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研究论文_洪艳芳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研究论文_洪艳芳

洪艳芳

福建省南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关注治理体系建设质量。应急管理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能够对高危事故实施有效的处理,可以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减少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急管理机构要达到更高效的应急救援,则需要开展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应急技能,建立互助联动机制。

关键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

1对应急救援要素与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1.1根据法律制度实施政府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对突发事故进行处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提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国家意志开展有效的处理工作。企业在生产运行中如果出现严重的事故,对社会大众造成严重威胁或引发严重的危机,需要有关部门及时高效地作出应急救援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资源,实施高效联动的危机处理。所以,现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组织协调社会各阶层发挥自身优势,为应急救援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行动力,形成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

1.2以人为本为救援理念

以人为本是国家开展应急救援的核心理念,也是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的指导思想,即在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时,需要将人员安全放在救援首位。救援措施的制定及救援行为的实施都应建立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树立“不抛弃以及不放弃”的救援工作意识,只要存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竭尽全力开展救援工作。以人为本的救援理念不仅是实施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更是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1.3依据信息技术提升救援能力,及时公布救援信息

现代生产是建立在技术研发基础上,行业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因此,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同样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科学施救。国家应急救援机构需要充分大数据,依据应急预案和救援案例,结合事故现场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初步性救援方案,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救援工作实施指导;应对公共舆情的部门需要及时对社会公众进行救援信息的公布,让公众掌握救援工作的进展,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问题和措施

2.1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问题

2.1.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仍不健全

全国仍有5.1%的市和60.4%的县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多数乡(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无专人负责,应急管理责任和任务很难落实;企业层面,尤其是煤矿、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的应急建设也只停留在预案的编制上,缺乏功能齐全的应急体系建设。

2.1.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仍不完善

国家、区域队伍建设以及地方、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步伐缓慢,特别是一些地区和大批中小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队伍素质低的问题仍很突出。在我国矿山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企业的救护队和消防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人员数量不足、装备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工程抢险手段原始、落后,很难有效地发挥应有的应急救援能力。

2.1.3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

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淡薄、应急知识匮乏、应急技能不高,违章指挥、违规施救现象时有发生;在救援过程中,由于施救不当造成事故二次伤害增加、经济损失扩大的情况仍屡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薄弱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现有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现阶段,由于相当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重事后反应,轻事前应急准备,重事后抢救,轻预警分析”的现象,对事故预防和事故准备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机制薄弱。

2.1.5企业层面应急建设水平相对落后

主要体现为:有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急机构不健全,应急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应急联动不协调,应急演练不到位;预警与疏散不到位,导致救援现场管理混乱;现场处置能力不强,自救互救能力差。

2.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一般方式方法

应急准备阶段:主要参与规划决策和应急文化教育,一是应急救援规划决策,即公众参与应急救援规划方案制定及论证、预案编制会议等;二是应急演练宣教,即高危行业企业所在区域内公众通过有组织或自发的行动,参与各种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接受应急知识普及宣传、安全教育培训。

应急响应阶段:一是现场抢救抢险,参加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抢救人员或财产;二是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按照政府统一安排,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开展;三是后勤及医疗卫生保障协作,即公众自愿或有组织地参与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如餐饮、医疗、运输、志愿献血、人工呼救等。

恢复重建阶段:一是救援物资资金捐赠筹集,自愿或有组织性地参与社会捐赠,筹集物资;二是房屋物资临时出让,事发区域公众(附近居民)主动或应征临时出让房屋建筑以及交通工具等物资供救援使用;三是参与事故调查,相关公众应邀参与事故调查;四是应急救援工作监督评价,公众对政府公布的事故救援过程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3措施建议

目前需制定一套法规机制,确保公众正当、有序、有效参与。一是规范机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公众参与办法(或条例)”,鼓励、引导和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内容包括规划或预案论证公众参与、公众组队、入场和行车线路、信息发布、调查参与、公众意见征求和听证参与、座谈会、新闻媒体参与、监督评价、奖惩规则等。其中,对于专门的应急救援公众社会组织,是否进行登记注册,需要进一步考虑。二是动员机制。包括宣传发动、队伍组建、入场动员、捐赠动员、后勤保障动员、恢复重建参与动员。三是保障机制。对优秀公众和义举行为进行褒扬奖励,对违反规范、投机取巧、践踏人性、造谣滋事的言行进行严惩。四是协同机制。在制度层面详尽规定公众与政府或企业专业性应急救援力量之间,以及跨地区或跨行业公众之间联动、沟通和协同合作(近年一些特大或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中已经显现这方面协同不够)。五是共享机制。即公众之间、公众与政府或企业之间进行应急救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机会共享、成果共享。

结语

应急救援可以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减少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很多国家在实施应急救援时,存在协调能力较差等问题,未能有效减少突发事故所带来的损失,让政府部门公信力遭到损失,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政府部门需要对现有应急机制实施创新,依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且详细的应急救援方案,以此实施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更好的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刚,宋永胜,郭艳秋.高危企业应建立应急互助机制[J].劳动保护,2011(05):38-39.

[2]刘宏,张寅.镇江市应急救援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179-182.

[3]邢娟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1):60-62+2.

论文作者:洪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互助联动机制研究论文_洪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