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化中期中国农业的发展_农业论文

论工业化中期中国农业的发展_农业论文

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跨越,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古代文明的国家,直到20世纪初叶,仍然徘徊在工业文明的大门之外。虽然机器大工业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进入中国,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国并没有真正迈开工业化的步伐,仅有的一点民族工业在异族入侵和军阀混战的炮火中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真正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早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开始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

一、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贡献

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一般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农业部门为工业化过程提供资本积累和其他准备,工业化就难以起步,产业革命就不可能成功。即使在工业化起步后,农业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也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只有工农业协调发展,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顺利向前推进。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品贡献。其主要表现是食品和原料供应。有人估计,西方国家在产业革命的40~60年中,农业生产率一般增长了40%左右。这说明农业增长是国家工业化起步的重要条件。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大量人口逐步转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由农村转向城市,为这些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副食品必须依靠农业。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尤其是在工业化初期,食品工业是优先和重点发展的部门,粮食不仅是食品,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农业发展对于工业化过程,特别是对工业化初期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要素贡献。其主要是指农业资源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但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工业部门本身比重很小,仅靠自身的积累来筹措发展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依靠农业的积累。资本积累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靠市场力量的自动转移,即依靠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商品交换;一种是依靠政权力量的强制转移。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政府采取超经济强制的手段使农民把农业剩余转到工业部门用于投资。其主要方法有价格控制、间接税和直接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强制性地低价收购农产品等。中国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最初也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地转移农业积累的手段。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往往代价比较高昂。因为,虽然工业化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但也容易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积累减少,从而使工业化的发展缺少后劲。劳动力转移也是农业对工业化的重要贡献。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的劳动投入,主要依靠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以补充工业劳动力供给的不足。而且,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以农业生产不下降为条件,这样才能满足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农产品供给。

第三,市场贡献。工业化过程也是一个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市场贡献,也就是农业部门日益增长的对工业品的需求,刺激着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做出贡献。在工业化初期,虽然工业部门的职工收入高于农民收入,但由于农业部门规模巨大,人数众多,因此农村往往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民对农机、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和服装、家具、日用品等消费资料的需求,刺激了工业生产的扩张。另一方面,农民要购买工业品,必须到市场上销售农产品,因而农业的市场贡献还应包括向非农业部门提供食品和原料等活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农村市场对城市工业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另一方面,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和城市,农业部门所提供的农副产品也日益增多,农业的市场贡献亦愈益重要。

第四,外汇贡献。由于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起步时期缺少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许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等必须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需要大量的外汇。但由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产品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靠工业品出口积累外汇十分困难;而相比较而言,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则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优势地位。因为,一是农产品不像工业品那样质量、品种差异很大,先进和落后十分明显,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多少优势;二是农产品只要通过增加土地面积和劳动就可以扩大产量,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这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以支持工业发展,是十分可行的发展战略。因此,农业部门在出口创汇以换取先进的技术装备从而加速工业化进程方面也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五,生态环境贡献。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工业废气、废水、废料排放和建筑、生活垃圾集中,导致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农业生产则基本上没有污染,能够实现生态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工业化的发展使“城市病”日益突出时,农村便成为人们休憩、休养、旅游以至生活的去处,这也是农业为工业化所做的重要贡献。

应当指出,在工业化发展不同的阶段,虽然农业的这些贡献都存在,但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农业为工业化起步所提供的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食品与原料供给、外汇供给都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农业部门的支撑和巨大贡献,工业化的起步是非常困难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由于工业自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工业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因此,工业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农业来提供资本积累和外汇供给,而是要给农业部门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增加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一阶段农业部门的主要贡献除了向工业部门和城市提供食品、部分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最突出的应该是市场贡献,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农村的工业品市场,以刺激工业部门的发展。在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由于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自身具有较高水平,而农业相对来说属于生产初级产品的弱质产业。因此,这一阶段应是“以工补农”、“以工带农”阶段,农业为工业和城市所提供的主要应是生态和环境贡献。

二、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按照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多国模型给出的标准模式,中国从90年代起,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就几个主要变量指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已接近600美元,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标准模式。反映经济结构状况的我国三大产业构成,1995年为20.6:48.4:31,其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已远远超出标准模式的数据,达到了工业化成熟时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的标准。然而,作为重要变量指标的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我国的现状则是严重落后,1995年农业就业的劳动者比重为51.6%,如果加上仍保留农民身份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则高达72.2%,城市化水平仅为29%,尚未达到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标准,还处于工业化前期。这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状况,正是我国长期采取城乡隔离的政策和实施城市工业化战略造成的。

任何一个国家要跨入现代化的行列,都必须以推进工业化为起点。新中国建立以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就明确提了出来,并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之努力。从50年代开始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积累模式,一方面通过低价统购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部门抽调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劳力来支撑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另一方面,国家又规定了严格的城乡隔离的户藉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使他们无法直接分享工业化的成果。而从70年代末期开始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也多次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曾使得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一度缩小,农业生产大幅增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80年代中期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之后,我国工业化也进入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过渡,原有计划体制模式向工业发展倾斜的惯性作用又一次表现出来,使国民经济出现了“工业过热、农业过冷”的反差。9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难以改变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农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农业部门长期为工业和城市积累资金做贡献,本身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和筹集了大量资金投向工业部门,在迅速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从总体上来看已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部门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农业部门仍然继续承担着向工业和城市提供积累的重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直到1995年,国家仍以低于市场价格大约30%~40%幅度征购粮棉,使农业部门的利益直接流失。另一方面,农用生产资料的涨价使“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据有关专家估计,仅1990~1992年,通过剪刀差形式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价值就达到3976亿元。农民种粮棉由于比较利益低,不赚钱,因而缺少生产积极性,不愿向农业投入,这就使农业缺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二,农业物质技术薄弱,生产长期徘徊,难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家对工业实行倾斜政策,对农业基建投入则严重不足,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失修、老化,抗灾能力很低。1994年国家对农业投资为225亿元,仅占国有单位投资总额的1.9%,比1990年的3.9%下降了2个百分点,比“五五”时期10.5%下降8.6个百分点。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及其它多方面的原因,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出现两次徘徊。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0731万吨,人均粮食397公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985年开始,粮食增长速度减慢,总产量徘徊在40000万吨左右,直至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367公斤。由于这几年的粮食减产、供给短缺,一度引发了通货膨胀,国家不得不在90年代末期采取治理整顿措施,压缩工业发展速度,强化农业基础。1990年,农业增长达到7.5%,粮食产量打破5年徘徊达到了44624万吨,但“九五”期间,粮食产量又一次在45000万吨左右徘徊,使我国的粮食供给一直处于偏紧状态,并一度引起粮价大幅度上涨,推动了1994~1995年的通货膨胀。

第三,农民收入低、负担重,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投入积极性。1989~1993年,农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88%,1994年粮棉收购价大幅度提高后,农民实际收入也仅增长5%。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看,1984年由于农村改革带来的农业大发展曾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1.7:1。1985年后,这个差距开始拉大,1994年达到2.61:1。农民种地一年的收入往往不及城市某些行业的职工一个月的收入。而且,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还不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福利补贴及实物收入。按照实现农村小康的目标,从1994年开始到2000年,农民收入年均递增必须达到7%左右,尽管1994年和1995年国家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手段进行了多方面努力,但仍只达到5%左右。目前,我国的粮食市场价格已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农民主要依靠提高粮价来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能否实现小康目标已成为大问题。与此同时,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尽管国家明确规定农民负担不得高于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据农业部对全国29个省市区的调查,近几年我国农民的实际负担已在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已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和投入的积极性,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出现极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第四,农民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容量小,工业发展已受到农村市场的严重制约。由于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因而消费水平低,对工业品的需求量小,与城市居民消费存在着断层的情况。近几年来,除少数富裕地区的农村外,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消费还主要集中在食品和住房方面。如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家庭已饱和的彩电、冰箱等消费品,尽管我们已拥有相当高的生产水平和相当大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农民收入低,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购买热潮,因而造成了库存积压和生产能力闲置。据统计,占我国总人口近80%的农村人口,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只占一半左右,1993年降至41.4%。我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的潜力和容量很大,但由于农村购买力水平太低,农村大市场难以活跃起来,因而也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第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滞后。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藉政策,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因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进行“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七五”时期,我国乡镇企业大发展,每年转移农业劳动力达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减缓,1991~1994年平均每年转移农业劳动力约700万人。“九五”期间,乡村两级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86.4%,每万元资产吸纳的就业人数却下降了40%。对于农村1.2亿有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每年农村新增的1300多万劳动力来说,这一转移速度明显缓慢。近两年来,由于交通运输的涨价,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政策限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就业成本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增长速度也在减缓。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缓慢,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城市化进程难以与整个工业化进程相适应。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国家所采取的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剥夺农业以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并且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工业尚缺乏“反哺”农业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往往是农业发展最为困难的阶段。从历史上看,美国在本世纪初到40年代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英国的农业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停滞徘徊了80年左右,日本农业衰退也经历了50年左右。根据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在今后跨世纪发展的几十年中,应特别注意农业发展不要重蹈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发展停滞的覆辙,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农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并与工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

首先,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个转变的重点是,要把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主要依靠农业积累支撑工业高速发展转向中期阶段的主要依靠扩大农村市场来刺激工业发展上来。之所以要进行这种转变,是因为,(1)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工业本身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村虽然人口众多,但农业本身剩余价值十分有限,难以提供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金。(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制约工业(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竞争性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市场问题,工业品大部分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工业发展的关键主要是扩大市场而不是扩大规模。因此,农业的市场贡献比产品和要素贡献显得更为重要。(3)在工业化初期长期实行的是抽取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办法,使农业缺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购买力低,使我国的工业品缺少拥有8亿多人口的农村大市场,只有尽快启动这个市场,才能刺激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和平衡发展,才能使我国顺利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向更高的工业化水平迈进。

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使农业逐步获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长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关键是看能否增加各种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资金“农转非”的数量巨大。1993年,国家财政、银行投入农业的资金1265亿元,真正用于农业的713亿元;农民个人投入资金1100亿元,用于农业的166亿元,分别占56.36%和15.09%。农业投入的减少,使农业生产条件难以改善,无法进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和倾斜政策,特别是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区域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方面要舍得花钱。在财政支持农业方面,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发展农业上的财政支出范围,建立责权明确的分级支农投入机制。各级人大、政府要加强立法和监督,保证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二是在银行信贷支农方面要弱化对农业银行的规模控制,增加专项贷款指标,使农业银行在农村吸储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农业投入。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集资支农的功能,同时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三是发挥好集体和农户对农业投入的主体作用。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好中央提出的土地承包与使用关系稳定30年不变的政策,稳定民心,调动农民增加投劳投资搞长期开发的积极性。四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建立稳定的“以工补农”的机制,增加农业投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突出劳动积累向农业投入的作用。五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大型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同时,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吸引外资投入农业项目。

第三,努力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村市场。要把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从产品和要素贡献为主转到市场贡献为主的轨道上来,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购买力水平。要想使农民尽快致富,除了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外,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靠发展农业致富是更为现实的选择。根据近几年来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之路。实行农业产业化,通过把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尽量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产业化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能够参与分享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平均利润,因而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规模经营之路。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仅有1.2亩,农户经营规模小,形不成规模效益,是农民难以致富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土地适当集中,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三是专业经营之路。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实施专业分工,克服传统农业和小生产的经营方式。四是多种经营之路。对于那些缺少资源和技术优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来说,从多种经营起步,从兼业向专业生产迈进,逐步增加积累,以求得进一步发展,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第四,努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产业转移。传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大批劳动力集中在少量土地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业人口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造成城乡二元分割和城市化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转移的步骤看,第一步是随着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转移;第二步是随着农村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向农副产品的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行业转移;第三步是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转移的区域范围看,应当以小城镇为主,同时也不可忽视大中小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

标签:;  ;  ;  ;  ;  ;  ;  ;  ;  ;  ;  

论工业化中期中国农业的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