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同理想追求到小康实践选择——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范式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小康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63(2006)01-0011-04
大同社会理想和小康现实追求都是在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历史命题。大同的理想主义色彩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社会境界,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民族文化基础;小康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为人们把握社会发展要求,发挥了历史创造性,开拓走向大同的道路提供着前进动力。然而,在现代化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的背景下实践大同理想,则必然导致把自然经济理想化,使权力控制社会的机制得以延续,并使平均主义在全社会流行起来。从毛泽东大同追求中的困惑到邓小平建设小康社会的选择,标志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
一、毛泽东的大同追求及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困惑
大同社会是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提出的社会理想。因其体现着对现实社会的否定意义,所以也就为反对现实不合理制度,追求理想社会的有识之士提供了根据,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中国传统社会的解构,康有为首先把它与进化论联系起来,提出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的顺序向前发展的,并把西方现代文明包容到社会发展中,认为太平世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充分发达的大同社会,从而使它摆脱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眼界,成为中国人民理解、接受、选择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或者说使大同成为了共产主义的同义语。
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深受康有为的思想的影响,并且说过:“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又一次指出:新中国的建立“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出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② 毛泽东深受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影响,并把大同社会视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虽然提出过通过新民主主义建设,改变中国落后状况,在生产发展起来以后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久,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又在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在这样一种体制下,中国传统社会里权力控制社会的机制得到保留,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也保留了浓厚的传统色彩。
从根本上说,毛泽东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制度。但是,他又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要求。他认为社会主义应当是一个生产力发达,实行广泛民主,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的理想社会。于是,他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用人民直接民主反对官僚主义、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影响、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在中国建立理想大同社会的思想。就毛泽东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来讲,他确实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出发,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然而,他却忽视了中国的现实,把将来才能实现的理想建设立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这就出现了与愿望相反的结果。面对中国社会的落后状况,他或者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或者把自然经济理想化,主张走“五七道路”。这就必然造成理想与现实的“二律背反”。传统大同思想是在自然经济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理想追求。它一方面有反对剥削和压迫,主张人人平等,追求“天下为公”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表现为平均主义。毛泽东对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搞“义舍”、“义米肉”非常赞赏,说:“那是有种社会主义作风。”③ 就有一种平均主义的意味。所以,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出现了目标模式和实践模式的巨大反差。他主张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却导致了“一大二公”;他主张发展生产力,但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他主张按劳分配,但却造成了普遍的平均主义;他主张人民民主,但却导致了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他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却形成了“灭资兴无”,搞“革命大批判”。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以良好的愿望追求大同理想,虽然能得到人民群众一时的支持,形成浩大的声势,但又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问题,社会主义也因此经受了很大挫折。
大同理想的民本性使毛泽东的许多主张在表面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但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空想性又造成了群众运动的破坏性。当运动平息,生活秩序化以后,社会仍然是封闭的。面对这些问题,不论是知识精英还是在共产党的领导层,总是有人抓住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上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但是,毛泽东又认为这是一种反社会主义的力量,于是以群众性“阶级斗争”和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方式,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从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毛泽东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说:“尽管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消除了许多严重不利于现代化的障碍,提供了中国以前所没有的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协调,澄清了中国的主权所在,显示出自己沟通中央和地方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已成功地使人们服从国家的利益,正如它所说的,把国家利益置于家庭和地方的利益之上,而中国从前从未做到这一步。”④ 但是,由于把计划经济体制与自然经济下形成的社会理想相适应,就使社会主义在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的过程中,也被纳入了既存的传统社会结构框架。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建立理想社会,就导致了把自然经济理想化。不论是人民公社化还是走“五七道路”都体现了这一特色。传统社会是权力控制社会的,但大同理想又要求公共权力的道德化。所以,毛泽东以防止政权变色为目的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也能在短时期内得到群众的支持,但却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传统社会在文化上是崇圣性的,所以,以大同思维建构社会主义也就必然导致对毛泽东本人及其主张的盲目崇拜,这一方面激发出了人们的政治狂热,另一方面又在“群众性压力”下扼杀了个人自由。
历史事实证明,大同社会虽然有强烈的超越性的理想主义色彩,在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过程中有重大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还带有浓厚传统社会色彩的情况下,实施大同社会理想又必然导致一系列相反的结果。
二、邓小平的小康选择和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
小康也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如果说大同带有批判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那么,小康则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后来,人们把小康与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国泰民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现实生活的向往。康有为把小康、大同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变革才能走向小康,进而实现大同。这就使小康有了一种现代化意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趋势,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改革开放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并且认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⑤ 建设小康社会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但又有别于大同追求,具有丰富的现代化内涵。
首先,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了从生产关系建构向寻求社会主义原动力的转变。
毛泽东从生产关系的纯粹性上认识社会主义,脱离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追求公有化的规模,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邓小平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⑥ 这就把握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层要求,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形式转向了内容,从理想建构走向了实践创新。
受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变化,把社会主义置于不可触犯的金科玉律之中,习惯于从制度上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茧自缚,使社会主义不能体现出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⑦ 这就打破了以表层化制度标准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范式,形成了从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观念,把社会主义发展放在了效率因素上。
毛泽东以大同的思维方式追求社会主义的纯粹性,从而在实践中进入了误区。邓小平以小康社会为目标,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确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为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活力。
其次,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发展体现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毛泽东以大同理想规范社会主义实践导致了理论上的超前性和实践中的困惑。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视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他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⑧ 并认为:“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⑨ 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不仅赋予了传统小康追求新的时代含义,而且使社会主义体现了新的时代要求。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联系起来,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⑩ 这就把社会主义置于了以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动态实践中。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在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它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性,但又限制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毛泽东的大同追求把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性置于社会变革性之上,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邓小平把理想追求融入小康社会建设中,则实现了它向现实的回归,从而把社会主义发展看成了生产力提高、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法制化、人的观念创新和社会开放化的过程,使其获得了实践动力。
毛泽东的大同追求之所以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就在于他没有把现代化看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限制了社会变革。把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思维方式运用到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就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1)。这种“革命”最深刻的含义就是把现代化看成是社会转型过程。与此相适应,他提出了批判封建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主张,以建设小康社会为途径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统一了起来,克服了社会主义观念的抽象性、概念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和宏观规划与社会自我生长力形成相一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在变革中发展的社会的思想。
再次,把开放意识注入社会主义实践中,把社会主义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融入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
计划经济的僵化性与传统社会的封闭性相结合,导致了人们思维上的形式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创造精神被封闭的体制窒息了。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毛泽东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不变颜色”,对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展开了持久的批判,从中也拒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使社会主义在“高尚制度”外衣下,脱离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邓小平则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经验。”(12) 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3)。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类文明联系起来,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使社会主义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计划和市场的问题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一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经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4)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就使社会主义适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也打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非此即彼”的对立意识,形成了“亦此亦彼”的开放思维。这样,就克服了毛泽东大同追求中的内向思维和概念思维,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了开放思维和实践思维之上。
最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从静态概念性思维转向了动态实践性思维。
毛泽东大同追求的理想主义色彩,导致了注重社会主义的目标规定性,以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实践。在这一背景下,社会运动是机械的,而不是内生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去发挥,社会自我生长力很难形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 他不是从结果上看社会主义,而且从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变革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克服了毛泽东导果为因的局限,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动态实践的社会主义观念。这样,就可以形成社会自我发展的内源生长力,并且社会变革过程中寻求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动态实践性思维之上,就可以使之成为一个在“创造性破坏”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以新的理论补充、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到新的时代高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就是这种发展的生动体现。
从对“一大二公”的追求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从把自然经济理想化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到“分三步走”的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大跃进”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斗私批修”到“三个面向”,从走“五七道路”到建设小康社会,从批判资本主义到全面开放都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所有这一切都使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理想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也标志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转变。恩格斯说:“问题提法本身已经表明应当向哪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16) 邓小平理论不仅以强烈的实践精神超越了毛泽东的大同理想追求,而且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范式转变中全面创新了传统社会主义。
注释:
①转引自汪澎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6.
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4:1360.
③转引自王兰垣等.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5.
④[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94.
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54、130、372、29、54、69、113、373、35、367、37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440.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大同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