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舞蹈论文,作业论文,田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民间舞蹈与民俗学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集体传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它的内容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习俗、宗教、道德、伦理、民情等各方面,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因此,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生活的人体文化,通过人体的形态和神态传情达意、抒发情感,因而它又是一种非语言文字的文化现象。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民俗学就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项的学问”。(陶立璠《民俗学概论》,由此看来,民俗学研究的范围是广泛的,无论是物质民俗(如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等)、社会民俗(如家庭、村落、岁时、成丁礼、婚丧、社会结构等)和精神民俗(如宗教、道德、禁忌、民间口传文学、民间游艺等),民俗事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所不在。民间舞蹈做为一种活动的、依靠人体抒情达意的、作语言文字的民俗文化现象,自然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畴,这是不容置疑的。各类民俗事项经过长时期的集体的传承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在这种被“定形化”了的文化事项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的比例和地位。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民俗活动为民间舞蹈的传衍提供了具有特殊环境和氛围的广泛的舞台。
民间舞蹈的民俗性特点源远流长。从我国考古资料、岩壁画以及文献记载中,早已反映了民间舞是在人类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中产生发展的,它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的马家窑文化出土文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约五千年之久,它真实地记录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舞蹈活动的情景。彩陶盆口内壁画了三组五人连臂携手迈进,头饰和尾饰朝同一方向倾垂的画面。或许是出于画面处理的需要,五人一组之间用竖弧形线条相隔,实际生活中可能是围成一个大圆圈,这自然就形成了一个“舞蹈场”,它表现先民们在祈祝狩猎丰收或祭祀神灵或在抒发劳动后的喜悦之情。这各“联臂踏歌”的群众性古舞形成至今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民俗活动中久传不衰。著名的广西花山崖画,是反映壮族先民生活的珍贵史料,据有关专家们断定,崖画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所作。花山崖画场面很大,人像多达一千三百多个,有一部分明显的是舞蹈着的形象。他们排列整齐,动作一致,大多是双臂向上伸张,双腿半蹲,头戴饰物。人物的周围还画了一些动物、铜鼓、铜锣、藤牌之类东西。岩画所反映的内容说法不一,可能是凯旋归来的庆典,或是狩猎之后的歌舞,或是“拜水神”之俗的祭祀图。(陈兆复《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我国古代文献中尤其是明清时期著述的《百夷传》《南昭野史》《赤雅》《奥东笔记》《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广舆胜览》《扎朴》《柳边记略》等著作中,程度不同的笔录了当时当地各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俗活动中的情况,展现了民间舞与传统的风俗活动密切相联的关系。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赋以新的内容,从而使民间舞蹈的时代精神也得以升华。
二、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的关系
民间舞蹈是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中活的民俗文化事项,特别是在我国边疆各民族地区,被誉为“歌舞之乡”的村寨,“喜歌善舞”的民间艺人比比皆是。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运动着的人体来表现文化的,民间舞蹈载体是人。对于人和人体动作艺术规律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是不可能控制在科学实验室内进行的,只有田野作业才是获取第一手、真实的民间舞资料的唯一重要途径。因为这是由民间舞这一特殊的研究对象和性质所决定的,对于这种非语言文字的人体文化,只有自己亲身到实地进行考察才能获得生动准确的资料,这是在大城市或书斋里不可能解决的。不言而喻,建立在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才是坚实可靠的。田野作业是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的生命线和基础,是舞蹈工作者一门重要的基本功。
过去我国文献上记载的民间舞资料,多是文人从游记见闻有感而发的角度记录的,基本上是零散、浮浅的现象描绘。作为专业舞蹈家本人深入到民间采风进而编创成舞蹈作品,还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戴爱莲、梁伦、贾作光、赵得贤等老一辈舞蹈家和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创的。如戴爱莲先生为搜集少数民族民间舞于1945年到西康康定学习了藏族舞蹈后,在“康藏舞蹈大会”上表演了《巴塘弦子》《新疆土风舞》等。翌年,戴爱莲先生在重庆组织了“边疆音乐舞蹈表演大会”,此次集藏、维、瑶、彝、蒙、羌、汉等七个民族的民间舞首次同台演出,轰动了整个山城,谱写了中国现代舞史的重要篇章。四十年代初,延安的秧歌运动,体现了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向民间学习的坚定方向和满腔热情。1942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发表《讲话》后, 鲁艺率先组织起一支秧歌队,利用陕北闹秧歌的风俗,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在延安掀起了秧歌运动热潮。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那时的民间舞采风活动还仅仅是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提倡、组织下,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许多从事舞蹈编创、表演和舞蹈教学的专业舞蹈工作者,热情满怀深入各民族地区,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搜集、整理民间舞蹈。纯真质朴的劳动人民情感和他们绚丽的民间舞艺术,使这些舞蹈家对民间舞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新的飞跃。在此基础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的舞蹈精品,如《红绸舞》《荷花舞》《快乐的啰嗦》《三月三》等等。与此同时在舞蹈教育方面,也初步建立了一套民族民间舞训练教材。这一时期的民间舞采风活动,涉及的民族地区和民间舞种都广泛深入多了,并开始注意搜集图片、文字资料,初步开展了对民间舞蹈沿革的研究。然而由于采风活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培训,大多数人员尚处于学习模拟舞蹈动作阶段,对于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大多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盲目状态中。
建立在比较科学意义上的、具有一定规范性和组织性的民间舞蹈田野作业,还应首推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作。这项巨大浩繁的民间舞蹈基础工程,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组织了近万人的骨干力量,按照较为统一的调查纲目和操作方法,到各民族各地区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舞蹈,从它的历史沿革到动作说明,运用文字和现代化的音像手段一一忠实记录在案。历时十四载至今尚未完工的民舞集成工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保存和发展,为民间舞田野作业经验的积累都立下了丰功伟绩。
三、民间舞蹈田野作业的方法及其特点
民间舞蹈和民俗学其它门类的田野作业方法一般来讲是相同的,诸如课题选择、制定方案、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论文写作、修改检验等。此外,民间舞蹈做为流动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文化,又具有它独特的田野作业方法和特点。
1、忠实全面的学习、记录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是由舞蹈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场合下表演的视觉性民间艺术,是变化莫测、转眼即逝的流动艺术。在进行田野作业时,应该通过现代化的录像录音手段,把民间舞和音乐(含乐器)从头至尾完整地录制下来,这里包括舞蹈场面的全景、近景、特写镜头等。同时应配以舞蹈角色、队形、场记、服饰、道具、舞蹈表演程序、乐器种类等方面的文字记录。这是调查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从观察到记录民间舞技术操作方面的主要做法。然而这仅仅是初步了解了某一民间舞种外在的形态特征。做为一名舞蹈研究或编导人员,还必须亲身下到舞场里,成为舞蹈群体的一员,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民舞活动中去,挥臂踏足毫不走样地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忠实地学会某一民间舞种的全部动作,以便准确掌握该舞种的基本动作、风格韵律和演变套路。
民间舞蹈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节奏、基本步伐和基本动律,学习民间舞首先要掌握该舞种的三大基本要素。尤其在善于捕捉和模仿舞蹈动作中韵律极强的装饰性动作,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往往体现在这些不起眼的“小法儿”动作上,它表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观念。掌握了这些要领才能既快又准确地把民间舞学到手。其次,在与舞群体共舞时,要特别注意观察、体验舞者们抒发感情表达意愿的心理活动,不同功能的民间舞类型如自娱性、表演性、宗教祭祀性等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和内涵是不一样的。调查者要努力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到舞蹈群体中去,和他们共同分享舞蹈带来的喜悦或崇敬虔诚之情。
对于民间舞动作的记录和整理,是田野作业后期的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之一。用舞谱记录民间舞蹈,一来用以补充录像的不足,二来从文献学角度保存民间舞文化遗产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舞蹈界尚未形成通用的舞蹈谱记法,国际上比较公认并流行的是“拉班舞谱”。用拉班舞谱记录民间舞的过程,也是对舞种本身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的过程,只有把每一个动作分解到最小单位,并找出它运动的规律,包括动作的节奏,才能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经过用舞谱记录后的民间舞种,将使研究者对该舞种在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对于用舞谱记录民间舞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我国舞蹈界尚未达成共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2、民俗文化底蕴是民间舞田野作业的核心
民间舞蹈是在一定的环氛围境中传承的,包括传统的民族节日、祭祀活动、婚丧嫁娶以及亲朋欢聚、或是宗教节日里的法会活动等。特定的传承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就是民俗文化底蕴和内核的展现。因此在田野作业中,调查民间舞种的历史沿革必须和调查民俗活动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通过查阅当地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包括出土文物、岩壁画以及口碑资料,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考察该民俗活动和该民间舞种的社会功能、表现形式、程序规则、时间场合等演变过程,考察它与宗教信仰、民族迁徒、社会形态等方面的联系。
例如,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舞中,具有原始舞蹈形态特征的舞种和原始祭祀舞蹈,大都伴随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图滕崇拜、祖先崇拜应运而生,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形象以及活动中的规则和禁忌,都是原始宗教观念的反映。居住在云南的彝、白、纳西、傈僳、普米等民族都有虎图腾崇拜,其中聚居在滇、川、黔三省的彝族,有涅苏、尼苏、诺苏、糯苏等支系,曾自称“罗罗”,意为虎人。“罗罗”为“虎”,在我国文献典籍上多有记载,最早当是《山海经·山海北经》:“有青兽马,状如虎,名曰‘罗罗’”。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麦地冲山村116户自称“罗罗人”的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 都要举行八天的“跳虎节”,跳“八虎舞”。首先要杀牲祭神进行占卜,来确定跳虎舞的人选(男性),然后由祭司用红白黄三色泥和锅烟为舞者画脸、画身、披虎皮,装扮成虎。是夜,全村群众聚集在跳虎场举行老虎节的盛大典礼,在长老——“虎首”的主持下,饰虎者在场中央跳虎舞,众人围着“虎”跳“合脚舞”至深夜。八虎舞有“老虎开路”“老虎做窝”“老虎性交”“老虎孵蛋”等动作。据彝族毕摩讲述和彝文经书记载的“罗草吾”,“罗”,意为虎;“草”,意为人;“吾”意为养;罗草吾译为“虎养人”,即虎生人、虎保护人的意思。通过以上简略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彝族跳虎节和八虎舞源自彝族先民的虎图腾崇拜,是彝族原始的虎图腾文化遗留。尽管复杂的祭祀程序、表演套路被延续下来,然而该舞的原初功能现已演变为彝家人祈盼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心理寄托。
在民间舞蹈的田野作业中,考察者不仅要学会某一舞种如何跳,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各种资料,说明他们为什么这样跳,这样跳的目的何在,这就涉及到民间舞蹈和民俗活动的文化底蕴即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田野作业中,是否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工作,有没有这个自觉性,其考察结果的水平是大不一样的。
3、社会形态和生计方式是民间舞田野考察的重要同内容
一个民族长期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一定的社会形态、生计方式的制约。在民间舞田野作业中,运用民族学的方法,考察和搜集该民族该村寨的社会制度、组织、宗教信仰、自然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等资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认识。例如,居住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伦春族,是一个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狩猎为生的民族,解放前他们的生产力极为低下,还保持着浓厚的原始公社的残余。《黑熊搏斗舞》是鄂伦春族的代表性民间舞,由妇女表演,舞者二人面相对,双手扶膝做蹲跳,口呼“哼木、哼木”,模拟黑熊嬉戏相逗之态。黑熊搏斗舞是狩猎舞蹈中较为典型的原生形态遗存,动作单一古朴,以呼号节奏伴舞,这一特色的产生是与鄂伦春族的原始信仰、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的。
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分布、舞种风格特色的形成,是以一定的地域为根基的,因而就不免受到该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的影响。这里不仅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包括动、植物分布情况、各民族的生存方式、文化交流融合情况,以及上述诸因素之间的互动现象。尤其是地理条件、生产方式、服饰式样等都可能直接影响该地域居民的体态、步态,从而在民间舞蹈的步伐、节奏、动律等方面打下烙印。因此,在民间舞田野作业中,应该仔细观察、了解该地区、该村寨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产种类、主副业经营情况、劳动工具、劳动生产中的习俗等。例如,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斜坡(含六江流域)、云南中西部山区的羌、纳西、舞、白、普米、傈僳、拉祜诸族和部分藏族,属于山地耕牧型经济文化类型。这一带是以高山峡谷为主体的自然地理区,著名的横断山区分布着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河流,由于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具有湿润、半湿润的气候,垂直自然带分异明显。长期以来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高山带放牧牲畜,以牦牛、绵羊为主,河谷地带及山区经营旱作,种植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等,同时拥有牛羊猪鸡等畜禽,其间的山地森林带则形成农牧交错的广大区域。在这些民族的民间舞中,模仿刨土、点种、踩荞、掰包谷及纺麻纺线等劳作动作极为普遍。同时由于山区高寒,地势崎岖不平,跺踏步成为这一地区民舞的主体步伐,携手围圈、口歌伴舞(或配以笛子、三弦等乐器)是其主要特色。如藏族《锅庄舞》、彝族《打歌》、纳西族《哦热热》、傈僳族《且吾且》等都体现了山地耕牧型民舞的粗犷舞风。
民族服饰对民间舞动律和风格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实地调查,我们看到凡是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中的舞蹈表演者,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全体盛装(包括全身的装饰品)载歌载舞,尤其是妇女精心细致的着装打扮,生动地展现了该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特征,同时,服饰对民舞动作也起到制约作用。如,苗族妇女十分讲究在头部、胸前佩戴银饰,以造型大而精致为美,所以苗族民间舞中妇女的上身姿态庄重稳健,没有大的摇摆动作。傣家人生活在风景秀丽的亚热带,湿热的气温使妇女都喜穿筒裙。紧束裹身的裙线不仅显露出她们婀娜倩美的身姿,也限制了民间舞蹈步伐的幅度,因而傣族民舞的基本步伐是以慢蹲快起的曲伸为特长的,一步一起伏,非常典雅。民间舞中的此种例子不胜枚举,极为普遍。只要考察者认真仔细的观察思考,做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
四、结语
科学的、深入的民间舞蹈田野作业,应该是综合性的文化考察,它涉及到民族舞蹈学和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进行民间舞蹈田野作业考察者业务素质的要求是高水平的,不但要有舞蹈文化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在田野作业中还必须注意到,对民间舞蹈产生作用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既要看到点,又要看到面;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整体,要看到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同时这些因素是在不断地重新构造、组合、更新着,活生生的、新的民间舞形态更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创造之母。田野作业是研究民间舞蹈的基础。作为民族舞蹈研究工作者,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