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新,孔相玲,鲍文才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新,孔相玲,鲍文才

杭州大邦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方面设计的建造,需要结合城市的需求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制定全面的建设计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园林植物景观,除了能够满足城市的生态需求外还能体现美学价值,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城市居民的眼球,让城市居民在观赏中领会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从而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效率。

关键词:园林植物;海绵城市;建设应用

1导言

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内涝问题尤其突出,怎样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收、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破解城中看海、径流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植物具有构建良好生态系统,净化空气,储存、净化、利用水的功能。城市建设应该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植物建设园林植物景观,使其作用充分发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2园林植物对海绵城市的主要作用

2.1基础载体功能

园林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这主要是因为园林不仅是配置生态景观的基础,而且也是营造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起到维护城市雨涝系统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修复生态的自然环境。目前,在海绵城市的概念背景下,园林主要通过调节城市水循环系统达到改善环境的目标,园林植物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滞留,同时,也可以借助雨水实现园林植物景观优化处理目标。当前植物已经不仅是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角,而且是让雨水设施焕发生机的重要载体。植物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是维持有限结构空间生态平衡的重要工具,可以起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

2.2绿色开发功能

园林植物极大保护了城市水体环境,是调节城市水循环的重要装置,通过植物可以发挥有效净化水体和蓄水及调节水资源的功能。园林植物还可以实现良好的涵养水土效果,这对于发挥出海绵城市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兴起,园林植物建设有了新的意义,园林植物建设也不再仅从人文美观的需求出发,而且是要根据地域自然气候特征,发挥出园林植物在保护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价值。例如,绿色园林植物还具有城市绿化、改善交通、抗震减灾、排水循环、雨污分流、协调给水等重要功能,只有培育出有着良好自然调节功能的园林景观植物,才能发挥出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城市生态圈构建良好的植物系统,起到有效消除污染因素,全面净化园林环境的作用,实现绿色资源的深度开发。

2.3环境治理功能

现代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包涵植物、土壤、地下水和排水设施等基本组成部分,植物是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植物可以起到控制环境污染、雨水径流以及水体循环等作用。植物在吸纳、滞留污染物和促进环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植物是对湖泊河流等进行维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园林植物可以有效增加雨水滞留期,起到减少地下水下渗和缓解洪峰的作用。其次,植物还是减缓地表泾流量,增加植被覆盖量,实现自然资源有效循环的重要手段。第三,通过植物可以起到调节空气的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CO2,并释放O2,有效改善自然环境。通过植物实现净化自然环境的效果,同时,有效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而满足海绵城市发展的需求。

3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

3.1屋顶绿化工程

屋顶绿化是一项集雨水收集和雨水利用为一身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也是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主要的应用方式,屋顶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了屋顶植物的配置、屋顶材料的选择、屋顶排水设施的建造、屋顶生态结构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屋顶绿化工程中所应用的植物多是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并且出与对其生长环境的考虑,要尽量选择耐干旱、耐高温、抗风沙的植物。屋顶排水设施的建造是屋顶绿化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建造环节,屋顶的排水系统的合理程度要高,并且要保证1h的暴雨排水量,在排水系统的出口装置中应设置过滤系统。但是屋顶绿化工程在城市老城区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在新建建筑中建筑商为了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了建筑屋顶和负荷量,导致屋顶绿化工程比较简易,花园式的屋顶绿化工程比较少见,因此,城市建筑部门要普及屋顶绿化工程的应用,使其应用的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

3.2下沉式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和应用

下沉式绿地是绿地系统的修建基本都是处于路面以下,道路设计标高需高于绿地,让雨水自流进入两侧绿地,自由下渗。这样可以将街道、广场等过剩雨水引入树池和周围绿地,通过树池和周围绿地内土壤过滤和雨水收集口,收集于周围的储水模块内。下沉式绿地能够有组织地汇集雨水,蓄积雨水,其在突发暴雨时能减少城市防涝的压力。在建设下沉式绿地时,植物配置的选择应考虑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运用发挥植物自身美的同时,也应基于地形地貌综合考虑。①对于地势有起伏的地方,在排水时易积水,应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耐涝性的植物;②对于气候或立地条件严峻的地方,应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尽量多用本地乡土植物;③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减轻污染物的影响,可以适量选择抗污染物强的植物;④尽量选择低维护的植物,如多年生宿根花卉类,减少管理成本。

3.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的构造主要分为5部分,具体内容和功能如下所示:(1)蓄水层。雨水通过在蓄水层集聚会,有部分沉淀物在此沉淀,能够促进雨水的渗透,同时能够去除掉部分有机物和金属离子。一般蓄水层的深度在10~25cm;(2)覆盖层。多由树皮和树叶等组成,深度在5~8cm,此部分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能够阻隔土壤水分的蒸发,为植物根系提供了水分,能够创造良好的微生物生存条件,降解产生肥料,促进植物生长;(3)种植层。植物的营养和水分主要在种植层。通过下渗、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方式能够除掉雨水中大量的污染物。种植层一般选用的材料是60%~85%含砂土,其中存在大约5%~10%的有机物,黏土含量控制在5%以内。种植层厚度需要在12cm以上,根据植物类型适当地进行增加;(4)人工填料层。人工填料需要有较强的渗透性,根据当地的降雨特性、规划建设面积等决定其厚度,通常选用炉渣、砾石等;(5)砾石层。收集雨水,在底部的排水孔能够排出雨水,厚度大约在20~30cm。

3.4小型绿地建设

小型绿地建设主要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其具体建设过程为将小规模的绿地规划到不同的街区中,再用绿道作为各种绿地的连接方式,这种小型绿地建设改变了传统的集中式绿地规划方式,这种灵活的小型绿地多呈下凹状且占地面积较小,只有几十平米左右,因此,小型绿地的布局设计的应用比较灵活,能够满足多种场合的需求,并且能够更好地融合周围环境。在设计和应用小型绿地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径流模拟并计算其径流系数,并在其汇水分区中设计草沟、雨水花园、干池等,进而使小型绿地具备雨水调节和缓解洪涝灾害等功能。小型绿地建设工程中,要栽种既能适应陆地环境又能适应水中环境的植物,如狼尾草、千屈菜、细叶芒等,并且所选择的植物及其组合设计要在实现调节水资源和治理水资源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景观建设的审美需求,还能使小型绿地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观赏效果。

结束语

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雨水系统平衡场地的水文特性,从而避免过多的降雨造成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产生的污染。这种低影响的遇水系统包括诸多内容,比如屋顶、雨水弃流装置、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符合未来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阳,周建华.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0):93-95.

[2]刘梦姣.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20):121.

[3]王杰.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4):121-122.

[4]曹婷.浅析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107.

论文作者:李建新,孔相玲,鲍文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建新,孔相玲,鲍文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