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广福镇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6261)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无较大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舒肝解毒汤;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90-02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指人体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患病时间超过6个月或者发病时间不明确但临床存在慢性肝炎表现,临床上多见患者乏力、畏食或是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时肝区疼痛感强烈[1]。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多选择西药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对患者毒副作用大,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均于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7±9.14)岁;患者病程均于6~96个月,平均病程为(57.30±10.84)个月。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均于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9±9.25)岁;患者病程均于8~94个月,平均病程为(56.28±10.71)个月;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1次1.6g,1天3次;1个疗程为90天[2]。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主方为:柴胡10g、白芍15g、青皮20g、鸡骨草30g、萆薢10g、五味子10g、甘草5g;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药物:若患者舌苔黄厚腻,则属湿热困阻症状,于主方中加入绵茵陈30g、土茯苓30g;如果患者存在胸胁不适且脉沉而滞,则属气郁症,于主方中加入佛手10g、香附10g;如果患者存在脘痞厌食,同时恶心呕吐、苔白腻,则属湿阻中焦症状,于主方中加入藿香10g、佩兰10g、法半夏10g;如果患者心烦易怒,且舌红起刺,则属火郁症状,于主方中加入黄连10g、龙胆草10g、牡丹皮15g;如果患者形体消瘦,伴随神疲乏力与脉弱,则属气虚症状,于主方中加入黄芪30g、白术15g;如果患者血虚时要于主方中加入当归10g、鸡血藤30g;如果患者属中阳不足,则属畏寒肢冷症状,于主方中加入干姜5g、吴茱萸5g;如果患者舌质红绛,且苔少、干,则属肝肾阳亏症状,于主方中加入生地黄20g、枸杞子10g、女贞子15g;诸药水煎,1天1剂,1剂2次,于早晚各温服1次;1个疗程为90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LT、AST、TBIL、A/G;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有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稍有改善;无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见表2。
3.讨论
乙型肝炎是因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地区,每年约有超过100万人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肝衰竭、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而死亡[3]。尽早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抑制其继续发展为肝硬化或是肝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论证将慢性乙型肝炎归为肝着、胁痛、黄疸等范畴,发病位置是人体肝胆,关系到人体脾、胃、心、肾等脏器[4]。人体肝脏主要是藏血的作用,湿热毒邪不仅仅潜藏于气分中,经常深入血分,导致肝络瘀阻,呈湿热毒瘀交结之症;热会伤及人体阴血,而湿气会伤及人体阳气,这时肝肾会出现阴血虚耗之症,呈脾肾气虚、阳虚之症。此次实验所用药方为舒肝解毒汤,方中柴胡可达到疏肝解郁的功效;白芍为养血柔肝的良药;黄芪、鸡骨草具有解毒化浊、清热利湿的作用;茯苓、五味子可达到养肝护肝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亦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达到疏肝和脾、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乙肝舒康片治疗,观察组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选择舒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无较大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宗奎.疏肝益脾解毒汤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0):1029-1030.
[2]张卓,龚家斌,刘雅莉等.自拟方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45例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3,12(1):35-37.
[3]孙建新,孙方军,李陈莉等.治肝灵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及病毒变异株(YMDD)变异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6):861-863.
[4]陶玲,宋伟峰,刘杰,林焯英,蔡庆贤.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J].今日药学,2013,23(8):518-519.
[5]赵蕊,赵跃,曲美晶.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2):170-171.
论文作者:丁功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患者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慢性论文; 方中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