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_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_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理论依据论文,特征论文,竞争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区域经济的成长越来越依赖于区域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然而在区域产业系统中,产业间不仅存在着广泛的依赖、关联与合作,也存在着普遍的资源竞争,甚至还有直接的市场竞争。因此,区域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产业系统的关联分析,也离不开产业间的竞争分析,它们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与优化、产业竞争政策的制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1 产业间竞争的相关研究

长期以来,区域产业竞争的研究集中在产业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来源与决定因素、评价测度体系和相应的对策建议等3个方面[1],主要进行的是不同区域间甚至国家间相同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少见对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分析。然而,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强调单一产业竞争优势的孤立概念,较少地考虑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竞争机制。因此,它无法直接反映产业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关系,更不能用来测量产业间竞争的强度,因而,难以刻画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态势、竞争结构特征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联。

传统的产业结构分析强调了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依赖,并以此确定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政策和策略,却往往忽略了产业间广泛存在着的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和制约关系。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研究资源约束和市场需求限制所导致的产业间竞争的影响因素、过程、强度及策略等问题,例如,钱雪亚等人(2001)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同一区域中不同产业间竞争关系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产业间竞争优势的度量指标[2];任方旭(2003)建立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的博弈分析模型,试图找出区域间产业资源竞争的作用机理[3];蒙灼等人(2007)建立了能源产业竞争系统模型,描述了两种不同能源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度量相互之间的制约程度[4];卞曰瑭等人(2011)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合作竞争模式下均衡解的存在及均衡条件,实证了两个产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变效应[5];董瑞华(2011)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模拟海洋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竞合博弈,探究了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演化在威海市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推动作用[6];王燕、谢蕊蕊(2012)将区域内部不同产业间的竞争看作生物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运用仿生学原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区域产业竞争的影响因素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7];李非等(2007)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产出模型,在各自产业优势基础上,应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两区域进行产业竞合所导致的利益分配差异、利益转移和各个区域不同的优势策略抉择过程[8];黄培等(2007)建立了一个上下游产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了上游产业竞争状况对下游产业非一体化程度的影响[9];Chen et al1(2007)、Marcel et al1 (2010)也都在产业内竞争强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认真考虑产业间竞争及其强度分析的重要性[10-11];Alberset al1 (2013)对德国客运市场中铁路客运业与航空客运业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实证分析,并基于认知、动机和能力三因素的竞争分析模型,从微观层面提出了跨产业的竞争分析方法和竞争战略[12]等等。

上述的相关研究表明,跨产业的竞争关系及其来源、过程、机理和策略等问题正逐渐成为产业竞争分析领域中日益重要的、新的研究方向,它有助于科学地评价区域产业的竞争水平和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刻画不同产业在区域内部市场或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和状态、预测产业间竞争的发展趋势、把握区域产业竞争系统的演化规律等,并能够为制定区域产业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因此,跨产业的竞争分析也将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组织学和战略竞争领域中有待深入探索的重要研究对象和新兴的交叉研究方向。

然而,产业间竞争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已有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实证研究不足,大多数是基于博弈理论或种群竞争理论(如Lotka-Volterra模型)进行的两产业间的竞争分析,侧重于产业间竞争对产业发展规模影响的均衡分析,这种分析框架难以拓展到多个产业之间的竞争研究中,也无法分析由产业间竞争所导致的产业系统内部结构特征的变化。另外,关于产业间竞争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对产业间竞争的内涵、来源、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界定和探讨,尚没有产业间竞争关系的描述方法、竞争强度的测量或评价方法,对于产业间竞争的作用机理、影响结果、产业的竞争战略和区域产业竞争政策等问题更是需要未来深入的探索研究。基于此,本文初步对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类型、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概念基础。

2 产业间竞争的内涵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参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所有经济组织构成了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它们共同生存在该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之中[13]。而在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中,生产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但是有差异的产品的企业集合称为一个产业,区域内部所有的产业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该区域的产业生态系统[14]。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一样,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产业之间既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构成了密切联系的产业链和产业关联网络;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争夺区域资源和市场需求的竞争行为[7]。所以,产业间竞争(Inter-industry Competition)可以定义为: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分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的直接或间接的、对于区域内有限资源和市场需求的竞争活动的总和。在理解产业间竞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产业间竞争的根源在于资源稀缺性

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以相应的物资、技术、资金、市场、信息和人力等各类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为条件与基础,社会需求水平和资源供应水平将决定一个产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即一个区域所有资源的总和构成了各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然而,一个区域中任何资源的总量都是有限的,这限制了资源的承载能力[15];一个产业占用了较多的某类资源,其他产业对该资源的需求就会受到制约,进而抑制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一个区域内的某类资源总量越大,有需求的相关产业间的竞争就越弱,相关的产业生存状态也越好。同时,区域的总资源种类越丰富,区域内产业间竞争的总水平就越低,就更能够容纳多产业共存;即资源丰富的区域,产业的多样性越强。资源供给约束与相关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生态学中相关资源承载力理论有着很好的印证。因此,从根本上说,正是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不同产业之间广泛存在着的竞争行为。

2.2 产业间竞争活动的主体是企业

产业是区域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合,它是一个中观层次的概念。本质上,产业结构理论中对产业的形态、结构、特征、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刻画,都是产业内部的众多微观企业的主观经济活动的聚合结果,只有这些企业才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自主的决策能力,并能够从事相关的市场竞争、资源竞争、技术合作等诸多经济管理活动。因此,产业间竞争的本质是不同产业中的企业竞争,其竞争主体是企业,也就是说,产业间竞争就是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对于获取资源和攫取市场利润的竞争性经营活动的总和。

然而,要说明的是,微观企业个体间的竞争活动无法表征中观层面上的产业间整体竞争活动的过程、结果和效果,更难以刻画区域产业系统的竞争态势、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状态。因此,正如“种群”概念一样,我们需要以“产业”这一中观概念为基础,才能将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竞争性活动及其结果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区域产业间竞争关系的本质和竞争活动的规律。当然,这并没有妨碍我们对于“微观企业才是产业间竞争活动的主体”这一结论的理解和认识。

2.3 产业间竞争是产业间互动关系的基本形态产业竞争(包括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是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合作(也包括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同一区域的不同产业之间往往既有合作、又有竞争[6]。产业间的合作能够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产业的高级化则进一步提高了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带来了更强烈的竞争和对抗;反过来,产业间的竞争提高了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和产业效率的要求,这些要求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间的技术、资源利用和产业联动方面的合作。所以,产业间合作中蕴含着竞争,产业间竞争中又激发了产业合作,竞争和合作都是区域产业间复杂关系的基本形态。这种不同产业间既合作同时又竞争的复杂关系称为产业间竞争—合作关系(Inter-industries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IICR)。此类竞争—合作关系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中,例如: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依赖关系,社会组织内个体或部门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在经济领域中,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与价格或技术合作联盟并存的竞争—合作关系。正由于产业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刻画区域产业系统的结构与性质、分析和预测产业系统的发展与演化规律,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角,突破了原来单纯的产业关联分析范式。

当然,由于不同产业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即各产业的生态位(资源占用和市场需求)不同。因此,两个产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外在表现形态存在着特征差异,有的是体现为合作为主,有的是以竞争为主,也有的介于两者之间,而完全竞争和纯粹合作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要把握区域经济系统中产业间关系的结构特征,则必须能够定量地测量产业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的水平或者强度,这将是未来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内容。

2.4 技术进步、产业政策都对产业间竞争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产业间竞争的水平、过程和效果的因素非常多,但是,除了各类资源供应量、市场需求规模的变动对产业间竞争的直接影响以外,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对产业间竞争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技术进步不仅能够提高产业的生产率,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或者减少对相关资源的依赖性,同时将提高资源的承载力。更重要的是,技术进步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技术进步能够直接改变产业间竞争的态势,影响产业竞争的最终格局,导致产业地位的变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逐步的高级化。

区域产业政策的变化对产业间竞争的影响也是直接的、有力的。出于产业结构优化或调整的需要,区域政府会不断地出台内容不同、要求各异的产业政策,有的是对某些产业的扶持、倾斜甚至补贴政策,也有的是对某些产业的限制、约束甚至准入政策。有的政策是鼓励产业竞争,以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有的是规避产业间竞争,以防止重复投资或资源的过度消耗。所有这些产业政策,都会放大/减小相关产业间的竞争强度、改变竞争者的产业地位、延长/缩短竞争过程,以达到调整竞争结果的政策目的。因此,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间竞争产生直接的、有力的影响。

3 产业间竞争的表现形式

3.1 直接竞争和间接竞争

根据竞争的过程差异,跨产业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产业之间(即分属不同产业的企业主体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竞争性或对抗性活动,则可称为直接竞争(Direct Competition),否则称为间接竞争(Indirect Competition)。显然,除了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以外,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竞争既有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表现为间接的。当然,与产业内企业的市场竞争(直接竞争)不同,跨产业的大多数竞争往往是间接的、隐含的、不明显的,只有具有产品替代性或相近生态位的产业之间的竞争才表现出对抗性、直接性和针对性。

3.2 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

根据竞争目标的差异,跨产业竞争可以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Exploitation Competition)和相互干涉性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两类。在资源利用性竞争中,两个产业之间没有直接对抗的市场活动,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产业内诸多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经营活动的间接影响。例如,不同产业对区域内有限的土地、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的争夺,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的利用,对政府的关注、优先扶持及倾斜政策等社会资源的竞争等等。这些竞争,并不体现在企业间的直接对抗行为上,而是反映在对相同资源的优先利用或占有上。因此,产业间的资源利用性竞争也可简称为资源竞争,其竞争特点往往是间接的、隐含的、不明显的,一般属于间接竞争的范畴。

相互干涉性竞争(Interference Competition)是指具有产品替代性的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的、具有明确针对性的企业市场竞争行为的总和,即一个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性行为,会影响和干扰其他产业中企业的市场绩效表现。根据产业竞争的钻石模型,提供或生产相近服务或产品的不同产业可称为替代产业,产品的替代水平越高,不同产业间企业的市场竞争就越强;特别是夕阳产业即将被朝阳产业所替代时,由于剧烈的竞争行为,相关市场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相互干涉性竞争可以简称为产业间的市场竞争。产业间的市场竞争也很常见,例如,航空业与铁路运输业之间,不同能源产业之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金融业与保险业之间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相互干涉性竞争。相比较资源利用性竞争,这类竞争则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直接性和针对性。

本质上说,相互干涉性竞争就是对目标市场需求资源的竞争,它反映了不同产业目标市场的交叉、融合与演变。正是不同产业目标市场不断地交叉、融合与演变,才能够在区域内部形成一个既充分协作、又广泛竞争的、有机统一的产业生态系统。如果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的经济资源的话,产业间竞争就可以统一到资源竞争的一致性分析框架中,即从根本上来说,跨产业竞争就是不同产业中企业的资源竞争,区域资源的稀缺程度将决定产业间竞争的水平。

4 产业间竞争的特征

4.1 竞争效果的不对称性

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竞争活动的地位、过程和对各产业影响的后果都不相同;它表现在3个方面:(1)不同产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同,有的是竞争的主动发起者,有的是竞争的被动接受者。(2)竞争过程中竞争强度的差异,即双方承受到不同的竞争压力水平;(3)竞争活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后果差异,对同一个竞争而言,可能对一个产业影响不大,但可能会引起另外不同产业的巨大变化。例如,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进展和广泛普及,将会引发IT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在这个竞争中,IT产业是竞争的发起者,承受的竞争压力很小;而传统制造业则是被动应战,承受的压力巨大,当然,这种竞争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也影响极大,必将引起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或者衰退。这种产业间竞争不对称性的根源来自于两个方面,(1)各产业对同类资源的需求差异,即该类资源在产业成长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2)各产业在竞争活动中的竞争水平或能力差异,即传统分析中的产业竞争力差异。

4.2 竞争目标的多样性

由于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多样性,因此,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产业之间也呈现出竞争目标的多样性:既可能有对不同自然资源的竞争,也可能有对各类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竞争,对多种资源目标的追逐共存于产业间竞争活动中。不同的产业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竞争目标,甚至同一产业对之间也存在着对不同资源或市场目标的多点竞争,反映在微观层面即为企业间的多点竞争行为。

4.3 竞争行为的扩散性

所谓扩散性是指产业间的一种资源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引起另外一种新的资源竞争,或者说,产业间一种资源的竞争会影响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比如说,不同产业间对土地资源的竞争往往引起它们对公众认可、政策支持等社会资源的竞争,在这里,它们对公众认可、政策支持等社会资源的竞争必将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的竞争结果;即不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竞争扩散到了社会资源的竞争。

4.4 竞争过程的动态性

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产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是持续的;同时,随着资源供应水平和产业需求水平的不断变化,产业间竞争的内容、强度和效果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因此,产业之间的资源竞争就必然是持续的、长期的、变化的。所以,产业间竞争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过程,即具有动态性。故,除了产业竞争系统结构、态势和特征的静态分析以外,产业间竞争分析的基本内容还应该包括对产业竞争系统多时点的比较静态研究和内在演化机理的探索。

4.5 竞争测度的间接性

目前,由于产业间竞争的研究刚刚起步,并且产业间的竞争都是无形的,其竞争强度无法直接测度;故已有的研究尚没有关于如何测量产业间竞争强度的报告。但是,种群竞争或者企业竞争强度(压力)的测度方法则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16-17]。所以,可以借鉴相关的测度方法,探索产业间竞争的强度测度方法,例如,通过产业的资源占有率与相似度、市场需求率与重叠度、产业规模、产业距离等指标体系来测量产业间的竞争强度;或者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根据区域中各产业的资源需求、市场覆盖和产业关联水平等指标的计算公式来测量。产业间竞争强度的相对评价、绝对测量将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演化机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5 理论依据

从实践层面讲,产业间竞争行为涉及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产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政策调整)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等问题;从理论上讲,产业间竞争研究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涉及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内容,而产业生态理论、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资源承载力理论、竞争动力学理论等都为产业间竞争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5.1 产业生态理论

产业生态理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观察产业经济活动,即通过企业与生物个体、企业群与生物群落、产业与生物种群、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研究,以求寻找产业系统内在运行规律和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该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如同生物个体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并生长在特定的企业群落之中;而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一个产业的生态位宽度越大,该产业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对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越广泛,利用率越高,效益也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两个产业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越高,两个产业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则两者对共同资源的竞争越强烈(竞争排斥原理)。许多产业具有差异较大的生态位,因此,它们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并通过相互利用副产品而达到产业间合作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产业链结构。所以,区域产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广泛的存在着合作关系,这种同时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是产业间互动的基本形态。

5.2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产业竞争优势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多维世界里,一国产业在全球性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建立起来的、在资源的获取和利益的分配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和竞争产业的特定的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或全球产业系统中的产业竞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这一理论是伴随着区域内部产业系统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与产业竞争而建立起来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产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不同产业对稀缺资源的竞争。根据该理论,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体现于两个不同的方面:(1)产业间竞争优势,与其他产业相比,该产业在区域资源配置中是否占有特定的竞争优势通常是由产业特点决定的,本质上是区域内部不同产业的竞争与比较;(2)产业内竞争优势,该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同产业竞争中是否具备竞争优势通常是由区域的市场环境决定的,本质上是跨区域的同产业竞争与比较。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在某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但有可能该产业本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相反,某产业相较于别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该区域有可能在该产业的跨区域竞争中却没有优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该区域经济利益的获得;因此,如果一个区域在某一具有产业间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中同时具有该产业内的跨区域竞争优势,则该产业应该成为该区域产业选择的重点方向。

5.3 产业竞争力理论

产业竞争力是竞争力在产业层次上的体现,产业竞争力理论是对传统产业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突破。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产业的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两个层面来理解。产业的内在竞争力是指同一区域不同产业在经济系统中获取稀缺资源方面的能力,主要以产业贡献率和产业成长状况为测度指标。产业之间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结构中的竞争实质上是对人才、资金等稀缺资源的争夺,是产业地位变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竞争的最终结果造成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产业的外在竞争力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同一产业在获取资源、占领市场和获得超额利润方面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产业竞争力,主要以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为测度指标。产业的内在竞争力是外在竞争力的基础,外在竞争力是内在竞争力作用的结果和市场表现。内在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根源,几乎不受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和制约,具有很强的内在自组织性和不确定性,如消费需求趋向、科技发展前景等;而外在竞争力则受政府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贸易政策、进出口壁垒等各种政策制度的影响较大。

5.4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包含的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环境条件,以及该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由于区域资源种类和总量的有限性、以及区域环境的特殊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①自然资源变量,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②社会条件变量,如人口(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技术、能源、信息、产值、通讯、交通等;③环境资源变量,如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目前区域产业系统所依存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资源系统,一个是环境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就是这两种系统的复合承载力。而区域不同产业间对资源环境的竞争,可以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升级资源环境利用技术,有效提升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水平;反过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又进一步引起了产业间直接或间接的竞争行为。

5.5 竞争动力学

竞争动力学是非常有力的战略管理理论,可用以解释和预测对手间的竞争行为和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竞争动力学模型中,认知、动机和能力(AMC)代表了这些竞争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也就是企业间对抗的关键性决定因素。这些驱动因素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它们的影响已经被识别出来,并被当前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实;例如,意识到的企业规模和年龄,动机上的过去绩效或市场依赖,能力上的资源相似度。

目前,已有的竞争动力学研究一般都是针对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概念和AMC驱动源的应用:实证研究已经在单一产业环境(例如,航空、汽车、零售等等)、跨产业环境(例如,跨越41个产业的领导—挑战者模型)中进行,然而,分析的单元仍然是产业边界内的竞争对手。这些产业内的竞争研究是有意义的,因为在一个产业内的所有企业传统上都被认为是最靠近的竞争者。这些研究看起来好像是足够的,因为不是跨产业边界的竞争不能或极少的被观察到;而是在理论上或战略上是不相关的,因为它与产业内部竞争没有差异。然而,来自于不同产业的竞争行为是频繁发生且重要的,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市场趋同化,从而导致了传统上分离的、高度差异化的企业之间进行强烈的对抗。另外,跨产业竞争分析还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因为,迄今所给定的、已识别的以产业为中心的AMC组元,这些竞争者的多样性被猜测是可以影响认知、激励和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例如,竞争对手之间的资源相似性(企业水平)和共同的竞争经历(关系水平)已经被发现在竞争动力学中能够影响认知来源——这一结论是根据直接竞争(产业内)的研究成果。有观点认为,产业特征(产业水平)对于竞争行为的动机(激励)存在影响,但是,这些结论可以通过比较产业内部对手间依然存在着的竞争行为的产业结构效果而得到:当相应的竞争对手持续竞争的时候保持产业条件不变。竞争者不同的产业背景对于动机和能力的影响效果如同对于它们相互的竞争行为的影响一样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学术问题,也很可能是竞争行为中的根本问题。

6 产业间竞争的研究意义

产业间竞争是区域产业系统的基本关系形态,它是不同产业间的微观经济组织争夺资源与市场行为的关系总和,它从宏观上描述了区域内的资源配置过程,反映了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因此,对该问题领域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6.1 理论意义

传统的产业竞争研究重点关注了国家及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力或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极少地研究同一区域或国家内部各产业间广泛存在的资源竞争和市场竞争。因此,产业间竞争关系的研究从全新的视角考察区域产业系统中竞争关系的产生动因、作用过程和竞争结果,填补了传统产业竞争研究的空白,丰富了产业竞争理论的内容。

与基于产业竞争力这一孤立概念上的竞争优势比较分析不同,借助于产业生态学或投入产出经济学上的相关概念,产业间竞争分析可以对产业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的测量,从而能够直接刻画区域产业系统的竞争结构和竞争特征。利用该方法,还可以通过不同时点上的比较静态分析,进而探寻产业竞争系统的演化动力学机理,这将为产业组织演化和产业结构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论基础。

传统的产业结构分析,往往仅从产业间经济、技术的数量联系出发,考察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和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然而,这种一维的关联分析,忽视了产业间普遍存在的竞争事实和竞争后果,从而其分析缺乏区域资源约束条件这一研究前提,也使得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存在一定的疑问。相反,如果产业间的关联分析结合产业间的竞争分析,则就可以同时从合作、竞争和时间等3个维度来研究区域产业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从而为产业结构分析甚至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三维立体的动态分析框架。

6.2 实践意义

在微观层面,通过产业间竞争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结构化研究,不但能够使得微观经济组织对来自替代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形势产生清楚的认识,也可以使它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部的资源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规律,从而有助于它们制订有效地跨产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和相应的资源战略,以完善其组织战略管理的内容,并指导其具体相关业务的进行。

同时,在区域经济的宏观层面,根据区域内诸产业间竞争关系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分析,能够使得经济政策的决策者掌握区域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质、资源竞争的作用机理,在结合产业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策略和最科学的产业协调发展措施,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各产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及区域产业系统高级化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

标签:;  ;  ;  ;  ;  ;  ;  ;  ;  ;  ;  ;  

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