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氛围,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形成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改变人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不断创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达到减少生产事故、促进生产安全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重要作用
1.安全文化内涵及意义
煤矿安全文化主要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安全理念以及管理制度,其是企业长期进行安全生产的一个精神产物。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将安全文化融入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可以完善自身管理方式,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进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难题。安全文化可以良好协调企业的安全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煤矿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不断培养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进而实现稳定发展。
2.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保障所有员工都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企业的安全发展机制,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落实各项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企业领导应当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安全知识,这样才能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学习环境。
3安全文化建设方法途径的深入研究
结合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基本条件,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本文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是基于作业人员自身的安全主体意识的建设,其次是基于管理层面的安全文化氛围创设,再次是安全环境的继续改善,最后是基于法制观念的提高和法规知识的基本学习。
3.1安全主体意识—作业人员
安全文化建设最终的受益者是企业的员工,而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本身也是企业的员工。因此,实际上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始终围绕企业员工开展,所以煤矿企业在开展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时,要做到的第一要务就是以企业员工为核心,开展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培养体系。具体到实际的工作中,要针对相关的工作内容制定详细而全面的工作安全计划体系,包括不同工种、不同操作之间涉及到的安全问题,确保计划详细且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立并执行相关的机制体制,诸如奖惩制度一类,主要围绕安全管理开展,通过安全培训,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对于考核结果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进行一定的惩罚,利用奖惩制度帮助作业人员重视安全问题,自觉主动的树立安全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安全学习意识,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最终与企业提高安全系数,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在日常的工作氛围中,企业管理层要注重访谈走动式的工作方法,如通过走访作业人员的宿舍或家庭,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给予一定的企业关怀,为员工主动解决一些家庭困难,帮助员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企业文化。针对出现错误操作、安全失误的员工,进行访谈式的谈话,通过谈话来了解员工实际的情况,帮助员工重新树立安全意识,并为员工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对策,使得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安全意识形成能够自下而上自觉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
安全文化氛围实际上是比较难以营造和创设的。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煤矿企业本身安全作业的危险系数较高,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形成固定思维;另一方面安全教育、安全讲座等工作过于流于形式,员工应付差事,难以真正意义上形成有效的安全文化氛围,并发挥作用。
基于这一点,首先应当尽可能的提升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方式。针对只有形式没有内涵的安全教育、安全讲座等安全文化建设形式进行改进,更多的采用其他安全教育活动来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在活动中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活动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诸如设立安全知识竞答活动,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并设置相关的奖项内容,让员工在作答中加强安全内容的记忆;或适时的组织安全讲座,通过对一些新闻报道的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的工作环境,避免相应事故的发生;也可以组建勘察小组,定期深入到不同工作岗位去监察,确保工作岗位中没有工作纰漏或其他问题。从每一个点切入,形成网面式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确保不会出现漏网之鱼,能够最大程度地将所有安全问题囊括其中。
3.3安全文化环境的打造
安全文化环境与安全文化氛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安全文化环境主要在于通过打造出群体式的安全生产环境来满足企业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基于安全现场的生产管理。安全现场作为安全事故防范的重点场所,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区域,从人为操作到设备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现场的安全,因此要对安全现场形成系统的生产管理;(2)定期检查设备问题,提高工作舒适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让员工形成对于安全的自然感受,全神贯注地进入工作状态,有效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4机制体制的具体体现
要制定相关的机制体制来完善安全教育工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安全机制体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通过一岗一责的制度,来将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帮助员工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责任范围,从而明确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从个人到整体的安全防范工作能够落实。除此之外,在煤矿企业内部还要形成“党员责任区”,作为党员要起到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并建立起长期的机制执行制度,确保能够配合企业长期发展,形成有效和稳定的机制体制。
(2)基于煤矿企业特性形成动态的安全管理体系。动态过程中能够对安全行为负责的人是每一个参与生产的员工,要形成动态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人能够进行自己的有效安全行为操作,从根本上杜绝侥幸心理的出现。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班组管理体系,通过个人到组再到班的管理形式,能够有效将责任锁定到个人,进而避免一些不安全因素出现却无法落实责任机制的情况,进而彻底根治一些作业人员的冒险、蛮干、侥幸的心理和不良操作行为。
5总结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情感、安全品格、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深层次的人文要素出发,进一步通过教育、宣传、鼓励和奖惩等辅助手段,不断营造和谐融洽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素质,最终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由外部管理逐渐转变为主体自觉自律,使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富有生机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吉国.企业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7):6.
[2]赵信.安全文化对生产管理的作用[J].露天采矿技术,2018,33(4):126 -128.
[3]赵介民,胡琛.对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 2011(18):147.
论文作者:田文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煤矿论文; 文化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