党的领导和国内各族人民的团结,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突击作用和先锋作用,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1]发扬反帝爱国精神,是这一时期五四纪念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特点。1959年五四运动40周年纪念活动是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举行的,纪念活动重在强调更多的青年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青年知识分子要更多地与中国工人农民相结合。强调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第三个主要特点。
从国共两党五四纪念方式的对比来说,共产党的宣传路径更加广泛,影响范围也更大,获得的支持更多,更加符合广大青年的需要,共产党借助良好的宣传手段,在纪念五四运动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宣传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样都是纪念五四运动,同样都是以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同样都是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国共两党开展的五四纪念活动,扩大了五四爱国思想的影响力,使五四爱国思想影响了许多的青年学生,这些青年又在五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改变着中国的发展。在五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民族意识。很明显,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更具影响力,赢得了广大青年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五四纪念活动的方式途径对比
数据世系的单个处理步骤Pri(1≤i≤n)包含输入Ini、操作opi、转换逻辑fi和输出Outi 4方面内容,即
(一)国民党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方式
国民党在纪念五四运动中运用组织群众与文本纪念这两种方式,展现了国民党宣传的一些特点,即想方设法地维护自身统治,将纪念活动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性特征。
员工适应性(employee adaptiveness)反映了员工在与顾客互动过程中,根据情境特点和对顾客不同需求的理解,灵活调整自身行为[29]。营销学对适应性的探讨最早集中于销售群体,指销售人员根据情境需要调整销售方式[30]以提高销售绩效。随后由于服务与销售的兼容性[31],该项研究也扩展到服务领域[32]。适应性的一种极端情况是员工对所有顾客都展现同样的行为,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员工对每一位顾客都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行为模式。
在文本宣传中,国民党主要是通过告青年书、宣传手册等方式来进行宣传,这种宣传的目的是利用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来造势,博取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发动了内战。在南京纪念五四运动28周年的纪念会上,学生喊出了“纪念五四、反对内战”“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政府非法逮捕人民”等口号以表达不满,同时通过散发宣传手册等展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在国民党成立社团进行宣传的过程中,组织动员群众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来发挥作用。三青团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将五月的第一周定为青年运动周,作为对五四运动的纪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三青团的宣传内容则有失偏颇,该组织认为三民主义与五四运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是国民党通过三青团进行五四宣传的一个特点。在纪念五四运动25周年的活动中,为了区分共产党的五四青年节,三青团将原来的五四纪念转为了“三·二九”青年节纪念活动。与此同时,宣传纪念的内容也有所改变,纪念活动的主题从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转向了引导青年安于现状。这一斗争策略,使得广大青年学生感到不满,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
(二)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的主要方式
比起国民党粗枝大叶的宣传方式,共产党的宣传方式除运用组织群众与文本纪念外,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体现出中共对五四运动宣传的重视。在文本纪念方式中,纪念专号的提出显示出中共对于五四运动的重视程度。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中央青委就曾在给北方局的指示中提出“各团体刊物出专号”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团中央在纪念五四的通知中就曾提出来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方法:五四运动的纪念日应尽可能地召开青年群众大会,举行庆祝游行,并可举行座谈会、讲演、展览会或联欢会等方式来进行五四纪念。
我国刑法中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做了一定处罚规定。例如,刑法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外还有第252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第263条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等。刑法对于具体人格权的保护主要是严重侵犯人格权的情形,不具有普遍性,而且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从刑法的角度侵犯的客体并不十分重要。
国共两党均意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尽可能地在更大范围上影响广大青年,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而在国共两党开展的五四纪念活动中,纪念方式多种多样。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五四运动宣传中,组织动员群众与文本纪念是最为广泛的宣传方式。
通过两个算例的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负荷频率协调控制和滑模负荷频率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频率质量和系统鲁棒性。
在这项建筑施工环节,要摒弃原有的传统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能。比如,我们在施工环节用到的脚手架容易掉落的严重问题,如果出现这种严重情况会造成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因此我们在进行预制装配式的项目施工环节,允许使用功能多样化的防护装置来代替脚手架,比如自动升价平台。这种新型的防护装置操作起来方面快捷,加大了施工进程,提升了现场的安全性能。这项技术因此也受到众多建筑行业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施工现场。
三、关于五四纪念活动的价值思考
每一次纪念活动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20年时间里,五四纪念活动体现出了纪念方式的多样性、纪念意义的时代性、纪念活动的周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五四纪念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通过五四纪念宣传教育了广大青年
举行五四纪念活动,首要意义是通过该活动教育广大青年,秉承前辈遗志。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四纪念活动中国家对于青年的教育可以发现,国家重在要求广大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知识,提倡学习先进文化,要求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等。纪念五四运动,就必须要深刻体会到五四纪念的重要内涵,树立起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培养起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从而更好地为劳动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5]。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在树立理想、热爱祖国、担当历史重任、砥砺奋斗、练就本领、锤炼品德等方面加强自我锻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同时也是为广大青年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通过五四纪念丰富发展了五四内涵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6]对五四精神内涵的延伸,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了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见解。在2014年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7]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凝练,将五四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深层次地总结了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用核心价值来进行诠释,表明了国家领导人对于五四精神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扬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五四爱国精神。
(三)通过五四纪念促进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中共在五四运动纪念过程中,通过对“五四”的纪念,并结合着不同时期的背景分析,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有了进一步的诠释,也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实践发展需要,对青年学生运动进行有益的指导。新的历史时期,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凝聚着更多的青年的理想信念追求,带动更多的青年走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促进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自1972 年联合国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粗放式增长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随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环境整治的战略部署,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会议,率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加入多个世界性环境保护组织,参与多个国际环境公约,同日本、德国、朝鲜等国家开展双边科技合作和交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 语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四纪念活动的内容分析,以及通过五四纪念所表达出的纪念价值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的五四纪念目的不同。因此,对于五四运动纪念的意义远大于事件的本身,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也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参考文献:
[1]胡国胜.五四纪念与五四精神——基于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探索,2009(2):25-30.
[2]张艳,郭世佑.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D].杭州:浙江大学,2005:49.
[3]邢云文,韩晓芳.召唤、动员与五四知识分子主体的觉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56-66.
[4]胡献忠.中共话语体系中的“五四”叙事[J].青年发展论坛,2019(1):55-63.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9.
[7]胡振良.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2):17-24.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254(2019)05-001-04
收稿日期: 2019-06-14
作者简介: 常新语(1995~),男,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
(责任编辑:陆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