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四川威远 642450
【摘 要】目的 总结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体会。方法 翻阅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及特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和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利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完整、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体会
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利于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利于把控好各个护理质量关,利于实现护士人力资源和相应岗位的最佳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既利于实现护士的职业价值,又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患者满意率的提高,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1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及特点
1.1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法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就是各个科室在掌握护士学历、职称、年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护士分为不同层级,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组成,实现护士阶梯化分布,让不同层级水平的护士都能人尽其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明确不同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制度的指引下,实现分层级管理,同时要求不同层级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相互配合。主管护师主要负责病情较重且存在一定护理难度的患者,并对护师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配和指导。护师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轻微且护理难度不高的患者,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配和指导。护士主要按照指示负责患者的常规性护理。
1.2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特点
1.2.1对护士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不同的护士,其工作能力水平也有高有低,以往经常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护士安排工作,不管护士的工作能力如何,都需要频繁轮流完成不同岗位的工作,不能够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所明确,这样不仅浪费了护士人力资源,也对护士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容易使一些能力偏低的护士不知道应当向哪个方向努力。实施分层级管理时,是在掌握护士学历水平、护理工作经验、各方面能力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岗位进行合理的配置,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能力,使每位护士都可以在符合其能力水平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1]。
1.2.2确保护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工作分工更加明确,每位护士都了解了自己的职责所在,责任感更强,更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逐步实现为患者配备专属护士的护理现代化服务目标,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强调通力合作
虽然实施分层级管理使每位护士都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职能定位,但是不同层级护士之间还需要通力合作,高层级护士需要对低层级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低层级护士若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问题,也需要向高层级护士请教,只有通力合作,形成团队凝聚力,才能够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将护理工作完成好。
1.2.4明确职业规划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使不同水平的护士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利于护士了解自身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使护士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使护士为了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可以为护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以往在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未在掌握护士学历水平、护理工作经验、业务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对护士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分工,未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也就无法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现整体性护理,同时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护士的工作负荷量和工作压力,导致护理工作质量有待提高[2]。而在掌握护士学历水平、护理工作经验、业务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对护士进行分层,不仅改变了以往护理工作的任意分配,实现护理工作分工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将不同水平的护士分配在符合其水平的岗位上,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护士的工作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哪怕是患者人数剧增时,也可以满足所需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不同层级的护士都被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且明确了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护士的责任,既确保了不同层级的护士各司其职,又实现了不同层级护士间的合作,规范了护理工作,利于患者因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因为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不同层级的护士都有属于自己的护理工作范围,且使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得到专业的尊重,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层级水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护士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和培训的机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此外,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理工作任务都得到了细化,每位护士都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所明确,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护理工作范围,对自己负责的患者情况也比较了解,这样利于融洽护患关系,利于在掌握患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他们所需的护理服务,利于降低因缺乏对患者病情全面的把握而发生的护理疏忽,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因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护理技术更加精湛,以出色地完成护理工作,这样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毫无头绪地进行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高层级的护士还有责任负责指导低层级护士的工作,需要对低层级护士出现的护理差错负连带责任,因此,不同层级护士间需通力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利于团结稳定的阶梯型团队的形成,利于护士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利于护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利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完整、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10)14-16.
[2]杨西宁,赵自力,连初秋,赵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112.
论文作者:刘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护士论文; 层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患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水平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