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思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发展规划论文,思路论文,交通运输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贯彻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社会民主、科学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将全面提升;跨区域经济交流和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基本结束;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加快等,这些变化将使交通运输发展面临与以往不同的环境与形势。
(一)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环境
1、国内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交通运输的稳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能力更充分、布局更协调、衔接更顺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之相适应。在量上,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规模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在质上,要求交通运输不断改善运输质量,要求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经济、环保、可持续、多样化的运输服务,在运输质量上满足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一五”我国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应该紧紧环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一定的建设规模,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运输保障。
2、政策环境有利于交通运输的结构调整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建立起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的安全、高效、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这有利于“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需求,实施相应的不相同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注重交通现代化的建设,率先建立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西部地区要注重建设西部大开发所需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部地区重点应放在加强对现有交通运输设施的改造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干线上。
在国家积极的消费政策引导下,未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还要考虑不同地区居民消费各不相同、对运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的特点,以满足多种运输需求。
“三农”政策为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宏观环境,可以预见,农村道路仍将是“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的重点。
城镇化政策会加快形成若干由特大型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构成的相互配套发展的网络型城镇体系。这些网络型城镇体系的形成,势必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网络。也为快速客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城际间轨道交通将成为“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新亮点。
3、科技环境有利于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必然会带给交通运输新技术,带动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同时也会带来运输市场需求,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向现代化迈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质量,不仅要有发达畅通的运输网络作基础,更要有现代化的运输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作保证。科技进步推动交通技术装备现代化、促进运输信息网络化和智能交通的发展,因此,“十一五”交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是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
4、资源与环境条件要求转变交通增长方式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对资源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交通基础设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及岸线资源;交通运输装备的生产和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这些都将成为“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求逐步转变交通增长方式。
5、体制环境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市场化进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将是“十一五”时期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总方向和依据。“十一五”时期,“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国内运输企业将直接地面对国外竞争者,国外先进的运输企业会直接进入我国拓展其发展空间,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产生冲击,导致运输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交通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但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的市场化进程。
6、国际经济环境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以及相互间的依赖程度,为我国经济发展,首先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数量大、运距长、跨区域的基础货源,成为运输生产重要的增长点。
(二)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
1、交通运输“瓶颈”问题凸现
(1)电煤油运依然紧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能源、铁路、港口等方面遭遇到严重的瓶颈制约,尤其是铁路运煤通道十分紧张。因此,如何规划煤运通道是“十一五”交通规划面临着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私家车的剧增,引发了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车与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安全、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噪声、能源消耗增加等等,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及各城市市情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十一五”交通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
2、保障国家经济的运输安全和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1)保障经济安全的运输问题凸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的现代社会中,这种联系和往来很大程度上需要交通运输的支撑;交通运输的安全可靠性更加重要。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石油、矿石等净进口量又逐年增加,如何确保运输安全,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2)道路安全事故严重:道路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需要在制定“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时加以考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建设“绿色通道”。
3、交通运输处于质与量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各种运输方式都在加快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面紧张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运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得到提高,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输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适应市场化的改革都处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并且正在向全面缓解的第二阶段发展,预计第二阶段的完成将在2010年左右。在此期间,其发展速度仍将保持,在保持数量、规模增长的同时,将重视质量的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阶段。
4、“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增幅大
根据交通运输的需求形势分析,通过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6.3%、5.1%、3.9%和4.7%;2010年运输量分别达到250亿人、22000亿人公里、196亿吨和86545亿吨公里。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量见表1。
表1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输需求量预测表
二、“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思路与目标
经过近十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和质量、运输能力供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好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对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综合交通运输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二是坚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提高和资源节约的原则;三是坚持依法规划与强化程序性和公众参与的原则。据此,理出“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一个扩大、两个突出和四个重点。
(一)基本思路
1、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扩大综合运输体系总体规模
“十一五”时期和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仍然要以发展为主题,继续支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大发展过程,并通过增加总量规模,解决网络结构层次性矛盾和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全面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机动性和通达性,较大程度地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通过“十一五”时期建设以及到2020年间这个发展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应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民航、公路、港口、内河、管道布局合理、数量适宜、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2、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铁路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交通网络的空间布局应与我国产业布局与资源成逆向分布的状况相适应,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建设。同时应加快与其连接的次干线和支线网络的建设,提高网络密度,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网络系统,促进城市与农村交通的共同发展。
通过增量提高和存量升级相结合,逐渐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铁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是最适合于我国能源、原材料长距离运输,人口分布广、客流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较低等特点的骨干运输方式,也是相对节省资源的一种运输方式,其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能源、原材料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供给的保障程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全国的机动性水平和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水平。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只有铁路运输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交通运输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才能根本性扭转。
3、以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重点,突出能源运输通道和集装箱港口的建设
加强运输大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点,也是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关键环节。多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综合运输通道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一五”时期,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建设应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为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在“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能源运输通道的建设。
“十一五”时期,我国集装箱运输仍然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港口形成了强大需求,为此,必须继续加强集装箱港口和集疏运系统的建设。
4、以发展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为导向,重点加强与城市交通衔接配合和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
“十一五”时期应从建设城市交通和城外交通一体化运输系统出发,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规划的一致性,增强大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配合和资源共享。
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应着力发展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交通需求,改善城市交通日趋拥堵状况;特大以上城市应突出轨道交通在解决大流量旅客出行的重要作用,支持轨道交通发展。
5、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重点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
“十一五”时期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转移力度,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由于幅员广阔,地区间的差异很大,交通运输的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重视地区差距、并积极采取措施缩小这种差距,而并不是要求规模和布局上的完全均衡。“十一五”时期应根据各地区交通运输的具体状况和系统性的要求加以重点发展。
6、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重点推进交通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应用高新技术,保证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并积极研究开发智能交通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期末应使主要技术装备在质量、性能、数量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
7、以体制为保障,重点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目前推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最迫切的要求。“十一五”时期,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应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运输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入。
“十一五”时期,加强交通运输市场机制建设,结合入世的承诺,尽快制定交通运输市场的进入、退出机制,适应形势要求。同时,加强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建设。
(二)发展目标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初步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能源运输通道,快速旅客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为重点的通畅,便捷、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缓解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运输需要。
三、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稳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有效投资领域
继续实行政府交通建设专项财政资金制度,并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保证充足的资金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对车购税、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建设基金、车船使用税等使用的管理与调配,抓紧进行费改税的改革,保证交通专项资金来源。
政府投资首先应保证对于明显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加大地区间转移支付力度,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公路建设给予倾斜。
(二)积极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十一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在稳定财政性融资基础上,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持续增加。
大力推进体制改革,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介入,清理各类有碍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方式的政策与法规,促进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
(三)推进运输市场化进程,完善运输市场体系
逐步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交通运输的建设与经营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以铁路为突破口,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运输市场,降低进出门槛,促进统一运输市场的形成和良性发展。
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形成价格为主,政府指导价格相结合的运价形成机制,并对运输价格分类指导、分类管理。
(四)统筹考虑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条件,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在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耗能结构、土地等资源占有量,以及环境污染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应从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支持发展铁路运输、内河运输和城市公交发展;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效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运输效率,促进交通运输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统筹交通发展规划,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有机衔接,强化规划约束力,促进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整个运输系统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采取更严格的政策,推进节能和环保。
(五)推进交通技术进步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推动交通运输业的科技进步;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在交通设施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组织管理等方面积极采用新的现代技术,促进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四、“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设想
根据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具备的基本条件和需要进一步创造的条件分析,以及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重点,本着稳步推进,逐步到位的思路,构建出新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框架和基本实施步骤设想如下:
1、构建新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框架
未来构建新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管理框架的工作可分为过渡目标和远期目标两个阶段。过渡阶段采用渐进式改革设想,其基本指导思想为“部门分管,专项综合”,属于管理机构改革的初步目标。在下一阶段中,逐步实现以管理功能决定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按照“功能管理行业综合”的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实现对现有机构的功能与设置进行全面调整。
2、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实施步骤设想
(1)近期任务。按照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要求,调整管理职能,改变目前各个行业管理部门的行业自我偏重,创造一体化、综合管理与有机协调的基础条件,使行业管理部门与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共同关注与担负起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任务。
(2)远期目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管理职能、管理范围和管理模式,在合理而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下,逐步建立以一个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发展与运行管理的“大交通”管理体制,形成适应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网络建设、服务运行和市场竞争三个层面上的统一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全新的管理局面。
当然,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设想的最终实现基本取决于三个条件,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改革条件的成熟程度与高层领导的决策决心,而且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汇稿:董焰、肖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