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或结构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它与建筑工程的一项技术即强度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强度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检测结构或构件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重视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强度;技术保障;措施
1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1.1水泥品种
水泥作为骨架粘合剂,是混凝土中的最主要的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以其作为强度构成成分的混凝土强度。由试验可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即在配合比相同、粗细集料力学性能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等级越高,凝结硬化后形成的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另一方面,水泥材料的强弱则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泥细度。水泥化学成分不同及不同成分间在水泥熟料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导致了不同水泥性质,如不同的水化速率、不同的凝结速度,从而形成了不同品种的水泥。至于水泥细度,则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水泥及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随水泥细度加大,意味着水泥熟料有着更大的比表面积去和水接触,参加水化反应,这就会导致水泥水化速率增快,形成较高的强度增长率。
1.2细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对于中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尤其是胶凝材料偏小的混凝土,需保证细集料中细小颗粒的数量,以保证混凝土整体颗粒的堆积效果,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试验表明,高强度混凝土要用中粗砂,尤其当石子级配较差时,砂子以偏粗为好,细度模数约等于3.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最好,抗压强度最高。目前,由于许多地区河砂资源缺少,为了满足建设市场的需求,允许采用岩石破碎生产的机制砂,此砂多棱角,表面粗糙,含大量石粉,且大多颗粒级配不良。大量试验证明,用机制砂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强度稍高于河砂配制混凝土的强度。这是因为机制砂多棱角,表面粗糙且界面新鲜,提高了砂与水泥界面间的粘结强度,同时研究还表明,在低等级的混凝土中机制砂中的石粉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高强混凝土中,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强度无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机制砂的质量必须符合《建筑用砂》国家标准中人工砂的要求。
1.2保养的温度和湿度
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过程伴随着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变化,混凝土强度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以类比于钢铁的退火处理。要想保证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就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足够湿度和温度。温度过高时,水泥凝结硬化速率快,早期强度高;当温度过低是,硬化会停止,水会结冰,这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混凝土的保养温度对于其水化速度影响较大,保养温度越高,混凝土的初期水化速度越快。因此在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把控温度和湿度,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恶劣的天气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对强度造成影响。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人工降温措施以及对表层混凝土加强保温保湿,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通常情况下,应保证保养的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在此范围内,保养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
2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对策
2.1采用高标号水泥
为提升混凝土强度,可采用早强水泥,或在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均可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变。混凝土早强剂可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加速混凝土强度增长,及水泥的早期放热反应,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极其广泛。其具体作用包括2点,(1)加速水泥水化。使水泥矿物中的c3s,c3a与水迅速反应,生成钙矾石晶体和钙矾石凝胶较早达到临界强度,以抵抗水结冰时的冰胀应力。(2)降低冰点。一方面早强剂也是电解质,另一方面因大量的游离水成为结合水,使防冻剂的浓度增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为混凝土提前进入抗冻临界强度创造条件。早强剂是一种加速水泥水化、提高砂浆早期强度的添加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亚硝酸钙是使用最多的早强剂产品,根据对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使用调查,外加价产品必须是多种成分复合而成。这样就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缺点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获得最佳效果。
2.2混凝土干缩性能
假如混凝土处在一种未饱和空气状态中,通常会因为水分散失而引起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这种情况一般称为混凝土干燥收缩。干缩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体积效应,因此,在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全面考虑混凝土长度变量,通常以混凝土干缩中的线应变表征中干缩变形大小为主,混凝土干燥之后就会产生收缩变形。如果把混凝土放入水中或者其它高湿度环境中,混凝土就会发生膨胀,并不是混凝土原先干燥产生的收缩,这样混凝土发生膨胀之后就会开始恢复收缩,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混凝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通常混凝土干缩可以划分为不可收缩与可收缩两类,不可收缩部分,当混凝土处于干缩潮湿循环过程中时就不会产生。混凝土经过第一次干燥,再放入潮湿的环境后,后期混凝土干燥收缩就会减少很多,这样能够很好改善混凝土体积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发生干燥之后体积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混凝土干燥体积并不代表着混凝土失散水的体积,混凝土干缩主要是在硬化水泥浆中的毛细管失水凝胶内部中物理吸附水时最终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当混凝土处于完全干燥硬化水泥浆体时,干缩率可以达到10000×10-7,对其进行实际测量数值是4000×10-7,混凝土中很多骨料可以认为不能够产生干缩。当混凝土干缩率在(300~1100)×10-7这个区间范围时,从本质上来说,混凝土干缩一般是指水泥石的干缩。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引入了浆体体积比这一概念,浆体体积比即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浆体的体积占比,浆体过多则会引起较大的混凝土干缩,浆体少硬化后水泥石就少,水泥石干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小了混凝土的干缩。
2.3降低水灰比
为使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游离水分减少,采用较小的水灰比,用水量小的干硬性混凝土,或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混凝土试件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混合料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混凝土试件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越大,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的可能性则会越大,且还会伴随混合料出现流浆现象,而降低混凝土试件结构的强度。因此,在混凝土试件配合比设计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从而确保混凝土试件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2.4施工工艺控制方面
试验室值班人员与技术人员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及检查校正模板,以防混凝土浇筑时跑模漏浆。另外合理布置混凝土拌合站的位置,减小混凝土运输距离,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浇筑过程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工作,采用适宜的运输工具,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合物的待料时间,从而也缩短了整个构件、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时间。
2.5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机械搅拌比人工拌和能使混凝土拌和物更均匀,特别在拌和低流动性混凝土拌和物时效果更显着。搅拌时间越长,混凝土强度越高。但考虑到能耗、施工进度等,一般要求控制在2~3min之间。利用振捣器捣实时,能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很好的充满模型,排除混凝土中气泡,内部空隙大大减少,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强度。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主要构造材料,其强度的高低对工程建设质量起决定作用。为此,必须找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子明,周红军,赵吉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6):674-679.
[2]朱玛,徐志胜,徐彧.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实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70-72.
论文作者:李体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水泥论文; 水化论文; 水灰比论文; 体积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