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四大方略_好莱坞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四大方略_好莱坞论文

中国电影工业做大做强的四张药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药方论文,中国电影论文,做大做强论文,四张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张艺谋用2.5亿元人民币票房的《英雄》开启了中国大片的元年,当年中国国内电影总票房还不足10亿元人民币。十余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12年前,没有人敢想象中国的电影票房会在10年内突破100亿,而如今,2013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2012年,超过170亿人民币(27亿美元)的票房总额让中国电影票房数额超越法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总数为893部(其中故事片745部)的电影产量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国。然而,鲜亮的数字背后却难掩国产影片的尴尬。

2012年进口分账大片从20部上调至34部之后,直接导致了国产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比例低于50%。显然,这说明当前国产片的“辉煌”是建立在市场保护的笼子里,并不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

尽管中国影片受国内需求旺盛的影响,总票房增长可观,但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这几年却有下降趋势。201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的销售收入仅为10.63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票房超过12亿人民币的《泰囧》,在北美的最终票房仅录得5.7万美元。

一边是国内电影市场需求的持续飙升,一边是国产影片的竞争力提升缓慢。中国电影业究竟如何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强做大,这是业内人士需要深思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与这位具有近30年电影从业经验的电影人探讨国产电影的问题。

周铁东曾在洛杉矶工作十年,近距离的接触让其更加了解好莱坞运作方式,也使其有机会对中美两国电影的产业结构、产品定位、市场格局等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比较、学习和研究。

周铁东认为,中国电影目前还远未能具备和好莱坞抗衡的整体实力。眼下的任务,不仅是要把电影市场不断做大,更是要把电影产品的质量做好。

“中国有超过十亿的消费者。中国的电影市场就好像一头沉睡了几千年的怪兽刚刚被激活,睡眼惺忪,饥不择食。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调教这头野兽的胃口,并为其准备如何‘吃好’的食谱,而不是指责它目前纯粹为了‘吃饱’而饥不择食。”他形容道。

周铁东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产业的调整与升级,电影产业面临的任务很艰巨。要提高中国电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周铁东开出了他的四张药方。

须还原电影工业的本来面目

电影是外来的艺术品种。世界电影工业伴随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在一百年时间里从简单幼稚,到异彩纷呈,如今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产业,根本的经验是遵从了市场的规律,抓住了观众对电影产品的兴趣和需求。

电影工业最基本的特征,和其他工业部门一样,必须要有人对电影产品的生产进行大量投资,必须要让电影产品具有市场畅销的品质,必须要靠电影观众自觉自愿地一张票一张票地进行购买,全世界的电影产业无一例外。

“电影从本质上而言,应该算是知识经济的一部分。既然是知识经济,则必须遵从其市场规律。那么电影作为知识经济,首要的规律就是要尊重投资、尊重资本、能给投资人带来正常的市场收益”。周铁东说道,“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全球的电影公司都在消减预算,刻意规避一切风险。美国的电影导演,如果连续拍摄3部赔钱的电影,就会面临生计问题,很有可能被打上‘票房毒药’的标签而被打人另册。”

中国电影已经市场化十余年,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影响和艺术至上的思想,依旧困扰着电影从业者。很多人依旧会抱着各种不同的电影观,抱着不同的心态来参与电影产业的生产竞争行为。

这种认识的困扰具体表现在,一是一部分电影人打着“艺术”的旗号,创作出大量的缺乏市场价值的电影,一些作品频频获奖,但多数免不了在市场上赔钱的结局;二是一部分观念陈旧的电影人,看不到只有满足了市场需求的优秀电影产品可以最大化发挥电影产品的人性教育作用,依旧使用老眼光来指责优秀电影所具备的畅销商品品质;三是一部分从业者不尊重一百年以来电影的故事传统,总是希望走捷径,过分讨巧观众,让一些电影产品的生产走向了低俗化。

周铁东认为,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对电影工业本质缺乏深刻理解、对电影工业如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缺乏根本认识与保守、偏激和浮躁的表现。

美国人在多年和平环境中,一天也没有中断电影产业的市场实践,而对于欧洲人的种种电影艺术的革命、探索,他们总会采取隔岸观火的政策,把技术创新的成果拿过来,为电影故事传统服务,形成了电影产业的霸主地位。当今世界电影,好莱坞电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欧洲一些国家面对好莱坞电影产品的倾销,采取了各种保护政策,依旧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的事实。在网络传播日益普及、便捷的条件下,拒绝好莱坞已经很难做到。中国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境况。

然而仔细研究,好莱坞的市场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尊重的。绝大多数好莱坞优秀经典作品,不仅通过市场机制抓住了观众兴趣,而且承载了比较正面的人生价值和对人性弱点的警示及批判。市场化追求与健康文化品质的树立,达到了某种和谐与统一。

中国电影曾经于70年代末达到过年电影观众人次279亿的高峰,虽然这一数据有特定的背景环境原因,但是对比当前2亿人次的观影数字以及相去美国甚远的人均银幕数,随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特别是依托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可以预见,未来电影市场仍将会持续高速发展。

坚定走市场化道路,尊重和还原电影工业的本质、更新电影观念、捕捉中国梦、做强电影产业、伺机走向世界,是周铁东经过多年的观察、站在不同视角、冷静客观思考之后给中国电影工业开出的第一张药方。

扎实做好国内市场,再考虑“走出去”

中国电影走出去,在10年前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案例,这就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迄今为止,在美国市场外语片票房排行榜上,《英雄》的北美票房收入,依旧名列第三,为5700万美元。

《英雄》不仅创造了当年中国国内票房奇迹,在10亿总票房中独揽了2.5亿,而且创造了近13亿人民币的海外总票房收入。周铁东曾在其出版的专著《号脉电影》一书中,对这部电影创造的独特的东方文化意境进行了详细解析。

然而,10年过去,再也没有一部中国电影再次在北美市场创造同样的奇迹。一些在国内取得很高票房收入的具有功夫色彩的电影,也只能在非主流院线取得几十万、十几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而类似《失恋33天》、《小时代》这样的国内大热的当代题材电影,也只能在华人观众那里取得区区几万美元的可怜的观影收入。曾经取得“走出去”奇迹的新画面公司,因为一部《金陵十三钗》的投资失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周铁东认为,《英雄》的成功首先是30年中国电影不可多得的好故事的成功,在故事背景上靠近了欧美中古世纪的集体记忆,传达了一个绝妙的莎士比亚式的经典主题,在“天下”和个人命运选择的对抗和挣扎中,踩中了美国观众的国家观念,其成功经验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

不仅国外代理商对中国电影的版权购买越来越趋于谨慎,就是一些有志于从事把中国电影介绍出去的国内公司,至今也未能摆脱亏损局面。

周铁东认为,中国电影在仅有的10%的西方主流市场里,不仅要和好莱坞竞争,同时也在和全世界的优秀电影产品进行竞争。“目前来看,取胜的机会渺茫。所以千万不要和好莱坞进行正面对抗。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目前国内电影产业的生产力虽然强劲,但是好故事稀缺,优秀作品绝对数量还比较少。应该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扎扎实实把国产电影的质量搞上去,再来考虑走出去的问题。

对此周铁东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一部电影的收入流是一列火车,国内市场的票房表现则是这列火车的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先把国产电影的平均水平与电影产业规格拉上去,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周铁东开出的第二张药方,则非常务实。

制片人对项目的把握是取胜的关键

尽管中国电影界盛行“导演中心制”,而周铁东却坚定认为制片人才是电影工业的灵魂人物。他说,如果电影是一部交响曲,那么制片人就是这部交响曲的总指挥。

制片人在电影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就是对电影的投资结果负责的那个人。

中国电影市场化近30年的实践,在实际上也形成了这一体制。无论是大型的还是中小型制片企业,也无论资金的来源和募集方法有多少差异,最终决定把资金投向一个具体的电影项目,把电影从剧本创意付诸拍摄的拍板者,实际上就是好莱坞的制片人角色。

周铁东解释道,好莱坞对制片人的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眼下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对项目选择、拍摄、发行、营销宣传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尽管大家都会认为,“好故事+名导演+明星”是商业故事片的制胜法宝。但是,目前中国的电影制片人、决策者、绝对控制者们对于好故事项目选择的认识和相应能力的不足,依旧是目前中国电影好故事稀缺的主要原因。从2002年《英雄》的内外兼得的奇迹,到10年后《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在商业上的惨败,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人对于好故事的鉴别选择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电影吸引力增强、质量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于戏剧、电影故事的理论探索,从亚里士多德时代一直到上个世纪的欧洲兴起的两次电影革命,最后汇集于美国好莱坞所秉承发扬的优秀电影故事传统,其根本原理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关注人物命运变化,立足于观众的生活经验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创造的符合电影艺术特点的正确的故事讲述方法。这一方法最终凝聚于好莱坞电影理论学者霍华德·劳逊、罗伯特·麦基等人的著作里。而这些集合了全世界电影人不懈探索的故事理论,对于解释中国的电影市场成败,也毫无例外地具有精准的效果。

作为罗伯特·麦基《故事》一书的中文翻译者,周铁东非常重视外来先进电影理论的本地化和解释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电影人学会讲故事规律的引领作用。

很多制片企业至今还在沿用经验主义的项目识别方法,总是喜欢从电影的外部特征去寻找电影成功的秘诀。因此,很多“老故事片装修队”、“鸡肋电影”等劳而无功的尝试,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盲目性。

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制片人,一定要掌握最先进的理论武器,具备对电影项目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电影故事对观众的根本吸引力在哪里,这种能力才是做好一个制片人必备的能力。

当然,对电影生产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营销和宣传以及一些必要的资金运作技巧,也是制片人的必修课。好莱坞的电影投资构成中,营销和宣传费用与制作成本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他们中间也有人是聪明的资金运作高手,比如曾有某位制片人利用德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电影尚未拍摄之前就赚回了大部分成本。

全面提升制片人能力,特别是项目选择能力,是周铁东给中国电影开出的第三张“做聪明电影”的药方。

注重电影产品的价值观和类型经验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价值观是首要的问题。

“好莱坞在向中国历史寻找题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价值观的区别,也就是在同样的故事题材里,发现了不同的价值。典型例子就是《功夫熊猫》、《花木兰》。《功夫熊猫》用好莱坞故事的瓶子装了中国故事的酒。面条、饺子、武功秘笈,包括四合院,全是中国文化的内容。而这些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影片里不但没有文化折扣,反而成了文化卖点。我们必须要反思好莱坞的故事手法、故事策略和话语方式,特别是采用不一样的价值对故事内容进行重新定位。《花木兰》也是如此,我们传统文化里的“花木兰”故事突出了忠孝;好莱坞《花木兰》传达的则是自我实现、男女平等、亲情和正义。”周铁东认为。

反过来看我们的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比如《甄嬛传》是职场权谋、厚黑学,很难宣扬出去。一些中国式的大片,比如《一九四二》,把一个原本可以属于人类的故事讲小了,影片里的价值取向、格局特别小——爸,你把我给卖了吧,卖了有顿饱饭吃。这本身是一个人类很悲切的东西,但影片下一个镜头就是在大户人家家里给老爷捶背、洗脚,陪老爷睡觉。《金陵十三钗》在生命价值取向上的模糊和矛盾,不仅没有在故事中有效化解,而且有某种狎玩趣味,让观众感觉在消费国殇。

当然,一些好莱坞电影在借鉴中国元素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把冷战思维投射进来,例如《环太平洋》应对危机模式中不自觉地贬低了中国、俄罗斯的作用。在某些反恐题材英雄电影里,也会存在着由来已久的文化和宗教的偏见等。但无论如何,具有广泛意义的价值观的发现,是一部优秀电影走得更远的重要前提。

中国电影应该更好地、更熟练地运用类型片经验,让创作更加丰富化、多样化。2013年很多小成本国产电影的成功,实际上是类型片经验借鉴、创新意识的成功。很多作品具有明确的喜剧、爱情、青春成长、动作片的类型特点,和中国化的生活背景实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

但是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例子。一些作品不仅讲故事的方法不够好,而且类型经验的移植和创造也缺乏基本功。

周铁东认为,类型经验是给不同的观众进行定位的好方法。一百多年来,好莱坞电影在类型电影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类型电影的经验是可以学习复制的,但必须全面学习和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则。在对类型电影经验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创新,无异于没学会走路,就要跑。

第四张药方,是学习、思考、借鉴、创新。

除了这四张药方,周铁东认为,国产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电影产业的社会效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看重发展电影产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不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的地方政府机构,制定了良好的电影产业促进政策,在当地拍电影会受到税收、保障等多方面的激励;而且像一些根本没有电影产业的国家比如毛里求斯、新西兰等太平洋岛国,也会把外景地经济当作一种本地经济的积极促进因素加以高度重视。

北京市是中国电影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应该研究和制定一些更直接的电影及相关产业的促进政策,在资金、税收、贷款、担保和旅游综合配套发展政策方面,给电影制片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

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活力,把文化产业促进政策落到实处,而且还能直接提升城市的形象,直接促进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标签:;  ;  ;  ;  ;  ;  

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四大方略_好莱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