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旭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Ⅱ科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正确的注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腹壁右侧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技术(拔针后按压10 min)为传统组,左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为改良组,改良组采用进针前抽取0.1ml空气Z路径注射及拔针后用棉球轻按皮肤拔出,不按压注射部位;注射30min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射后12h内评估注射局部的情况,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出血。结果:改良组注射局部发生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少于传统组,皮下出血轻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Z 路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10-02
冠心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预防血栓时尤为重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预防并降低再梗死率、死亡率。 皮下注射该药时皮下出血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1],大大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为此,我院对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注射技术进行了改良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Ⅱ科收治的患者50名,均符合以下选择条件:确诊为冠心病;年龄 40~65 岁;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每天使用相同品牌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波立维 75mg口服;低分子肝素钙5000I U/Q12h皮下注射,连续使用5天;去除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疾病的患者。采取自身对比的研究方式,50例患者同样选择腹部皮下注射,传统组为右侧腹部传统皮下注射,改良组为左侧腹部改良皮下注射,50名患者注射500次,即传统组、改良组各250次。
1.2 注射方法
穿刺点以脐为中心,半径10cm(避开脐周内2~3cm), 交替穿刺,每次穿刺点间距大于2cm,避开损伤、疤痕、硬结等部位。注射器同品牌1ml注射器,针头1.3cm。传统组按常规注射技术流程[2]在进针前排尽残余空气,捏起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在预留穿刺部垂直进针1cm,抽无回血后,即推药液,推注完停留5s拔针,用干棉球轻按穿刺部位10min。改良组在进针前预留0.1ml的空气弹至活塞顶端,将皮肤及皮下组织由下向上或由内向外移2cm,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移开的皮肤捏起,在预留穿刺部位垂直进针1cm,抽无回血后推药液,推注完毕后停留5s,棉球轻按皮肤快速拔出针头,此时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位置还原,针道关闭,穿刺通道即变成 Z型,进针部位不按压[3]。
1.3 评价标准
注射后12h内评估穿刺局部,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皮下出血、硬结,用直尺计量皮下出血的面积。标准:拔针后肉眼见血液或药液即为药物渗出。硬结和肿胀判断为有或无。皮下出血直径≤1cm为阴;直径1cm~2cm为阳性;直径>2cm为大面积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改良组硬结、肿胀和药液渗出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改良组皮下出血情况较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采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技术,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减少皮下出血、降低疼痛、提高依从性,从而达到期待的诊疗效果,研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技术可推广应用于临床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石昭,徐大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出血的预防措施[J]. 哈尔滨医学杂志,2009,29(2):69.
[2] 刘雪琴,彭刚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东 科技出版社,2007:217.
[3] 张晚香,张琳,丁清华.留置气泡技术应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6(17):115116.
论文作者:詹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皮下论文; 肝素论文; 药液论文; 硬结论文; 分子论文; 统计学论文; 传统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