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生动的课堂情景教学,开展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培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229-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课改教师,我明白,如果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就是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下面谈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叶圣向老先生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的原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变着法为学生创设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就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堂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查阅资料,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的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快乐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头就足了。
语文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枯燥无味地听”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材,开展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把师生都转换为文本角色,拉近学生与教师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语言。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员。通过读、讲、演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叫苦连天、议论纷纷。”是本课重点词语,如果教师“魔方”似的讲解,二年级的孩子很难理解。所以,我巧妙地融词义理解与阅读、表演之中,孩子们就不知不觉地理解词语,理解了句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语文中蕴含的情趣。
二、引导学生读中质疑
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比如,我们在读一本新书或者学习一篇新课文的时候,一开始不是全都能读懂的,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且这问题是自己产生的,并不是别人给我们提出来的,再讀一遍的时候会弄懂一些,有些读了两遍还弄不明白的,查查字典,翻翻资料,再读一读,最后就读懂了。这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能力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充分地读,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试着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讨论、解决了以上同学提出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老师也要富有感情的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小刺猬称赞小獾什么?小獾的板凳做的很粗糙,为什么还称赞它呢?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把读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把有关老师的提出问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这样既利用插图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又抓住重词句体会课文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质疑。这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理解基础上的对课文的又一次整体把握。
三、读中点拨,培养语感
学生语言感情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仅仅让学生大量、充分、多种形式地读就能得到的,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还要给予大量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入情入境,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首先,创设情境。“新课标”指出,应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之首,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给予关注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激活学生与课文有关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行阅读,为语感培养奠定良好而积极的心理基础。创设情境,对于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阅读的导入过程,或者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者借助挂图、实物、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
情境的创设,能够架设一条连接现实生活的桥梁,唤醒孩子们相关的生活经验,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生从生活对文本,再从文本到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感知书面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了基础。
培养学生的语感,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特点。如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在学生读第2自然段时,我随机板书“漂”,在读第4自然段时板书“飘”。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边读边发现“漂”是三点水旁,因为船在水里漂;“飘”是风字旁,风筝乘风才能飘。接着让学生用“漂”和“飘”各造几个句子,再读读书中的句子,这样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理解、朗读,亲自感受、体会到了它们的不同意思。然后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发现,读中感悟,然后把自己的读书所得和同学交流。通过朗读交流,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语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形成较强的能力,光靠课内学习是不够的,也要靠课外学习。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要大量阅读课外书。“新课表”中明确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所以,在平时,鼓励学生勤读书,爱读书,善读书。
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或文章。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把问题记在日记本上,回到学校和同学、老师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同时指导学生课外积累,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积累在本上,为日常的习作储备材料。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作为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潜心读书,书生琅琅,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象;有充满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学生一定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我们的阅读教学。
论文作者:黄灿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语感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