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论文_闫玲

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论文_闫玲

闫玲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 236800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护理要点。方法:以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结肠造口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经护理之后,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其中,造口周围皮炎1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水肿1例,造口缺血坏死1例,造口回缩1例,造口旁疝1例。结论:结肠造口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通过分析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肠造口;并发症;护理

临床治疗结直肠肿瘤、外伤、炎性肠病变患者时,常采用结肠造口治疗。结肠造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造口处理不当,比较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手段,本院以收治的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结肠造口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20例;年龄36~81岁,平均(59.4±4.1)岁;直肠癌24例,结肠癌23例;Dukes分期:B期7例,C1期22例,C2期17例,D期3例;腹壁造口直径2~5cm,平均(2.6±0.2)cm;经腹直肌旁32例,经腹直肌15例;乙状结肠单腔造口37例,横结肠造口7例,双腔造口3例。

1.2方法

结合临床实践中结肠造口比较容易发生的并发症类型,提出结肠造口术后的护理要点,依据提出的护理要点,查阅相关的文献综述,获得外部证据,审慎的评审之后,结合临床护理理论及护理经验,在满足病人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据此制定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计划[1]。

2结果

47例患者经护理之后,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其中,造口周围皮炎1例,采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并给予患者氧化锌软膏、溃疡粉等外用,1~2d换药,患者皮炎缓解,皮肤恢复良好;造口狭窄1例,护理人员食指戴上指套,涂抹石蜡油之后轻轻插入造口内径,遇到阻碍后停止,停留5~10min,每周1~2次,患者瘢痕软化后狭窄消除;造口水肿1例,给予患者10%高渗盐水湿敷,同时辅以生物频谱仪外照射,患者水肿均消除;造口缺血坏死1例,给予患者庆大霉素联合生理盐水湿敷,患者痊愈;造口回缩1例,由于回缩过大,给予患者再次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造口旁疝1例,患者症状比较轻微,给予患者保守治疗,患者恢复。

3讨论

3.1造口周围皮炎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造口周围皮炎为结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患者需要使用造口袋,部分患者腹部的皮肤比较细嫩,尤其是女性患者,使用造口袋时,导致过敏性皮炎发生;患者发生造口回缩之后,需要采用凸面底盘,排便后,底盘内缘渗入稀便,导致下部的皮肤发生红肿;术后,患者肠液及稀便的排出时间过早,而且排便次数比较多时,造口袋未进行及时的更换,导致周围皮肤发生皮炎[2]。临床护理中,要点在于保证造口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造口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使用在造口袋时,有粪便后应及时更换造口袋,如果便后患者的皮肤粘上肠液或稀便,采用医用纱布擦洗,擦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擦伤皮肤,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

3.2造口狭窄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造口周边愈合不良时,会引发感染,形成疤痕环;皮肤或腹壁内肌肉层的开口比较小,术后,未定时的进行扩张,导致造口狭窄发生。护理的要点在于术后及时、正确的帮助患者进行造口扩张,通常在术后2周开始,需要持续2~3个月。前期的造口扩张由护理人员来进行,后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造口扩张,预防造口狭窄的发生。

3.3造口水肿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术后3d,患者造口内局部会存在青紫和水肿,这属于正常现象,且数天后会消退[3]。但如果患者水肿症状长期未消除,则判定为造口水肿,多与创缘园周围组织包裹过紧、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造口水肿的观察,及时的发现并发证,并给予治疗。

3.4造口缺血坏死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造口缺血坏死为结肠造口术后严重的早期并发症,肠管黏膜颜色变黑为主要的表现,单腔造口中多见,肠管张力过高、系膜动脉损伤、血运障碍是引起造口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临床护理中,应在术后24~48h对患者造口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4]。同时,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之后,心里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情变化,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排便通道的改变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及生活,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3.5造口回缩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腹壁切口直径大于肠管的直径时,比较容易发生造口回缩,手术完毕缝合时,针距过大也会导致此种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患者体形过于肥胖时,发生率也比较高。临床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造口情况,预防发生造口回缩。给予患者特殊的造口护理产品,比如凸面底盘、灌洗系统等,患者发生造口回缩之后,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如患者回缩情况比较严重时,给予患者再次手术。

3.6造口旁疝产生原因及护理要点

患者自身患有慢性咳嗽或前列腺增生时,对术后排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患者排便困难时,提高腹内压,引发旁疝,同时,患者肥胖或营养不良、年龄过大时,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也比较高[5]。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护理时,要对患者的排尿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并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主要食用低渣无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食用粗纤维蔬菜,预防肠管和造口阻塞,定时进餐,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大便通常。

【参考文献】

[1]郑阳春,刘宝善,徐琳等.直肠癌腹壁造瘘口并发症的防治:附299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04):346-349.

[2]赵俊卿,李云峰.Miles术后肠造瘘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77-2479.

[3]杨秀秀,付菊芳,李秦等.结肠造口病人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知识需求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5):1364-1366.

[4]吴晓洁.92例直肠癌Mile’s术后造口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0,8(04):515-516.

[5]张玛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9(21):1887-1888.

论文作者:闫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论文_闫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