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新[1]2006年在《叁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叁峡工程整体人居环境建设中,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叁峡库区乃至更广大范围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和文化进步、城镇体系与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论文选题力求紧扣叁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着眼于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相关实践积累基础上,结合导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叁峡库区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0611022)工作,作为项目研究的骨干人员,论文选择对库区的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进行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分析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及理论及其实践的技术方法:在纵向方面,总结叁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及库区现代交通的发展态势,在横向方面,研究叁峡库区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技术对策。在库区的区域交通研究方面,论文从叁峡周边地区、泛叁峡区域、叁峡库区叁个地域入手,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这四个具有常规交通规划与建设类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结合流域经济开发、人居环境建设而引发的区域协作与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思考与措施;在库区的城市交通研究方面,针对道路及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叁峡库区及山地城市特点,对不同规模与形态的城市、城镇,从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两方面,结合移民迁建和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等技术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性思考。论文研究内容分为: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支撑的学科体系等内容。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叁峡工程百万移民带来的库区城市迁建与交通工程系统建设是十分复杂的,论文介绍了国内其它流域水利工程移民迁建的基本情况,以及叁峡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典型示范价值。第二章为叁峡库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交通建设的关系研究,提出适应库区与山地环境的交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地形、地貌、山脉、水系等方面,总结叁峡库区城市与交通建设的地域特点;分析叁峡库区的资源条件、人口与城镇分布、移民迁建特征,提出库区交通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第叁章为叁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研究,将交通建设成就融入叁峡地区历史文化范畴。包括叁峡地区古代的水陆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桥梁建筑成就、街道空间格局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交通建设历史遗产保护对叁峡库区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朱健梅[2]2002年在《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交通需先行。因此,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问题,是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本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交通运输如何适应和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运输结构优化及运输通道优化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成果如下: (1)系统分析了西南地区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探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和交通运输滞后的主要原因,明确提出了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必须适当超前和持续发展的观点,在区域交通发展研究时考虑到发展旅游交通,并与整体规划协调,以适应和拉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深入分析了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对交通运输对资源、能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论文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交通占用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等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资源、能源和环境现状,首次提出我国应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可持续交通运输发展模式。 (3)对运输结构优化可行性、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首次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整个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和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实现了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4)运输通道是一个国家、地区之间大宗人员与货物交流必须解决的最主要的运输问题之一,运输通道建设规划是我国逐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综合运输通道的含义、功能及运输通道优化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首次应用博弈理论建立了运输通道选择优化数学模型,为运输通道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5)论文提出了西南地区发展战略重点是建设大运量的运输通道,而运输通道建设以铁路干线建设为重点,省市区交通建设以公路为重点,水运建设以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民航以发展旅游支线为重点。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范晓林[3]2011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服务,从而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大的物流需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煤炭、电力、绒毛、稀土、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借助西部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的持续高涨带动了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大发展和逐年庞大的外需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由于外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对物流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提上议程。专业的第叁方物流服务己是其必然选择,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规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外资的渠道也逐步拓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设了若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目前,中国学界对国内物流业研究较多,成果也很多。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后,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中国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有新突破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物流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对西部区域物流研究成果也较为鲜见。本论文研究将弥补学界对西部地区物流研究之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本论文从区域物流视角切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精益物流和准时制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势条件及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西部大开发新10年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定位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和政策体系。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系统完整;二是目标定位明确,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叁是物流架构体系比较独特;四是论文部分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属首次提出。论文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对现代物流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导致论文中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二是第一手实证资料较少,文献资料较多,故使该论文对整个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研究不够;叁是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在中国尚属初阶段,论文有些观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况漠[4]2006年在《基于TEB演化机制的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使得每个企业、地区以及国家都置身于国际市场大循环之中。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构成现代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的载体和基础,直接涉及到企业以及地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而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振兴区域(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内容。 区域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加快我国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化进程,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是物流产业拓展了价值创造的新空间—“第叁利润”开发,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加快资本周转,节约流通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叁是发展现代物流可以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强西南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带动西南区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四是加快西南区域物流的发展,改善西南地区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与供给的时空关系,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因此,研究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西南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比较优势,明确西南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选择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论文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出发,深入研究交通经济带演化机制中的物流作用机理,进而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区域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探索和建立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和技术,为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联系西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现实要求,对西南地区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分析,确立西南地区的物流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 (1)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对物流的演化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区域物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区域物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一些潜在的研究领域。 (2) TEB演化机制及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流作用机理研究。一是对区域经济增长与TEB演化的内在联系作了分析,指出区域内TEB的成长及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及优化的必然途径,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TEB的培植和发展。二是分析物流在产业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区域物流作用机理,
闭乐华[5]2007年在《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的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入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CEPA的实施和“泛珠江叁角”区域经济合作,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快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的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对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基于这一背景下,本论文首先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对物流出海通道网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进行解析,探寻物流出海通道网的运行机制;其次是根据物流出海通道网综合分析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和威胁;然后利用SWOT模型分析,得出SO、WO、ST、WT战略组合,制定全力支持建设与完善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战略、与珠叁角经济区合作及协同发展物流出海通道网战略、对接东盟差异化建设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战略、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同步发展建设物流出海通道网战略等相应的发展战略方案并进行战略选择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提出发展目标;最后,为支持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政策环境、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措施,促使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流需求。
王鹏[6]2007年在《川渝黔地区铁路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十一五”时期是加快铁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在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均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克服西南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的先天不足。在西部大开发及铁路跨越式发展政策提供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下,要实现地方“十一五”规划,铁路应该是先行实施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铁路“十一五”规划制定的路网布局,结合川渝黔两省一市在“十一五”期间的相关规划目标,对川渝黔两省一市在现阶段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及交通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区域内经济发展与铁路配套规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处于区域核心地位的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及交通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研究当中发现的问题在铁路既有线扩能、枢纽规划布局及高速铁路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在完成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铁路、公路、航空叁种运输方式在区域内的功能优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叁种方式如何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终提出了和谐发展川渝黔地区交通运输网的论断。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结合川渝黔两省一市“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和近年来区域内铁路市场调查,系统分析了铁路在适应地区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提高干线能力、打破枢纽瓶颈、扩大路网规模等应对措施提供了研究依据。2、以成都为例,具体研究了成渝城市群的对外运输通道状况,并对成都市的对外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提出的结论是要加快成都、重庆两大铁路枢纽之间高速客运专线和重载货运专线的通道建设进程,以满足成渝经济圈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3、针对区域内铁路要适应两省一市“十一五”工业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川渝黔地区铁路客货运快速通道的建设构想,即形成以兰昆、沪汉蓉、蓉筑穗、沪昆和西南出境通道为主的五大通道。4、综合分析比较了铁路、公路、航空叁种运输方式在区域内的功能优劣,即当运距为205km以下时优先发展公路运输,205km~1058km时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当运距达到1058km以上时,优先发展航空运输。并阐述了各种交通方式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和谐发展川渝黔地区交通运输网的论断。
雷洋[7]2011年在《后发地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生产方式使得交通运输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交通运输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天性地承担着保障资源在区域与产业部类之间流动互通的重任;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后发地区经济由于特殊的时空因素,发展规律和轨迹有别于发达地区历史上同时期的情况,作为经济发展派生需求产物的交通运输系统,也理应具有不同于发达地区历史上同时期的情况。本论文运用系统学相关理论,界定了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特征;分析了后发地区经济系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系统演进的特殊性;从交通运输派生性特征着手,详细考察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文章分别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以及微观视角深入论述了后发地区经济系统的发展变化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对基础设施的定位与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经济系统发展对交通运输网络演化的一般影响以及后发地区的特殊性;分别论述了后发地区工业、第叁产业以及农业的发展演变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阐述了现代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产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双重影响机制;尝试性的从微观角度阐释个人行为与企业生产活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之后,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分析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四省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分别从总量间的影响以及结构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采集及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理论进行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通过具体分析西南地区四省市的实际数据,测算出四省市区域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客运量以及货运量的增长带动力的大小;通过假设以及论证,得出第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公路运输的发展的结论。
徐杨[8]2011年在《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叁大省份之一,简称“黔”和“贵”,省会为贵阳市。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是西南地区通往珠江叁角洲、北部湾经济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十年,是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最快的十年。按照《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将在2030年之前建成“6横7纵8联”的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达6800多公里。此外,贵阳、遵义、六盘水、都匀、毕节五个贵州城市被纳入国家级枢纽节点建设,预计2020年前可建设完成。随着贵州省经济持续增长,全社会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也均呈持续平稳增长势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进行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MPA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结合贵州省省情,针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公路运输发展及旅客出行需求的实际,就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本文对影响贵州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运输枢纽建设及综合交通等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还眼于贵州道路运输发展情况,将关注的焦点从单纯的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情况转到外部综合因素上来,在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系统考虑了贵州省道路运输“十二五”的发展,对未来远景及长期目标进行了展望,力求更好完成近期目标,从注重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转向未来的发展管理和危机管理。通过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对未来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在六个备选模式中进行战略选择,提出推进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一些措施意见和政策指导,希望为能进一步促进贵州高速公路客运更好的发展做出努力。
李澜[9]2003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它推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空间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不同的推进特点和发展特色。由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演变过程,因此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城镇化推进战略中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体系结构,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是我们进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必须重视的大问题。实际上,尽管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东西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而且巨大的发展差距仍在加大;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二元性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滞后的城镇化已经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已为众多有识之士广为关注。因此,从研究民族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民族经济加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高度出发,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和城镇化推进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城镇化基本理论研究部分,共分四个要点,一是对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理论界定,揭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第叁产业的兴起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二是从城市化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追溯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概括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以及中国城镇化推进中特殊规律,分析与探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性;叁是重点对城镇化的发展模型进行定量化模拟,阐述了城镇规模序列原理,模拟了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四是分析、探究城镇化的发展效应,既从城镇的集聚特点出发,分析城镇兴起与发展的经济效应,又从集聚经济产生圈层辐射作用的角度,探讨城镇以圈层推进为主的区域发展空间效应。同时,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城镇发展与郊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城镇发展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影响。 第二部分理论阐述与分析推进城镇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意义:一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叁是为扩大农民就业与增收致富提供发展空间,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叁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成因分析,理论透视其发展的主要现状:一是低水平的城镇发展与低密度的城镇分布;二是发育不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叁是嵌入式城镇与城镇经济孤岛效应;四是功能单一的小城镇职能结构;五是多样化的城镇建设问题;六是城镇化推进中的策略性问题等,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方略提供现实依据。 第四部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特性,着重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其一,属于传统开发型发展模式,即以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其二,属于市场开拓型发展模式,即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其叁,属于现代创新型发展模式,即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部分侧重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进行战略构想,分为两大要点,一是探讨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道路,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进行宏观规划,并对西部地区高等级中心城市发展进行发展定位,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的发展取向,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构建突出地方城镇经济开发特点的六大城镇发展模式。二是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重点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努力实现城镇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城镇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城镇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第六部分选择西部民族地区的沿边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为借城镇发展兴一方经济的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创新加速西部地区民族经济成长的发展思路。 笔者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研究为目的,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唯物地、历史地、辩证地去思考城镇化发展问题,尤其是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问题,则更以客观的分析为基础,力求科学地提出发展的规划与实施战略。同时,研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理论分析与田野调查研究相结合;并注意民族地区群体利益分析法的具体应用,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认识与探索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问题,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吴勇[10]2012年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叁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李泽新. 重庆大学. 2006
[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 朱健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3].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范晓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4]. 基于TEB演化机制的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况漠.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5]. 西南地区物流出海通道网的战略研究[D]. 闭乐华. 广西大学. 2007
[6]. 川渝黔地区铁路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 王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7]. 后发地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研究[D]. 雷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1
[8]. 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研究[D]. 徐杨.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9].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 李澜.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10].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交通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