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农电工的创新管理论文_芦山

浅谈供电企业农电工的创新管理论文_芦山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霸州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 065700)

摘要:农电工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用工形式,供电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约用工成本、简化人事管理、优化劳动力结构。但是这种用工方式也存在人员稳定性差,工作效率得以保证,工作质量不高的弊病。本文结合供电企业的劳动力情况,分析了农电工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创新管理思路。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电工;创新管理

供电企业具有数量众多的农电工,这些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供电企业由于用工性质的不同,农电工存在个人发展通道不畅,缺乏企业归属感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到了企业的稳定,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供电企业需要面对的工作。

1.供电企业的农电工现状

在供电企业,农电工所占比例较大,一些企业有近一半的员工是农电工,这些人员主要分布在企业生产的最基层,由于企业用工体制的原因,农电工面临着许多问题,影响农电工的稳定。

在供电企业,正式员工和农电工存在工资待遇差异的问题,影响到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主要是受体制的局限,造成了劳动分配不合。

农电工由于待遇上的差异造成了心里上的不平衡,许多员工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管理中缺乏参与的热情,没有融入到企业中。部分供电企业由于管理上的缺陷,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不能将员工的收入和工作业绩有效结合,影响到了农电工的工作主动性。

2. 农电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用人机制的原因

许多供电企业的生产一线使用了大量的农电工,用工性质呈现多样性,用人机制存在不合理性,对农电工的劳动报酬没有根据实际表现进行必要的调整,造成农电工在心理上的落差,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

2.2 企业激励机制的原因

部分供电企业对农电工的薪酬存在不合理问题,薪酬不能真正体现岗位的特点。员工薪酬基本上相同,企业对农电工的管理上缺乏科学的方法,有平均主义现象,员工的内在潜力难以正常发挥。

3.对农电工的创新管理

供电企业对农电工的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员工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消除体制造成的障碍,将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3.1 营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环境

供电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要以培育员工的积极性为主要目的,企业要营造情理相融,相互尊重的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企业中不论是什么身份的员工,在政治上和人格要保持平等性。

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用人机制,通过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方式,强化对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对于员工的培训要采取因需施教和学以致用的方式。通过必要的培训措施,为农电工开辟发展通道。

企业要结合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注重职业的指导和规划,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让广大农电工可以自主选择职业发展目标,科学安排职业生涯,通过员工的不断进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构建合理的员工管理制度

许多农电工在多年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企业的管理部门要主动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和建议权,这样可以凝心聚力,发挥农电工的作用。

企业要让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进来,要让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让更多的人有事可做,让想做事的人可以完成更多的事,通过制度的激励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

供电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要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企业的员工清楚自己的岗位可以完成什么,要承担什么责任。企业要通过管理制度,开展对员工定量和定性业绩考核,促进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

企业要按照《劳动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依据岗位设定薪酬标准,要将用工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调动农电工积极性。企业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农电工的薪酬水平,薪酬分配制度和业绩考核紧密结合,农电工的各种社会保险要按时缴纳,保障农电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和正式员工不会存在过大的差距。

企业在对分配制度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要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奖励方式,实行按岗位设置薪酬。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

3.3 完善人员资源的管理机制

企业在引入人才时,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化的程序,不能太随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的人才情况全面了解。了解人才的种类、数量,还要详细知道人才的作用及职能,避免在招聘时人才的配备存在不合理因素。

对于人才的使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岗位的特征和人才的技能,进行有效、合理的配备,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促进作用。

要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对于员工来说非常重要。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将专业人才的引入列入重点,通过完善激励机制,采用多元化的刺激励手段,让专业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在保证整体可持续赢利的情况下,要提高农电工的薪酬水平,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技能的提升环境,要特别关注一线的员工,保障他们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在企业中的幸福指数。

员工工作的动力在于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所以,企业要客观评价农电工的工作情况,以此来增强农电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促使农电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3.4 对现有用工机制的改革

当前在供电企业对农电工的管理问题是由于用工性质导致的,由于用工性质导致了待遇上的差异。所以电力企业要想要根本上提高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尽快完善用人制度,建立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尽可以地缩小同类岗位农电工和正式工存在的福利待遇的差距。

电人企业对于农电工,要进行必要的变革,要建立流动机制,对表现合格者的员工才能继续留用,对于不能胜任的员工要坚决予以淘汰。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农电工,企业要打破原有体制上的束缚,给予额外奖励和破格提拔的机会,让优秀的员工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

4.结束语

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劳务用工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企业对于农电工的管理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要通过制度的引导激发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在用工标准上要淡化农电工的思想界限,从管理制度入手消除农电工的身份界限,从企业文化上对农电工进行的心理上的融合。企业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电工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企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姗.劳务用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4

[2]刘华呜,李小萌.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5

论文作者:芦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浅谈供电企业农电工的创新管理论文_芦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