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何以保持坚挺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势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令泰铢、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印尼盾纷纷贬值,连续创出近年对美元的最低比价,港元和韩元也经受冲击,但同处东亚的中国人民币却似乎一枝独秀,稳中走强,创下1995年汇率并轨以来对美元的最高价:8.28∶1。
至此,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的态势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持续近四年的宏观调控,旨在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一度过热的经济降温。目前已实现“软着陆”,物价涨幅从1994年最高时的21.7%降至今年7月份的1.6%,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控制在预期的目标内。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贬值动力减弱。
其次,国内需求平稳。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对外国原材料如钢材等的需求旺盛,进口大增,外汇供不应求;如今在财政和货币“适度从紧”的政策下,国内需求有限,进口增长平稳,不少企业资金紧张,人民币走俏。
第三,外贸顺差扩大。今年以来,我国出口恢复增长;而进口增长缓慢,外贸顺差前7个月已超过200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外资净流入势头未变,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260亿美元。外汇市场持续卖超,结汇大于售汇,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目前已达1280亿美元。
以上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决定了人民币在过去两年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只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变化,人民币坚挺之势仍将保持下去。
人民币值钱,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引以自豪的事情,如今中央银行感受的却是货币升值的压力。去年出口低迷,许多外贸企业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呼声很高,但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的现状,令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不得不大量收购外汇,抛出本币,于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而人民币升值的势头有所抑制,仅从8.31∶1升至8.29∶1。
人民币坚挺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但另一方面,对此也不能过于乐观,原因有三:
一、眼下人民币继续保持强势,加大了中央银行的调控成本。央行为稳定汇率不得已买进外汇,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项下的人民币占款增加,这与政府“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相矛盾的。对此央行采取一些中和的办法,但毕竞增大了调控的压力。
二、人民币若继续走强,对出口不利,虽然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二成以上,但多属恢复性增长。此番东南亚金融动荡,各国政府纷纷放弃固定汇率,采用浮动汇率,默许本币贬值,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这些国家出口增长,改变经常项目逆差的状况,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结构与中国相似,货币贬值带动出口,将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人民币尚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特别是对资本项目的控制严格,这是此次东南亚金融风波不能波及中国的重要原因。然而,开放金融市场,人民币走向可兑换,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开放金融市场后,人民币是否依然不会受到“热钱”的冲击?还有赖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监管体系的完善。
国内有专家建议,在宏观经济环境好转之时,政府应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在银根方面有结构性松动,同时加紧金融和外汇体制改革。这样才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证人民币汇率不大起大落,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