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刘国强

网络环境中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刘国强

刘国强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6374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也在逐渐渗透与普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进入中学语文课堂,既为中学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技术支持,又对当前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讨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课堂教学 策略探究

教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主要凭借,而不少学生对于语文教材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绝大多数学生虽然都倾向于借助网络进行教材研究,但对网络环境与教材研究之间的关系、网络资源对教材研究的利弊以及具体应对策略等尚缺乏认识。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未来应做好的工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活动的实施者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

1.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直观。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活动呈现出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态势。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凭借知识经验和书本内容对学生授课解惑,能够依靠和借助的中间渠道并不多,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来源较为狭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播的方式更加形象地开展知识教育活动。例如,在讲解诗词课程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声画合一的网络视频加深学生的影响,在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诗词,学习效果也将更高一筹。

2.网络技术有助于言语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发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课程是以言语学习为基本内容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的学习活动中来,而日益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探讨提供了便利。教师抛砖引玉的作用逐渐显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一趋势对语文学习中言语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发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网络环境下出现了新型的师生交往关系。受传统教育环境下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迫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出现了以师权为中心的师生交往结构。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得到了较大改观,教师的单项主导地位逐渐被师生良好沟通与互动的地位取代,甚至出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的现象。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1.照搬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散学生注意力。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对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把重心放在远程教育之上,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一场网络主导的视听课堂,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也是“走马观花”式的。这里,教师完全变成课堂秩序的维护者,导致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气氛消失殆尽。

2.教师主导性降低,新型教学模式妨碍学生想象。在借鉴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或远程教学,而忽视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模式结合起来,导致以往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想象的优点没有得到发挥。当学生再也不能根据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语气体会感悟课文传达的浓厚的情感内涵时,学生的想象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展开。毕竟多媒体课件习惯将课文中无形的想象力转化为有形,通过视频或图像方式呈现出课文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3.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课堂上师生互动减少。网络交流虽然方便,但只是一种间接虚拟的方式,不能完全代替日常生活的直接沟通。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交流,就会弱化课堂上的口语、表情等的交流。试想缺乏任性交流的课堂还有什么生机可言呢?完全以机器操作替代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必将导致语文课堂失去原有人文性。

三、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1.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教学目标是教师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使教师正确评价和修正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了解预期学习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如果可以真正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前提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抓住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良好情境创设,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和有效评价,便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利用好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不可否认网络资源确实为当前语文教学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师才是语文课堂上的最终资源。教师使用的一切媒体资源都是对教学的补充,课堂上开展的提问解答环节应该由教师主导,而不是全权交给媒体代理。因此,为了避免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课堂上出现教师主导性降低的情况,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3.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孔子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差异性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有区别的教育态度来源于施教对象的不同、施教者本身的差异和教育环境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限制条件成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教育策略的提出的重要依据。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同样要求秉承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教育方针,将充分考量本地的实际情况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相结合,有意识地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借鉴与互补,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4.了解语文学科特征,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应该建立在教师对语文学科特征把握的基础上,只有从语文学科特征出发,才能发挥网络技术的真正作用。例如,网络技术可以把课文中的一些静态、枯燥、抽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融入三维空间中。这样就能使原本深奥枯燥的内容变得更丰富生动,不但可以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色彩缤纷、图文并茂、情境交融的教学情境的方式,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通过网络技术推动自主学习。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要将课堂主体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教学作为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仅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换句话说便是要将教学内容变成导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则是学习最为主要的主体,其通过对自身及同学具备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对相关的问题资料进行收集,对教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加以解决,从而对自学能力加以逐渐的提高。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往往是不足的,通过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根本无法将问题完美地解决,此时便要通过对网络进行借助,来对其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使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6.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络辅助教学既能够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加深理解,使学生在获取满足自身发展的知识同时,又能够在网络中开展信息检索时,对学生的信息传递、应用与处理等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能够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变成为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文学博客或者网络课程库等方式来推动师生交流与学习,不但能够将传统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出来,也能够利用网络手段对教学方式进行补充与发展,使教学效果与质量得到提升。

7.百家争鸣,求同存异。“百家争鸣”最早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提倡代表不同主张的派系各抒己见、共同成长,达到繁荣文化、提升整体理论研究成果的目的。扩展到学校教育领域,这一主张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客观地讲,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育与传统教育情景下的中学语文教育各有千秋,它们的优势和短处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课程的管理者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当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当前的教学环境,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彼此的进步,在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下,实现百家争鸣式的教学模式的建设,为推动整体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气氛。

总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其和语文教学实现整合是今后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网络环境这一背景之下,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辅助语文教学,逐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水平等加以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如何将网络技术运用在教学之中,推动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悦 对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5,(34)。

[2]刘青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商,2013,(22)。

[3]高成丽 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J].当代教育,2015,(10)。

[4]宋凤龄 网络环境下高校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学院学报,2014,(10)。

[5]茹建新 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

论文作者:刘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网络环境中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刘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