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模式探究论文_袁奇峰,梁剑

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模式探究论文_袁奇峰,梁剑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 要】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是近些年来我国儿科护理广泛推崇的模式。它属于一种医护人员、儿童患者、患者家属共同合作的护理模式。转变了传统护理中单一的参与模式,充分发挥了儿科护理重要几个参与方的价值。对于儿科护理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次创新。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是从儿童心理特征和生理特诊角度出发,以为儿童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的护理模式。展开对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的研究,是提升医院医护质量,维护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家庭;科;护理;医疗

一、序言

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模式是结合儿童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多方力量的护理模式。它十分关注合作关系中,各方价值的整体发挥,集合了文化、传统、教育等方面,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实践标准。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突出强调了儿童患者在疾病治疗康复当中的重要价值。从维护儿童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家长、儿童与医护人员合作。此种模式产生之后,在儿科护理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家庭参与儿科护理模式的价值

家庭参与的儿科护理,突出强调了家庭在儿科护理的重要作用。儿童年龄较小,安全感较弱,对家长的依赖程度较高。家庭参与护理之后,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转变。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引导,患者家属全程参与到儿童患者的治疗当中,使得患者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此时所进行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还对儿童患者出院后的持续康复护理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对我国儿童护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在新生儿护理、烧伤患儿护理、围术期护理,还是ICU护理中,家庭参与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医院与家属的权利合作,能够为儿童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式的优质护理服务。

三、家庭参与儿科护理模式的运用分析

1、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制度

有效的制度是创建家庭参与儿科护理模式的重要基础。医院要组织儿科护士共同探究有效的儿科护理模式,提出如何在儿科护理中加入家庭教育的理念。共同探讨一个可行性较强的家庭参与护理制度。再制定与之匹配的排班制度。明确指出责任护士的重要职责。包括专业护理、健康教育和有效引导等。医院还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责任护士评级标准,定期对责任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医生满意度、儿童患者家属满意度、儿童患者安全和护理不良事件等。然后评选出综合评分较高的责任护士。在医院内部树立良好的医护工作模范标杆。

2.为模式的开展配备充足的人力

儿童护士长要从家庭参与式儿童护理模式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严格按照科学的排班制度执行,根据需求向护理部门提出人力配备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一般标准,每位责任护士所负责的儿童患者不能超过八人。而且,为了实现全天候的监护,每个病房要配备1~2名助理护士,时刻观察儿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积极引导患儿家属,积极配合责任护士。还必须配备一名总责任护士。总责任护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其主要工作任务为定期查房、协调医疗团队工作,采用有效监督,为儿童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处理儿童护理风险,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此时,需要责任护士全面了解负责范围内儿童患者的诊疗计划,与儿童患者家属关系密切,掌握患者家属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特征。要更加关注高危患儿的身体状态。

3.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的教育与培训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护理部门在家庭参与式儿科护理模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模式得以开展的重要指导力量,也是对医护工作进行整体协调和监管的重要部门。因此,护理部要重点关注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定期组织儿科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制定一个全面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计划。可以采用讲座和培训课的形式。主要关注医护人员对家庭参与式儿科护理定义、现状、价值的看法,以及他们子啊具体实施过程的经验。全科护士必须要接受职业培训,培训前要开展科学的考核,掌握护士团队综合素质的高低,分析其缺陷。培训结束之后,还要开展严格的考核,检测医护人员的学习情况。

(2)加强对儿童患者家属的护理知识教育

在家庭参与式的儿科护理模式当中,家属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参与方。患儿家属对儿童患者的关怀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家属在患儿护理中的价值,还必须要提升家属护理能力。因此,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知识教育是必须的。在培训当中,首先要与患儿家属进行深入交流,护理人员要让家属了解患儿所患疾病的基本信息、特征、病症、有效治疗方案。还要与家属交流,了解患儿家族的身体状况,如有无遗传病史等,还要深入了解患儿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然后向护理部反映情况,为每一位患儿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针。然后传达给患儿家属,让家属了解此项护理方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护理部要派出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知识培训。鼓励家长学习与患儿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患儿家属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价值。

四、结语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推进下,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模式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此种模式下的儿科护理,不仅能够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还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作为医疗护理的主体,所有的工作须由护士完成,但实践中允许家长在旁协助。如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改变以往将患儿带到输液室内,由护士共同配合完成穿刺的方式,而是采取输液前,与家长一起向患儿解释输液的原因,讲解具体操作过程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并与家长共同评估患儿的血管、选择静脉穿刺的部位,输液过程中,共同观察患儿的输液反应,从而不仅使家长感受到维护患儿健康的使命与成就感,也降低了有创操作时患儿的客观疼痛评分和主观感受,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给患儿口服用药时,提出符合患儿居家的服药模式,根据其家庭的服药习惯,制定出个体化的口服给药流程,并与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患儿的服药护理。基础护理方面,由于患儿的生存技能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与实践不同的内容,因此,“ 以家庭为中心”体现在以护士为教学的主体,并与家长共同评估患儿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幼儿期可指导家长合理喂养的方法,培养小儿独立进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杨玉梅,张静,张金琴. 哈尔滨医药.2009(05)

[2]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产科及儿科的应用现状[J].张新宇,周洁. 护理研究. 2009(13)

[3]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张朋. 吉林医学.2009(04)

论文作者:袁奇峰,梁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家庭参与下的儿科护理模式探究论文_袁奇峰,梁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