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立勇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立勇

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 055350

中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中的理论依据是物理实验,实验在物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演示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科学技术事业献身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如果演示实验不当或失败也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它的功效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显论述。

一、利用演示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开始学习物理,学生对物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而千变万化的物理实验现象,恰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过程的观察,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具体,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分析、比较、归纳,一些物理基本概念的形成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摩擦力时,可以用演示实验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演示,学生观察),把一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小车静止,当用手轻轻的推动一下它时,它开始运动起来,但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的速度却越来越慢直到停下来。在把这个演示实验做完后,问学生:运动的小车为什么到最后却停下来了呢?学生回答:小车受到了阻力, 那么这个阻力是什么呢?最后老师指出这个阻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摩擦力。通过这个演示实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也对学生学习物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演示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课堂演示实验能教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出结论,又能锻炼其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牢固记忆、活跃思想、丰富想象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思维也有所提高,又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新的感悟,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例如,在做研究压强大小实验时,先让学生猜测固体压强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用演示实验来验证猜测。在做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时,让学生自己考虑成像条件再看演示实验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这种围绕课堂演示实验层层设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我们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而学生仅是观众,课后的教学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探究来做课堂演示实验。如学生做“平面镜成像探究”的实验时,以四人为一组,在课堂上对此实验进行探究。做实验之前让学生设疑、猜想和假设问题、设计实验过程,求证理论,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自己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作风

我们知道,物理的理论基础是实验,如果要想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验上要有新的发现。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注意实验细节和合理的操作方法,并且力求使其他学生也能看清实验现象和数据,而不应怕麻烦、怕动手。如解完《化学肥料》一节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社会小调查:碳酸氢铵与尿素在使用上有何差别?为什么?在上交的调查报告中学生们都能回答出他们的使用方法,而对其原因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碳酸氢铵易潮解;有的说碳酸氢铵不易溶解,尿素易溶解。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让他们做了两个对比试验:将碳酸氢铵分别放入水中,观察二者是否溶解;分别加热碳酸氢铵和尿素,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实验发现,碳酸氢铵和尿素都易溶于水,而在加热时,碳酸氢铵会逐渐地消失而尿素却只是处于熔化状态。根据实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不仅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演示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讲实验”。因为有的教师认为:“没有实验照样可以教好物理”、“做好一个实验不如讲好一个实验”。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有些物理知识,光凭教师嘴巴讲,学生没经历过,学生心理上很难接受。比如电阻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等吗?教师用实验稍加演示,学生就明白了。

2.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实验前不向学生作说明,否则学生不知实验目的、观察对象,更谈不上如何去思考。学生就变成了“看把戏”。因此,教师在实验前应向学生介绍仪器,说明观察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3.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在讲台上演示,教室又有那么大,学生又有那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选择演示仪器等要注意让全部学生都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明白。更不要只顾自己操作方便将实验装置朝向自己,或者长时间站在实验装置与学生之间,挡住学生观察视线。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还要避免忙于操作,不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最后学生看到了现象,记住了结论,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将严重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

论文作者:张立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