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与收入获得的关系机制: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机制论文,收入论文,理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系网络对收入的作用机制是社会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将求职活动置于宏观制度环境、社会关系与求职的“具体情境”的多重背景之中,从求职者与招聘者的双方视角,建构了关系资源与收入之间的因果机制模型。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信息资源、人情资源与混合资源分别通过降低招聘搜寻成本、社会交换与互信机制影响求职结果。基于关系资源的不同的作用机制,不同的微观求职环境,将使求职者的关系资源选择与求职结果显示出差异性。其次,招聘方的资质需求越高或者市场竞争越激烈,信息与混合的作用空间上升,但人情的作用空间下降。再次,虽然人情资源对收入仍然有正向影响,但是,较高的资质需求与激烈的求职竞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情资源的收入效应,显示出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趋于制度化与理性化。
实证结果显示,对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1992年之后微观求职环境对关系资源使用及其收入效应显示了更为明显的差异性,显示出关系资源对求职过程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求职者并非纯粹的经济理性行动者,求职过程不但嵌入在社会关系中,也受制于微观的求职环境。此结论是对经济学的收入决定模型与社会学的网络与收入关系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本研究发现,信息、混合资源的交易成本降低机制,是弥补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可获缺的社会机制,而人情的社会交换机制,显示出社会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公平的原因之一。同时,此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在建立与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加强劳动力市场招聘规范、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竞争环境,是提高市场入质匹配效率与建设和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保证。
标签:求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