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分析论文_张少伟

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分析论文_张少伟

(深圳市隆安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讨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探索实践提高工程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更需要充分发展人才[1]。因此,本文通过探究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式等几方面,来探索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路径。

一、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问题

企业参与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积极性是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主要目的是以盈利为主,选择工程师都是以对企业有帮助为主,很难主动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因此,学校要与企业成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共同制定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管理方案,让企业把指导学生进企业实习作为责任,保证教学质量,进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完成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

(二)教师问题

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大部分是由刚毕业大学生组建起来的,教师没有教育经验,对工程管理类企业不了解,本着“只要把学生交给企业,就能把学生变成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错误观念,无法实施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因此,学校应该聘请高学历企业工程师,建设“高工级教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一同指导学生,顺利实施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

(三)培养工程师质量问题

现阶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都是将学生交给企业,按照企业要求培训和管理的,企业培养目的单一化,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对培养工程师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需要加强制度管理,根据培训实践,制定培训方案,建立学校与企业专家委员会协调工作监督制度,由学校进行教育,企业进行实践监督,以保证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二、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各个学校为了满足企业对管理类工程人员的需要都开设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并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关文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基层建设培养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3]。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坚持“优基础、重能力”的原则,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制定,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结构,增强学生前沿意识、国际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课程优势,重视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工程管理类行业特色,科学定位培养高级工程师人才目标,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注重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培养面向世界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方案设计

在工程管理类工程师的方案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积极探索工程管理行业发展方向,严格遵循“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管理方针,根据具体情况指定专业课程,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动态培养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把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小班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4]。例如,在电力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中,成立“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对试点班学生规模进行调整,进行专业分流;同时在试点班中实行小班制,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开展培训工作,学校中设置工程管理项目实践课程,方便企业实习和工程管理项目研究,课程学习完毕后到企业进行实习,直到今年8月份,该试点班学生都与实习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真正实现了学习与企业联合培养。

四、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选择

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多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谓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各自优势,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对学生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企业未来的工程管理人才[5]。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管理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是:学校按标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企业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最佳选择是建设项目咨询公司和建设工程公司,建设项目咨询公司是综合性公司,它懂技术、善管理,是培养优秀工程管理工程师的重要途径;建设工程公司是培养优秀建造师的重要途径,高校在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时通常会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工程管理课程,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3+1”模式的实行,始终贯穿工程管理这一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类国际工程师。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重要的方法,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行中,要让学生学会边学习、边实践、边钻研、边应用,将工程教育的培养过程更贴近社会,贴近生产,贴近市场,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总结

培养工程管理类卓越工程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改革提出的挑战,因此高效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意义,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改革教育管理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为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文小龙.工程管理类专业伦理教育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963-963.

[2]文小龙.工程管理类专业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958-958.

[3]贾晶.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9):195-197.

[4]陈群,柳丕辉,陈哲等.中德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6):143-146.

[5]冯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7):51-53.

论文作者:张少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分析论文_张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