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科学的最新概括——访龚育之同志谈社会主义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同志论文,完整论文,科学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同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有何关系?
龚:这是拨乱反正以来他在各种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表达过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中,从最高、最深刻的层次上提炼出来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最新概括。这同过去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通常理解之间,包含三重关系:纠正、继承和发展。
南方谈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它割裂开来。新概括首先讲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生产力摆在突出的地位,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的、首要的任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来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针对性很强,富有新意和时代内容,形成新概括的第一个特点。
小平同志一直是从批评“贫穷的社会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观念入手,从而提出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从而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观念,提出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的重申和强调也是如此。这说明,小平同志一开始就抓住生产力这个根本点,来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标准进行科学概括,以论证把全党全国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坚持这个战略转移不动摇的必要性。现在又这样来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科学概括,思路是一脉相承又日渐深入和清晰的。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第一个特点的现实针对性的头一条。
第二条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的阶段。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在这样的阶段尤其显得迫切。过去,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现在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生产力还不发达,至今还感到被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发愤图强,艰苦奋斗,集中力量搞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尤其需要把生产力摆在突出地位。
第三条,就是针对当代世界的实际。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的世界主题。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资本主义世界一方面存在诸多深刻矛盾,另一方面,在新技术革命中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个情况使社会主义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压力和挑战面前,社会主义唯一可能和正确的决策,就是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在这方面应有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示出来。
这里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同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说的。但过去这样说,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要推翻和消灭旧的剥削制度和私有制度,解放生产力。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通常认为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要形成能够真正具体体现这种基本制度的优越性的各种体制,还会有艰难曲折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实践证明,我们过去建立起来的具体体制(主要是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②
应当指出,在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左”的错误思想下,也曾提出过还需要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但是,那时讲解放生产力,主要的着眼点,是认为生产关系中尚未扫清的私有制残余和公有制范围尚不够大、程度尚不够高的部分,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搞人民公社化,搞割资本主义尾巴;或者是认为上层建筑中的资本主义思想和政治力量,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搞整走资派的“文化大革命”。实践表明,这样做的结果,不是解放生产力,而是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
可见,在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中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不仅是针对旧的制度讲解放生产力,而且是针对社会主义下旧的经济体制讲改革,讲解放生产力,这当然是新发展,是新的时代内容。
问:怎样理解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的后三句话?
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来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朴质无华、直截了当的特点,也是富有新意的。
小平同志1986年接受美国记者电视采访时说过:“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③这是简洁明快的语言,说出了同南方谈话的概括相一致的思想。
有人说:哪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生产力讲的是同自然的关系,不是人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怎么可以把它当作社会主义本质呢?
正因为哪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不发展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也离不开发展生产,决不可以离开发展生产来谈社会主义本质。离开生产力,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或者单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讲社会主义,应该说是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教学、宣传和研究中的一个缺点。
而且,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讲解放生产力,就意味着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否定,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的肯定,所以,发展生产力也并不只是讲人同自然的关系。
当然,如果只讲发展生产,只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对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的确缺少明显的表达。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第一第二两个内容相结合,就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了。
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这两点,第一点讲生产,没有生产发展做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就会是贫穷基础上的平均主义,谈不上共同富裕;第二点讲所有和分配,讲发展生产的成果属于谁,归谁享有。“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④
小平同志是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的。他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⑦这是他第三次讲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地方。
共同富裕是作为最终达到的目标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又是作为逐步实现的过程提到我们面前的,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就是说,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又要看到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同步前进。在这个过程之中,还要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所谓合法经营,就包括多种经济成份,包括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剥削。允许这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剥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方便生活,归根到底会有利于最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此过程也不是尽情直遂的,而是包含似退实进的迂回发展的。当然,既然社会主义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朝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就要在提倡一部分先富的同时,注意支持和带动另一部分也从自己的原有基础上以比过去为快的速度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这首先要靠这部分的人们自己努力,国家、社会和先富的部分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他部分富裕起来。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⑧
新概括的两个特点、两个内容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手段和终极目的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统一。
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没有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包括在内,由此引起诸多讨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龚:这当然不是说,搞社会主义可以不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讲过多次:“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⑨他也多次说过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所以,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以为新概括意味着可以不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毫无根据的。
但是,南方谈话中的概括,对于深化和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又的确提供了新的东西,而不只是重复了或者以同义的语言包含了我们从前理解的那些内容。
第一,发展生产是基础和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和结果,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条件。问题的本质正在这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意义并不是自我实现的,它们的意义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体现出来。所以说,不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不是为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第二,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来观察和考虑问题,就要求我们根据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则,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要求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寻找各个时候最合适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结构,而不可以离开这个原则,离开这种实际要求和实际进程,去追求“最纯粹”“最高级”“最理想”的公有制和分配方式,这就帮助我们解放了思想,提出了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结构,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以其他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为辅的新思路。
第三,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来观察和考虑问题,还提出了根据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根据上述的实际要求和实际进程,来改革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的新思路。这种具体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拘守过去的某种固定的具体模式和框框,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去开拓、试验和创新。
总括这三点,应该明确指出: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是私有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也不是私有化。我们的主张是改革公有制,拒绝私有化。私有化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违背和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能拒绝改革,不改革就不能真正坚持公有制。科学地实际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来推进公有制的改革,是为了搞活居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问:以前对社会主义特征有许多概括,怎样理解这些特征同“本质”的关系?
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最根本、最实质的深刻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需要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来展开,构成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多方面概括。这样的概括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是相统一、相表里的。社会主义本质要由社会主义在制度、体制、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特征来保证。
我很赞成这样一种解释:小平同志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四项原则的头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小平同志在说明这一条时,就是说“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⑩,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四项原则的其他三条,是说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
又如,小平同志分别提出过这样一些命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搞霸权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等等。这些命题以“不是”什么和“不能”怎样的方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应有的特征。
人们还经常提到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概括。党的十二大报告是在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出它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时说:“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可见,十二大报告论述的出发点,在于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性,指出过去人们对此认识不足,没有也并不想为社会主义有多少个特征提供一个凝固不变的公式或标准答案。事实上人们还可以从别的方面提出一些其他特征(比如民族平等、和平外交),而对各方面具体特征的认识,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还会获得也的确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再者,十二大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看作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当时的理解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认为它应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小平同志把这一突破评价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十三大又进一步,没有再提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而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有调控的市场经济的提法呼之欲出。以后,到小平同志上海谈话和南方谈话,说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1)。这里强调了什么“不是本质”的问题。正是从这里,小平同志的思维逻辑,进一步发展到正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这样,就为克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基础。这是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得出的新结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是思想解放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至于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新发展。不过,跟计划经济的情况不同,这里的新发展不是改变过去的提法的问题,而是认识的深化和前进。
还有,就是应该如何看待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中没有包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跟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的情况一样,这当然不是说,搞社会主义可以不重视人民政权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反,南方谈话非常强调要依靠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小平同志一贯的观点。但是,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首先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所以一般都是从经济上来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讲坚持社会主义,也是从基本经济制度来讲,而把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放在另外三条,它们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保护社会主义经济的。这里同样不是改变过去的提法的问题,而是认识的深化和前进。
总之,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并不排斥而是要求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从诸多层次和方面概括和展开。它是在社会主义诸多特征之中,把更具有本质意义的、最高最深层次的东西突出出来,帮助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立足于如何更加实际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来校正、深化、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诸多方面特征的认识,来推进、衡量、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诸多方面体制的改革。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3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5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公有制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