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工作中“海绵城市”的应用与探索论文_白鹏飞

城市规划工作中“海绵城市”的应用与探索论文_白鹏飞

大连市城乡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大连 116011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合理利用非常重要,但城市规划过程中非常容易忽视,导致我国不少城市一旦遭遇暴雨就会发生内涝,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失,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海绵城市又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渗水问题。随着国家对海绵城市的重视,如何更好的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使城市规划更为科学合理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应用

引言

加强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分析,有利于为城市规划水平提升提供保障,并保持海绵城市良好的建设状况,完善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服务功能。因此,需要重视海绵城市理论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使最终得到的规划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不断丰富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同时,应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过程加以控制,处理好其中细节问题,为该理论潜在应用价值提升打下基础,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1海绵城市的自身价值探索

1.1进一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缓解城市的排水、蓄水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水循环工作,及时缓解城市积水或干旱问题。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也较为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这样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雨水的利用率。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雨水循环,雨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融合在一起,通过净化水厂的净化能够让人们正常饮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1.2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城市规划中的排水问题越来越严峻,大雨的排出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雨水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就会给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排水设计能够借助地表植被以及水系吸收区的建设来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1.3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有效落实就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绿化植被面积需要增加,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城市中各类湿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减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面积来发挥自然资源的自身作用。此外,海绵城市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2城市规划工作中“海绵城市”的应用与探索

2.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受到全球变化的环境情况的影响,各个地区中的气候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雨期对于道路工程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保障道路畅通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外界带来的干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如下方面的工作:城市道路中绿化带的建设应该使用下凹式,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平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缩减雨水的径流面积,并且还能够改善雨水的径流质量以及缓解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强化外来水源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开展城市道路初期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使用街道树池以及透水路面等现代的公共设施来完成强化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除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能力之外,对于改善过后的道路,可以通过使用“人工引流”的方法进行。对于城市中雨水系统的引入,应该借助绿化带底部的水流暗道来完成,从而加强水系统的活力,带动水循环。在城市的建设初期,不仅要考虑到城市中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还应该对城市中雨水资源的管理、储存以及利用等问题加以很好的考虑,以此来强化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2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结合

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的结合,同样可以满足海绵城市理念的需求,并且能构建美观建筑。将二者有效结合,于建筑屋顶构建雨水花园,借助吸水植物,收集雨水,最终实现循环利用。但是,在具体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屋顶材料的控制。可选用砾石层、砂层、植被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的方式。再借助排水管,将多余雨水排除,用于周边植被灌溉,满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此外,加强对人工绿地和园林的建设,增强城市洪水弹性应变能力。

2.3水系湿地

如果城市中的水面率为5.14%,同时在道路的两侧位置处预留出宽为30m的绿化带,如此一来就能够给植被缓冲带、雨水滞留塘以及河滨湿地等系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这一效果,就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对目前水系的湿地力度进行强化,尤其是对处在城市低洼地区的坑塘和河沟,更应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保护。(2)需要对城市的综合建设情况加以分析,尤其是对城市中公共系统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应该做好历史水系统的勘测工作,再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相应恢复工作,尤其是有着较高内涝风险系数的城市。通过对相关调查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出,应该做好城市道路和河道之间的绿化工作,并且还应该将原有的绿化优势充分地应用到其中,并且进行植被缓冲带的建立。

2.4加强城市园林规划

为了使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充分体现,需要加强城市园林规划,落实好相应的规划研究工作。具体表现为:(1)海绵城市理论支持下的城市园林规划,可结合园林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将源头分散模式引入到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使得这种新型雨水管理模式作用下的城市地理的水文特征不会受降水期改变方面的影响,满足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土地资源科学利用要求;(2)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园林规划,也需要加强绿色屋顶植物设计,打造出实践效果良好的雨水花园,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并实现对光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问题的科学应对。在此期间,落实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园林规划中的绿色屋顶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实践中所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并用垂直绿化的方式进行合理搭配,使得城市园林规划中绿色屋顶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为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持;(3)在开展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园林规划中的雨水花园建设工作时,需要对砾石底层、砂底层、种植夹层、覆盖表层和蓄水表层等雨水花园采集部分进行合理设置,运用穿管技术来优化雨水花园的采集结构,使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能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避免发生城市园林规划中的问题。

2.5有效构建绿地广场

构建绿地广场是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重点额一项重要内容,绿地广场的构建,也能够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该项工作的开展也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在实际开展城市绿地广场的建设工作时,首先需要了解整个城市的方位,并且通过考虑周边的环境因素,确定出适合构建绿地广场的区域,再借助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对该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强化绿地广场的建设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但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推动城市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借助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建设、修复和保护,以此更好的增强城市的海绵特性。

参考文献

[1]陈胜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45-48.

[2]彭晓平,何子平.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19-20.

[3]李林.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75.

[4]杨家伟,张银龙.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J].城市地理,2017(6):35-37.

论文作者:白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工作中“海绵城市”的应用与探索论文_白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