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市 300120
摘要:为了分析PDCA管理对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5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括250例PICC置管ICU患者。对照组PICC置管ICU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PICC置管ICU患者采用PDCA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8%,疼痛程度评分为(3.84±1.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6%,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在PICC置管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PDCA管理;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是目前ICU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为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直接送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在给药过程中避免了药物直接与外周静脉接触,同时借助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对药物进行快速稀释,降低其对血管的刺激[1]。PICC置管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且使用时间较长,在PICC置管维护得当的情况下,其使用时间可达1年以上,从而避免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多次穿刺[2]。但是在PICC置管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导管堵塞、移位或者导管脱落等,影响了患者的治疗[3]。PDCA管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为了分析PDCA管理对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我院PICC置管ICU患者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PICC置管ICU患者的护理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5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括250例PICC置管ICU患者。对照组PICC置管ICU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例和118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6岁和43岁,平均年龄为(54.3±4.6)岁,包括贵要静脉置管患者86例、正中静脉置管患者85例以及头静脉置管患者79例;观察组PICC置管ICU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4例和116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7岁和44岁,平均年龄为(54.7±4.8)岁,包括贵要静脉置管患者83例、正中静脉置管患者86例以及头静脉置管患者81例。两组PICC置管ICU患者的基础信息,如性别、年龄、置管静脉等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PICC置管ICU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如为患者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用药干预、饮食干预等。
观察组PICC置管ICU患者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成立PDCA护理管理小组,成员8-10人,包括1名组长和1名副组长。(2)制定护理方案,针对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预案,如在穿刺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发生感染,观察患者是否发热,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前预防等。(3)护理措施实施,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基础操作以及各种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其次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执行无菌操作,在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进行有效消毒、对出汗较多患者应适当提高换药频次,及时更换贴膜,防止感染,在穿刺时选择合适与患者血管匹配的导管型号,注意动作标准轻容,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血管内壁损伤;此外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松动情况,是否发生扭曲或者打折情况,是否有堵塞现象等,对发现的情况及时处理。(4)护理问题改进,在护理过程中组长要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护理小组要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交流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5]。
1.3 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两组PICC置管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程度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验证;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验证。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统计两组PICC置管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程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8%,疼痛程度评分为(3.84±1.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6%,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建议在PICC置管ICU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贵丽,郑海燕. 集束化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 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4):539-542.
[2] 唐庆华,张际,王净,等.PDCA循环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2):1713-1715.
[3] 马宝红,李满娥,洪小京.PDCA 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141-144.
[4] 王春红,蔡志华,马宗娟,等.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北京医学,2017,39(7):743-744.
[5] 叶静,涂晶,徐言.PDCA循环管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65-167.
论文作者:赵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成功率论文; 静脉论文; 导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疼痛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