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探讨论文_张秀玲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探讨论文_张秀玲

张秀玲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或高压氧治疗,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6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评价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55.38%,χ2=8.6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瘫患儿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疗效。

[关键词]脑瘫 小儿 护理 干预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15.06

作者单位: 274900 山东菏泽,山东省菏泽巨野县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 张秀玲(1979-),女,山东荷泽人,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Th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Zhang Xiul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13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both of which were given routine drug 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Besides, 6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65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The effects after 6 month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92.3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5.38%), χ2 =8.663, P <0.05,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nursing; intervention

小儿脑瘫是指在妊娠至新生儿期,通过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可形成永久的、可变化的运动障碍及姿势障碍。近年来,我国小儿脑瘫发生率有上涨趋势[1]。但早期经心理护理、功能训练、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对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2]。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65例脑瘫患儿均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小儿脑瘫患者130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2.4±0.7岁,所有患儿均经病史、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与分型[3]。其中痉挛型30例(23.08%)、迟缓型30例(23.08%)、手足徐动型29(22.31%)、肌张力低下型29例(22.31%)、混合型12例(9.23%)。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常规药物或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适当的鼓励,尽量调整患儿的情绪,使之接受治疗与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患儿家属多交流,耐心讲解患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大,越利于康复,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向患儿家属介绍育儿、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使其在家中也能很好干预,坚定信心,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压力与经济负担。

1.2.2姿势护理

抱姿应使患儿的躯干保持竖直状态,头稍下垂或靠在护理人员肩上,保证患儿完整的视线;坐姿应尽量保持患侧膝关节呈伸展状态,若患侧腿被动屈曲,放置一侧,护理人员或家长用一只手协助患儿伸直肘关节,另一只手置于患儿肩部,向下施加压力,至患儿能自行控制手臂伸直;若患儿脊柱不能充分伸展,可坐高度以患儿膝关节到足底的长度适宜的小木箱,可促进脊柱伸展。

1.2.3睡眠护理

护士与家属在患儿睡眠时应及时协助变换体位,并矫正异常姿势。而偏瘫患儿要取卧位或健侧卧位,防止长时间受压造成肢体麻木、循环障碍等症状。

1.2.4饮食护理

进食体位选半坐位,头稍前屈,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确保蛋白质、微量元素摄入充足。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制定饮食计划,喂食时勿过快、过量,以助消化吸收,同时诱导双唇合拢。饮水时注意不要将杯沿置于患儿牙间,避免咬杯。

1.2.5运动训练

给患儿适当的被动训练,可促进康复。根据不同年龄与脑瘫不同类型,对全身不同部位可采用按压穴位及多种推拿按摩,每次按压保持30s,每次推拿按摩10次。若行上肢运动训练,握紧患儿双手轻轻上举,于胸前交叉外展、并作下垂动作;下肢运动训练,将双手掌置于患儿膝关节底部,协助作屈曲、伸腿、抬腿动作。反复训练10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护理时间均为6个月,通过小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测试判定,治愈:运动功能、智力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童基本无差异,发育商(DQ)>85分;有效: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均有所改善,DQ升高>10分;无效:临床表现、DQ均无显著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由表1可见,康复组患儿经过综合性康复护理,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后,χ2=8.6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康复组6527(41.54)33(50.77)5(7.70)92.31

对照组658(12.31)28(43.77)29(44.62)55.38

3. 讨论

小儿脑瘫由多种原因造成,如脑缺血缺氧、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分娩过程异常、新生儿窒息、核黄疸、先天性异常、低体重等。脑瘫是导致小儿肢体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小儿脑瘫的治疗原则是帮助其生活自理、重返社会,能与正常人共同学习、工作、生活。

有研究显示,年龄越小的脑瘫患者,治疗效果越好[4]。本研究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2.31%。谭红英[5]文献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文献显示58例脑瘫患儿经康复综合训练后,显效率27.6%,有效率72.4%。本研究通过心理指导,提高了患儿家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长期的护理干预提供保证。同时也十分注意随时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与体位,促进患儿的运动水平与机能的恢复。早期功能训练及推拿按摩的重复训练,可改善脑瘫患儿的四肢活动能力,故利于恢复躯体功能及肢体形态。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患儿营养均衡,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步骤,故应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指导患儿家属根据不同年龄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的干预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其具有合理化、疗效好等优点,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孙冰冰,张立华.关于临床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8(S2):472-473.

[2]赵连英,杜明艾,陈陵.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03):97-98.

[3]何星瑶,容国安,廖明珍.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14(04):81-82.

[4]王海萍.小儿癫痫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05):239-240.

[5]谭红英.58例脑瘫患儿康复综合训练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04):63.

论文作者:张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探讨论文_张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