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第六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第六届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6)05—0109—04
2006年8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党校、社科院(所)和杂志社的130多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就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现代性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 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政治哲学的复兴
近几十年来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尤其是近年来政治哲学在中国的兴起,是值得关注的重大哲学事件。南开大学的陈晏清教授认为,在政治哲学复兴的思想潮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置身事外,必须积极应对,建构起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使命。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社会视为神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代之以出于利益关系和基于契约关系的市民社会,我们应适应历史事实性的变化,建构和发展一种基于现实的价值性与事实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包含了理想性的和现实性的两个维度或两种进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设,应当从这两条进路及其相互关联中展开。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指出,推动政治哲学研究走向深化,可以有很多途径,政治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就是其中之一,从宏观政治哲学向微观政治哲学转变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如果我们依旧停留在宏观政治哲学的视野内,依旧受那种追求普遍性知识的、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的统治,所谓拒斥宏大叙事或回归生活世界都只能是一种比较空泛的理论呼吁。衣俊卿教授从年鉴学派的新史学范式、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范式、后现代的微观政治学以及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四个方面考察了微观政治哲学的理论资源。他总结了微观政治哲学研究范式的基本要点: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中,通过拆除宏观政治和宏观权力的核心地位来解构各种普遍化的宏大叙事,借助年鉴学派的总体史学和长时段史学的研究范式,把政治放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多元形态中加以考察和把握,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社会历史理论;在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的视野中,充分重视各种边缘的、微观的、多形态的、多元差异的政治权力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政治理解模式;通过各种微观权力机制的分析而深入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由此凸显出政治与文化的关联,微观政治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正义、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利等宏观政治理念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上转化为内在的文化机理,才不会变成一种抽象的口号和普遍化的宏大叙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邴正教授对后发展社会的七对矛盾进行了哲学思考:发展与依附、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公平与效率、自由与民主、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社会和谐与社会冲突、政治理想主义与经济现实主义。
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指出,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两大政治哲学的较量对决,占据了当代哲学的中心舞台,时至今日,政治哲学渐成显学乃至“第一哲学”。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不仅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而且需要强化这一传统在当代的在场性意义。从近代式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向当代社会干预条件下强调文化价值多样性的新自由主义的转变过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有着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关注阶级分析及其社会革命理论为特征,并藉此在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历史影响。它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由阶级分析理论支撑起来的政治解放,马克思强调基于经济政治关系从而展开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区分,其阶级区分的立场指向弱势主体,所有人民是否能够获得一种公正底线的社会关系及政治结构才是正义问题的实质所在;二是政治解放必然要通向人类解放,政治解放只是中介,人类解放才是目的,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服从于其总体的哲学人类学的。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的中国化从而完成中国政治传统的当代转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面临的时代课题。首都师范大学陈新夏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关系的合理化亦即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程度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探讨,拓展和深化了对公平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的理解,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确立公平理念,建构公平合理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则,是缓解资源环境危机的治本之策,亦将为社会公平的全面确立提供一种示范。
浙江大学郁建兴教授以杰索普为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实现了复兴,资本理论与阶级理论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争论,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也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但是这些争论也基本上耗尽了它们自身的发展潜力,寻求超越两者的分离或对立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新的增长点。杰索普通过引入“策略”概念来统合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通过国家的策略理性把“资本理论”与“阶级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发展出一种新的国家理论。杰索普结合“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后科学”的社会科学,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和未来做出具体的解释和预测,他分析了后福特主义时代的熊彼德主义竞争国家,并提出“元治理”理论作为国家理论的当代出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当代水准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样本,对我们重新思考国家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岩教授反思了学术界有关政治哲学研究的几种观点。探讨了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和本质特点,界定了政治哲学的学理范畴和研究框架,论述了政治哲学的基本功能。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确切概括。就其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这是同一理论的两个侧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相互转化。同以往的哲学家不同,马克思关注的不仅是哲学的批判,而且是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不仅是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而且是整个现实领域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批判”包含多重含义:以实践为手段的批判,以实践为对象的批判,实践的自我批判,彻底的实践批判必须包括对这种批判本身的批判,以防止实践批判自身的异化。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既是实践者又是批判者,不存在单纯的实践者或单纯的批判者。实践批判不是社会的破坏性力量,而是社会发展中的建设性力量,中国社会对自身的实践及理论的批判、反思和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迅速发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或不应该进行实践批判,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斗争与和谐、统一是不能割裂的,只有通过实践批判揭示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才能真正达到社会的统一与和谐。
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全面阐述了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五个维度: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主要有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价值观点(唯物的)辩证观点、历史观点;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即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论、人学、西方科学哲学、解释学乃至后现代思潮等;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个人学说的关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等的观点和学说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其核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公正问题,认为公正是一种规范性价值,是自由与平等的合题。吉林大学姚大志教授力图通过揭示马克思与罗尔斯两种思想之间的张力,重构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他指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社会正义;要实现社会正义,就必须最大程度地改善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前景。北京大学王东教授阐发了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国家起源和本质论、国家职能和异化论、新型国家和民主论,并揭示其对于探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新路的启示意义。
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认为,现实社会生活需要一种现实性维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柏拉图政治哲学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的转变,对我们建构一种这样的政治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马克思本人关于“过渡社会”的论述表明,从马克思的基本原则出发建构一种现实性维度的政治哲学是可能的。现实性维度的政治哲学与理想性维度的政治哲学构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两种不同进路,两种进路之间既存在着某种张力,也构成一种互补关系。苏州大学任平教授指出,“全球治理”问题的突显是新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全球治理如何达到“善治”,深层触及全球正义问题,这成为马克思主义面临挑战的重大时代问题之一。科学阐明“全球正义”,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出发,对新全球化时代全球正义、公共领域与新市民社会、全球共识资源和机制等一系列政治哲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召唤马克思主义全球政治哲学的出场。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通过对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的解读,阐发了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入手,探讨了马克思与虚无主义的关系。南开大学李淑梅教授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在当代政治哲学建构中的作用。南京大学王浩斌教授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维度,以及政治问题的经济学考量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不能搁置的基本理论框架。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认为,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智慧。
三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
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分析了施米特和阿伦特对革命解释的效度,指出两人的政治理论的主题之一就是革命与制宪的关系。施米特对于自由民主宪政的质疑,与阿伦特关于共和主义的阐述,引申出自由民主论说的有效性问题,但两人在政治、道德与法律的三元关系上都落入了将法律政治化或道德化的陷阱。因此,有必要重申革命解释的后革命状态、制宪情形,这样才能看到自由主义关于现代性政治基本理念与制度安排的长期有效性。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阐释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分析了G·A·科亨的政治哲学转向及其启示,指出当今世界的新变化使得原本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关注不够的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华侨大学杨楹教授认为,面对充斥着差异与矛盾交错的现代政治生活,强调单纯的“一致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乡愿,为了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提升政治生活的品质,挖掘建设政治文明的各种有利资源,寻求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差异政治价值观之间的协调之途,则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使命。当差异政治观开启我们重新审视现实的政治生态时,“宽容”不仅成为现代政治的深刻内涵,而且凸显成为现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厦门大学徐梦秋教授把规范分为7大类14种, 并阐发了各类各种规范的内涵、功能、区别和联系。北京师范大学吴向东副教授分析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及其限度。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阐释了列斐伏尔在其名著《现代性导论》中对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本质批判,认为列斐伏尔虽然错误地否定了马克思现代性政治革命概念的经典意义,但对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性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吉林大学贾中海教授梳理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四个元哲学问题:平等与自由的优先性及其权利依据问题、事实与价值关系的论争、哈耶克进化理性主义对罗尔斯理性建构主义的批判、个人与社群关系的论争——社群主义对个人自由主义的批判。
四 现代性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权力问题,认为中国要成为保存优秀文化而又现代的国家,必须使社会进一步分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分工与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分化的主导性力量。现在的改革主要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改革,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分化及其良性互动,应当被明确地确定为改革的目标。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既充满活力而又实现基于理性的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也只能在这个目标的实现中达致。武汉大学何萍教授认为,意识形态有理论功能与价值功能之分,意识形态因其价值功能而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挑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使意识形态的理论功能和价值功能之间发生了矛盾,这表明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微观世界的文化革命,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意识形态创新的契机。
中国政法大学文兵教授以利奥塔、德里达和哈贝马斯为例阐释了区别于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和后现代价值观。认为它并不设定某种终极的价值追求,而是提倡多元的价值,正是在多元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才使宽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为当今社会弥足珍贵的价值。宽容并非在价值多元之中否定主导价值从而消解价值本身,宽容实际上是人们寻求这些价值的一个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宽容,那些新的价值往往就会被剥夺存在的权利。利奥塔、德里达和哈贝马斯等所展现出来的“后价值观”是当今社会重建和谐和秩序的重要思想资源。复旦大学汪行福教授运用谱系学方法阐发了德国古典哲学通向社会主义的进路:康德与现代性自我意识的确立、费希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及其社会主义理想、黑格尔的理性国家和社会主义。他认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资产阶级现代性的批判和内在超越。这一内在超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在哲学上表现为对个人主观主义理性和自我意识的批判,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对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自由主义国家的批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马克思来说不是外来的,而是内生于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之中,离开了德国古典哲学是无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
收稿日期:200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