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要讲政治——读两本书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本书论文,讲政治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是做新闻工作的,近期要认真读两本书,一本是《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本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这两本书,对于指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闻宣传讲政治是具体的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8周年的讲话中说,讲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事新闻宣传的同志讲政治,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党报,作为党报的编辑记者,讲政治最主要的就是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报永恒的主题。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在于是不是唱响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什么叫主旋律?江泽民同志讲,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就是主旋律。唱响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胡锦涛同志讲,唱响主旋律,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政策教育干部群众;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教育干部群众;用一切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什么叫打好主动仗?就是要总结并运用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特点,遵循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重在建设,以积极进取、科学务实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说要主动,不能被动,不允许不动,更不允许反动。对党报的编辑、记者而言,特别要求在讲政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工作,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去打好主动仗。我们是打了一些主动仗的。2月12日,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报社党委敏感地感到文章的分量重,文章的精神实质和江总书记去年12月31日的重要批示是一致的,和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的精神是一致的;14日,本报发表了武昌区素质教育的报道:《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缺》,随后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主动精神。我们知道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是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后,15 日本报予以全文转载,本报成为20日前转载的全国少数几家报纸之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于2月26日发表后, 一个时期内全国省报只有少数几家发社论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我们在省委领导的指示下不仅很快发了《新形势下党建的努力方向——论三个代表》的社论,还到天门去采写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长篇通讯《走进健康——健康村健康发展之路》,撰写了评论员文章《“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农村新报》4月26日在全省最早进行“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教育的报道。省委副书记王生铁、罗清泉给予充分肯定。这些报道和评论就是打主动仗。
讲政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有些新闻不带政治性质,但任何一张报纸,从总的新闻宣传来看,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我们要把党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贯穿到报纸的新闻通讯、言论、消息、图片中去,贯穿到版面编排中去。
比如,新疆有一个兵团的副司令员因腐败被绳之以法,外埠有的报纸就做了这样一个标题:“又一贪官落马”。要是做成“党惩治腐败,又一贪官落马”的标题,效果就很不一样,这表明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惩治腐败。这一事例说明,讲政治,还有个如何讲的问题。
二、新闻讲时效是有前提的
新闻规律之一,是要讲时效。现在,我们说《湖北日报》时效性不强,是因为在全省50%以上城区、90%以上乡镇看不到当日的报纸。这不是报纸本身的时效性不强,而是报纸发行时效没有跟上来。
我们还要看到,党报的时效对有些人不起作用。江泽民总书记批评某些不讲政治的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文件、不调查研究,切中时弊。党报记者不要把一些“四不”干部吹上了天,组织部门更要防止这些“四不”干部得到不应有的提拔。党报宣传一个干部,要看这个干部学不学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读不读党报党刊,研究不研究党和政府的主要文件,调查不调查实际情况,干不干实事,说到底,是不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
新闻讲时效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保证新闻真实与准确。保证新闻真实、准确,要讲本质、总体、发展趋势真实。要按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要求,做到新闻工作阶级性、党性和新闻真实性的统一,保证个别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现在的存在与发展的统一。
江泽民总书记讲,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要找几个事例证实某个观点并不难。我们的新闻工作要始终注意看主流、看本质,反映代表党的根本要求、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闻需求。要防止搜奇猎异,防止捕风捉影。
我省一年判40多万件案子,但南方某报只报道错判了×××个,不提40万,光说×××个,还不吓人!?要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讲新闻时效。注意从本质、主流、发展趋势上看问题,这就要始终做到以正面宣传为主,歌颂光明为主。
正面宣传,就要看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趋势是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反映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我是主张舆论监督的。搞批评方面的报道,首要的问题,是要站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敌对势力要狠,要出重拳,去年在“三大斗争”中我们报纸就干得很出色。对于有的地方群众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对于有的地方干部的一些不当之处,报纸只要是善意的有益于改进工作的批评,都是允许的。
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我们要特别爱护。
三、新闻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总书记讲,党的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崇高的职责。
新闻每天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随时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影响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如果导向错误,后果将很严重。
一张省报,对全省人民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对全省工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同志讲过,要使党的报刊成为全国思想上的中心。党报党刊是舆论主干。哪个地方报纸用得好,要总结这方面经验。用得好是思想中心,是对领导工作最大的帮助。指导现实工作要看党报!邓小平同志教育我们,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要了解全国全省的大事、大局,不看《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怎么行?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句话,古人讲过,今人讲过,国内人讲过,国外人也讲过。我们说,既要讲“以人为本”,更要讲人以理想信念为本。江泽民总书记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就是讲以人为本,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的。
“以人为本”是中性的,不能强调过头,一定要强调以理想信念为本。“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同样是中性的。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关键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市场、股票这些东西也是中性的。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用,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是丢掉了事物的本质。股票上市,看什么人操作,为了谁?如果是为自己谋私利,肯定要出问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讲文化,是讲大文化。新闻舆论也在大文化范畴内。总书记提“三个代表”,讲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也经常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者是一致的,主要内容相同。
大文化以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根本是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基础工程是教育和科学,重要内容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重要条件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要遵循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什么叫先进文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先进文化可言,离开了理想信念,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可言。我们要真正弄明白,真正看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做好党的新闻工作。把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看作是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四、新闻事业要有创新的作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民族要创新,社会主义制度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也要创新。如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创新,可能没有前途。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说,邓小平理论也是创新。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的水平,对当今时代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
创新不是离经叛道。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不能背离。思想上的根本(理想信念)不能丢,思想路线上的根本(实事求是)不能丢。运用到报社工作上来,党报内容上的创新只能随着党的理论走。党的理论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要在报纸报道形式上创新、报社管理体制上创新。报纸要不断采用新的手法,推出新的、好的新闻作品;要锐意改革,着力进行报社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开创报社工作的新局面。
报道方式的创新,要围绕生动活泼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功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采写新闻,让党报的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从而增强党报的影响力。有人根本不愿读党报,以可读性不强作搪塞,那要另当别论。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有人说:“报纸的生命只有一天。”如果报纸一年365天都办得群众爱读, 不就天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了吗?年年如此,不就是永葆青春了吗?
党的报纸要不断开拓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报的编辑、记者,工作要不断创新,其中一个具体的要求是,为党报写稿、编稿,要不断转变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写作方式,不断开辟新的报道领域,用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