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对策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27(2000)04—0077—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许多前进中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进而寻求发展的良机。
一、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重危机
从外部来讲,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高消费的消极影响。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人才资源并不富裕,但是在目前的就业过程中,人才高消费却越来越普遍。据1999年10月16日《青年报》报道,羊城某企业拔高用人要求,硕士打杂工。报道说,在广州今年举行的几场大中专毕业生暨在职人才供需会上,95%以上的招聘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中专生和职高生则乏人问津。一些简单劳动的工作,也一律要求受聘者具有高学历。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从事简单劳动,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的技能要求,不仅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人才高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对中低级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只需要本科以上的高级人才,这不仅造成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过早流失。人才高消费对中等职业教育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中职毕业生就业难,这就致使中职教育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同时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渠道不畅,也使广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望而却步。
2.教育产业化的认识偏差。以《中国改革报》1999年5月18 日推出的天津商学院沈鸣的《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使教育成为消费热点》文章为标志,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地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
对教育产业化持赞成态度的代表性观点为:
——教育产业化将使教育迅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教育产业化为民间资金提供了新的投资空间。
——教育产业化有助于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优势。
——教育产业化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
对教育产业化持否定态度的代表性观点为:
——教育产业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推卸了在调解社会公平上应负的责任。
——教育产业化可能使教育特别紧密地向经济价值倾斜。
——教育产业化可能使城乡贫困人口在失去了政府体现社会公平的因素制约后,会被迫陷入“先要挣钱再去读书”的困境,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经过讨论,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正确精神的指导下,大家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因为教育作为社会产品,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且教育具有“教化”的功能,不可能等同普通定义上的产业。但在这场讨论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面影响表现为:对“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的理解为“高中”教育,即普通高中教育,这种片面认识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巨大冲击,造成了中职教育的生源锐减。
3.生源流失导致中职教育衰退。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民负担重,农民收入不高是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也就是初中毕业后,生源大量流失,其主要流失量在农村。在98年以来,中职教育走下坡路关键时刻,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锐减,反过来读书成本猛增,使得大量农民子弟无钱读书而被迫外出打工或者失学。湖北省1999年初中毕业生69.6万人,其中升入高中的仅有23.4万人,升入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有38.5万人,余31.5万人没有继续入学,2000年余下20多万人,两年50多万人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这不仅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甚至严重阻碍着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从内部讲,中等职业教育弊端主要表现在:
1.教育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条块分割”、封闭办学的布局结构,低水平的重复设置,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规模效益普遍低下。部分中专学校规模只有500人左右, 有些只有二三百人,少数学校已经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
2.教育目标定位太高。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而中等职业教育却仍然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七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职教育统一教学大纲,我认为多此一举。初中毕业如果学习那么多文化基础课程,倒不如读高中考大学。
3.教育模式老化。中等职业教育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管理都是沿袭高等教育模式,反过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却走到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面,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已经瞄准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等二十一世纪发展方向,而中等职业教育却亦步亦趋,严重地脱离了自身的实际,严重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发展的空间
尽管中等职业教育隐含危机,困难重重,但仍有发展的空间。
1.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还要大力发展。纵观世界职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发现,发达国家都注重发展中等职教,即使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等职教仍然举足轻重。据联合国教科文1995年提供的92个国家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统计表明,高中阶段的职教迅速增长是最基本的趋势,10年间平均增长了83%。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有高级科技人员,也要有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只有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科学技术才能转为现实生产力。当前我国劳动者的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据近年统计,我国企业职工受过中等教育的只占36.18%, 农村劳动者素质较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技推广机构的专业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按“三定”标准测算,仅此一项,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全国就需补充中专水平的专业技术骨干60—70万人,如果考虑到发展乡镇企业和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的需要,则需要量更大,这些,仅靠短期技术培训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才能满足这种需求。
2.国家决定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最近,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职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 计划用2至3年时间,初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布局合理、专业门类齐全、 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职学校布局结构。并提出要集中建设好3000所重点中职学校,在全国发挥肯干和示范作用。合并、共建、联办,划转是这次调整采取的形式。合并可以是中专学校之间,中专与技校、职高之间的合并,技校与职高的合并,可以是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合并,也可以是国有民办或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共建是指在投资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中央部委与省市政府、地方业务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共管;联办是学校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资源共享;划转是部委直属学校划归地方管理,省市业务部门所属学校划归教育部门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才能走出低谷?近几年来,不少地方、部门、行业,出于自身的迫切需要,积极进行布局结构的调整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经验,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低谷,就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加速各地的布局结构改革与调整。调整是大势所趋,是势在必行,只有在调整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发展是硬道理。实践表明: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改革求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和困难。
1.进一步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持续的“普高热”和激烈的办学竞争压力,使不少职业学校陷入困境。部分办学者对职业教育的前途缺乏信心,认为办职校不如办“普高”。与此同时,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普遍认为读职校没有发展前途,因而对职业学校兴趣不浓,报考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不高,与持续不减的“普高热”形成强烈反差。为此,必须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接受1—3年的职业教育,是今后每位就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必备条件,是农村学生致富有门、升学有望的良好途径;充分认识到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具备较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劳动者,越需要发展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
2.真正解决好职业教育与科技、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紧密结合,保证职教有的放矢,提高职教的针对性、实用性,让“教育成果”得到社会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先后创办了以农科类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单一农科类专业职校招生难、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发展出发,积极转变专业设置方向、调整专业结构。主要是改以往单一的农科类专业,向与三产结合的综合型专业结构转变。农科类专业要及时实现内部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市场需要,设置诸如蔬菜等特色效益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特种养殖业、农业综合经营与开发等紧缺专业。工业和服务业专业设置,目前主要以培养技术型和操作型的劳动力作为办学目标。
3.切实深化教学过程改革,真正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真正形成理论结合实际,重视实际操作的模式,调整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千方百计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把职业教育真正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战场。
4.转变办学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促进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在办学体制上必须打破政府办学的单一形式。在激活运行机制上,要把学校人事权、分配权、管理权、经营权放手给学校,特别是人事管理权,在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行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化经营,积极推行竞争聘任合同制,把不称职和不需要的教师适时推向人才劳务市场,促进职业学校教师的新陈代谢。这样通过机制创新,既可以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又可以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拓宽职校办学空间,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办学热情和主动性。
[收稿日期]20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